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选专业、城市还是学校:

首先,我个人认为第一考量的应该是心仪的专业或者城市,这样选择的话,当你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遭遇困镜(有可能是学习方面,也有可能是生活方面)的时候,你对该专业或者城市的喜欢会对你渡过难关有所帮助,更会在你要做出决定的关键时刻,帮助你保持冷静,而不是迷惑,如此你便可以全心高效地投入之后的学习。

再者,如果你对每个专业或城市都是一样的意愿,或者只是对某几个专业或城市一点兴趣,但谈不上热爱,此时你可以以知名的高校为选择基准。知名大学的学历对于你之后的发展会有推动作用,并且知名大学提供的学习资源、师资力量等资源也是比普通大学优秀很多的,你身边的圈子也是更加优秀的,他们都会成为你学习、生活中的“助推剂”与“开心果”。
总之以兴趣为主,现实情况为其次。

二、你想推荐/避雷的专业:

我认为每个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只不过是否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方向,我个人自知自己还没有很高的眼界或格局,还没有看到远处,我认为现在的主要目标就在科技上,之后的发展应该是科技投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因此,我认为每个领域都需要有人来传承前辈们的努力,同时用现在的方式发扬光大。

三、填报志愿的策略:

我之前报志愿的时候,采取的策略就是先按照自己的意愿城市、意愿学校、意愿专业查找出所有符合自己意愿的学校以及对应的专业,然后对照自己的分数以及对自己能力、条件等的评估对院校进行优先级划分,筛去比较边缘的学校,再后来开始对这些学校进行探索,比如加入学校新生群询问学长学姐有关情况,或者询问有关长辈们的建议。最后得到的一个学校列表基本上就可以作为自己的志愿去填报了。
最后要说的就是,在学校列表出来之前的所有工作最好自己跟着自己的意愿理解来做,到最后你可以再把自己的整个流程包括最后列表给长辈们、学长学姐或机构去看,当然现在也有些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直接按照录入你的的分数就可以得到所有符合分数要求的学校表单,这也可以提高前期的工作效率。

四、影响专业选择的因素:

我当时选择的时候主要考虑的事以下因素:
城市发展情况、家庭背景、竞争强度、文化是否繁荣。
我是以落户为目标的,所以我会第一考虑城市发展情况,是否繁荣,发展前景如何,毕竟近朱者赤,跟着蜜蜂找花朵。其次就是考虑自己家庭背景和该城市的竞争强度,但是基本上家庭背景影响会比较下,毕竟我们都想依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但是同时,家庭背景也是你的一个资源优势,适当结合可以也会让你离你的目标更近。竞争强度的话就看自己适合那种生活状态,如果你喜欢普普通通的生活,那就可以去选择节奏相对来说比较慢的城市,反之就去冲大城市。最后也是我很看重的就是城市文化,文化繁荣的地方与文化不繁荣的地方相比,对人的孕育是相差很大的。现在的社会对人们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很高,但是好像忽视了对人的文化熏陶,以及思想提升。

总之,以上只是我的一些鄙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走舒服了,相信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路,加油!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6242678/article/details/13147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