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点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

一、背景

之前曾发文:《为什么很多人工作 3 年 却只有 1 年经验?》讲了很多人成长慢的原因,主观:不愿走出舒适区,客观:工作简单、枯燥和重复,呼吁明确目标、找到动力、掌握方法然后持续改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文章可以视作该文章的“姊妹篇”,从“关注点”的角度谈“成长”这个话题。将会讲述“关注点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这句话怎么理解;为什么关注点能够决定成长;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个原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二、“关注点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怎么理解?

Case 1: 校园

在学生时代,同一套老师教学,学生的成绩千差万别。
当然,不同学生的资质千差万别,有些学生记忆力非常好,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很棒,而有些学生则恰恰相反。但,假如大家都资质差不多,学习的内容差不多,成绩依然也会有较大差异,一个主要原因是“关注点”不同。
image.png

在课堂上,有些同学低头看书;有些同学虽然在听讲,只是在记忆没有自己的思考;有些同学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并认真思考其中缘由;有些同学则可能走神在思考中午吃什么;有些同学则可能观察老师的穿着;有些同学则可能在低头看小说。“关注点”的不同,获取的信息不同,成长自然不同。

image.png
比如,学生时代,同样是参加软件比赛,同样是很多同学都想获奖。然而,有些同学只关注结果,但是并不关注过程,比如虽然想获奖,但是投入的时间不够,不爱琢磨,结果提交的作品非常普通,最终落选或者成绩平平。而有些同学关注结果的同时,能够以终为始,关注得到结果所需的过程,比如研究历年最好的作品,研究其中的共性,最终交出有创新和技术含量的作品,最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Case 2: 生活

同样的生活经历,同样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image.png

如同样看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对抗软件复杂度的战争》,有些人关注文章标题,有些人关注文章的配图,有些人匆匆看看小结就完了,有些人关注文中的复杂度概念,有些人甚至可以联想到工作中的类似场景,有些人会去思考未来的开发中如何运用,有些人则关注文末的参考阅读,而有些人则可以学到写作技巧。

有一段时间我在思考如何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关注点在:如何写出高质量文章),分析了一些内网、大厂的公众号和 CSDN、掘金等热门文章(包括上文提到的:《对抗软件复杂度》),发现有很多共性:image.png
就可以有所收获,自己写作的时候尽量遵循这些原则,比之前的写作提升了一个台阶。
详细内容参见:《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从战略到战术》

Case 3: 工作

工作中,虽然很多程序员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每个人的成长速度完全不一样。
这当然也有上面所讲的资质或悟性问题,但同样的经历给人带来的成长也千差万别,这其中也和“关注点”有关系。
image.png
工作中听一场技术分享,有的人低头看笔记本;有的人则跟着演讲者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有的人则更关注演讲者的文档或 PPT 的结构;有的人则更关注演讲者的穿着;有的人则去思考自己可以借鉴的设计思路;演讲者分享的资料,有的人会认真学习,而有的人则再也不看一眼。

当参与系分评审会议,有些同学低头敲电脑忙于自己的事情;有些同学则关注系统中的作图漂亮是用的什么工具;有些同学则更关注领域模型的设计;有些同学则更关注拓展性和安全性。那么,同样的一个系分评审会议,收获自然也不一样。

当参与代码审查会议,有些同学低头敲电脑忙于自己的事情,有些同学关注代码是否符合规范,有些同学则关注代码是否具有拓展性,有些同学则更关注代码覆盖率,有些同学则关注代码的健壮性,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建议。有些同学则更重视学习被评审的同学代码代码的讲解思路。有些同学则能够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再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身边有一位同事在一次和其他团队开会时,该同学分享的 excel 表格中数值条的展示效果让她“眼前一亮”。
image.png
她认为这种展现形式非常棒,因此就自己百度,百度不到就请教身边的同学,最终我借助 New Bing 快速问到了实现方式,教会了该同学。
image.png然而,同样是参与这场会议的很多同学,压根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因此更没有可能掌握这个功能,未来自己在展示时,更不会想到去运用。而,我恰恰是因为该同学的问题,关注到该功能,也得到了“成长”。

三、为什么“关注点”决定“成长”?

“关注点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并不是说关注到了就一定会成长。
关注点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发生在他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领域。

image.png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或目标上时,我们在那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就会增长和提升。

就像前面讲到的,从“如何写出高质量文章”的关注点来阅读一篇高质量文章,和单纯阅读这篇文章来学习其中的知识两者的收获一定是不一样的。

正如前面所讲到的 excel 数据条的示例一样,很多问题或许并不难,但是只有当你关注到这个方面,才有可能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才能有所收获。

image.png
**这与 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所谓的“关注点”某种程度上是在确定问题,当我们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问题,解决方案变得更加明确,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高效和有效。我们日常开发中会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可能折腾很久才找出原因,通常最后我们会发现之所以走弯路就是因为我们最初的关注点错了,我们没有认识到问题出现在哪里。

image.png
这与“一万小时定律”也有些相通之处

一万小时定律是由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书《异类》中提出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要在任何领域达到专家级别,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这意味着,通过长时间、有目的的练习,一个人可以在特定领域达到高水平。然而,这个定律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天赋、个人兴趣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续的研究表明,一万小时定律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而且在不同领域达到专家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关注到了,投入了时间就一定能成功,还需要懂方法,需要不断地“复盘”优化,才能得到更好地“成长”。

就拿写作来说,很多人写了很多文章,从来不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写作标题更有吸引力,如何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结构化,如何自己的观点更加深刻。哪怕投入了“一万小时” 也很难有太大长进。因此,有了关注点以后,投入时间和精力还意味着去不断学习、不断优化,进而不断提高。

四、我们该怎么做?

4.1 以终为始,调整关注点,达成目标

工作中,我们通常是以 KPI 或者 OKI 驱动,确定目标,然后任务拆解。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目标来调整自己的关注点,做到以终为始,进而更容易达成目标。

image.png
比如学生阶段,很多人死记硬背单词,发现效果不好,我们就应该关注和调整“学习方法”,而不是关注“努力”。比如通过词根词缀法,通过遵循艾斯浩宾遗忘曲线的方法去记忆,效果可能会好数倍。

image.png
再比如,刚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就说前两届有一个学姐,研一刚来就明确想要去 BAT,很早就去准备刷面经和刷题,研究生期间也获得了一些软件比赛奖项,毕业很顺利去了腾讯。
image.png
软件开发过程中,很多时候客户的真正需求和嘴上说的并不一致,我们需要关注客户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深入思考他真正需要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正如《为什么很多人工作 3 年 却只有 1 年经验?》一文中所讲的那样,人很难离开舒适区,因此调整关注点的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自律性,需要走出舒适区,去“反本能”。我们要定期反思自己的关注点是否和自己的目标一致,如果不一致就需要及时调整。

4.2 借助“关注点”来学习和思考

关注点和视角某种程度上是等价的。
正如前面举例的从“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的视角来学习高质量文章一样,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关注点来学习和思考。

image.png
比如我们学习 Spring 源码的时候,可以从设计模式的视角,也可以从性能优化的视角,也可以从代码健壮性的视角,还可以从代码拓展性的视角来全面学习。


在比如,我们思考问题,可以采用“六顶思维帽” 的方法。分别戴不同的帽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

  1. 白帽:代表客观和中立的思考。使用白帽时,人们关注事实、数据和信息的分析。
  2. 红帽:代表情感和直觉。红帽允许人们表达感觉和直觉,不需要提供理由或解释。
  3. 黑帽:代表谨慎和批判性思考。使用黑帽时,人们会考虑风险、挑战和潜在问题。
  4. 黄帽:代表乐观和积极的思考。黄帽使人们专注于寻找价值、益处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5. 绿帽:代表创造性和新思想。穿戴绿帽的人会尝试提出新想法、创意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 蓝帽:代表控制和组织。蓝帽负责思考过程的管理和组织,确保其他帽子得到有效使用。

image.png
我们思考问题,也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甚至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去思考。通过不同的视角切换,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更加立体、客观和全面。

五、总结

我认为抛开客观的差异(如天资、家庭背景等)不谈,决定一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注点”。
直接经验通常比间接经验更印象深刻和更有价值,主动调整关注点其实就是用同样的经历获取更大价值的方法。
我们应该以终为始,通过主动调整关注点,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从而更快成长。


创作不易,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你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知识星球ID:15165241 一起交流学习。
https://t.zsxq.com/Z3bAiea 申请时标注来自CSDN。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605283073/article/details/13479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