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中容器技术应用场景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容器技术作为云计算中的新一代技术,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企业以及用户关注。然而,在OpenStack社区,容器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就造成了很多OpenStack用户对于OpenStack是否支持容器技术持疑虑态度。本文将详细介绍OpenStack中容器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什么时候适合使用容器技术?如何使用OpenStack中的容器技术?主要功能特性有哪些?容器技术还有哪些其他的优势?最后将结合一些实践案例,阐述OpenStack容器技术的实际运用。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读者了解到容器技术在OpenStack中的应用场景及特性,更加深入地理解容器技术背后的设计思想,并充分利用其可扩展性与弹性的优势,实现业务快速发展。

2.背景介绍

容器技术概览

容器技术是指一种用于打包、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的轻量级虚拟化技术。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平台,能够在单个操作系统上同时运行多个隔离的应用进程。容器技术由Docker领军公司开源推出,它使用Linux内核提供虚拟化环境,并在此之上构建了一层抽象,用于管理容器之间资源共享和网络通信。目前,主流的Linux发行版本都提供了对容器技术的原生支持,例如Ubuntu、CentOS、CoreOS等。

传统的虚拟机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 启动时间长:虚拟机创建需要下载镜像文件,并从头到尾启动完整操作系统,相比于进程或线程,它所需的时间往往较长;
  • 资源占用高:每创建一个虚拟机,就会独享整个物理机的资源,虚拟机之间也不能互相访问,造成资源浪费;
  • 启动慢:由于创建虚拟机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所以在创建大量虚拟机时,初始化过程会非常耗时;

容器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使用宿主机的操作系统,但并不在宿主机上独享完整的资源。容器只分配少量资源给应用进程,而且仅仅是在宿主机上运行一个轻量级的操作系统虚拟化环境,因此可以节省很多的硬件资源。容器还可以使用相同的基础设施,快速启动和停止,方便动态扩缩容,从而满足短暂的突发需求。总体来说,容器技术赋予了服务器高可靠性和弹性,使得它在云计算、微服务架构和大数据处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OpenStack容器技术

OpenStack中,容器技术属于基础设施层面的技术,因此它的实现依赖于基础设施虚拟化平台的支持。目前,有三种流行的容器技术方案:基于LXC(Linux Container)的OpenVZ、基于Libvirt的KVM/QEMU以及基于Docker的libcontainer。OpenStack社区推荐采用Docker作为容器技术方案,原因如下:

  • Docker是一款开源容器技术框架,具有轻量级、便捷的特点;
  • Docker自身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可以使用Dockerfile定义镜像,能很好地控制镜像之间的依赖关系;
  • 使用Docker能够很容易地集成OpenStack组件,例如Glance、Nova等;
  • Docker开源社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服务支持;
  • 在基于Docker的容器技术下,OpenStack的所有服务组件均可以通过Dockerfile定义镜像,而且Glance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容器镜像,从而达到降低部署复杂性的目的。

容器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瑕的,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比如,容器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虚拟机,它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另外,容器技术尤其适合动态资源密集型的业务,对资源的消耗不会随着业务的增加而线性增长。因此,OpenStack容器技术应用的场景应当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它只能起到保障业务稳定性和弹性扩张的作用,不能取代现有的虚拟化技术。

2.基本概念术语说明

1.1 容器(Container)

容器,英文名为“container”,是一种轻量级、独立、安全的操作系统虚拟化环境。它是一个运行时环境,可以包含多个运行的应用进程,且每个容器之间彼此隔离,拥有独立的文件系统、资源限制、权限控制等属性。它类似于传统的虚拟机技术,但是它是建立在宿主机的内核之上的,并且它资源开销非常小。容器技术被设计用于支持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应用。

1.2 镜像(Image)

镜像,英文名为“image”,是指一个轻量级、独立、自描述的软件打包环境,用来创建Docker容器。一个镜像就是一个只读模板,其中包含执行某个任务所需的一切必要条件和设置。它是一个二进制可执行文件,里面包含的是操作系统、应用、库、配置等文件。

1.3 Dockerfile

Dockerfile,中文译为“Docker源码”,是一个用于创建镜像文件的文本文件。Dockerfile包含了一条条指令(Instruction),用来告诉Docker如何构建镜像。Dockerfile使用了特定的语法规则,例如FROM、RUN、CMD、ENTRYPOINT、EXPOSE、ENV等命令。Dockerfile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编译的机制,可以避免复杂的手动配置过程,可以更加便捷地部署应用。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6971971 查看本文章

1.4 仓库(Repository)

仓库,英文名为“repository”,是Docker用来保存镜像的地方。Docker Hub是一个公共的Docker镜像仓库,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在该站点上进行镜像检索、分享和发布。除了官方的Docker Hub外,还可以有第三方的镜像仓库供用户共享、上传镜像。

1.5 命令行接口CLI

命令行接口(Command Line Interface,简称CLI),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用户界面,主要用于跟机器进行交互,向机器输入命令、接收输出结果。用户通过CLI可以直接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完成各种操作。当前,绝大多数的Linux发行版本以及大部分类Unix操作系统都提供了CLI,Windows系统也有部分支持。

1.6 RESTful API

RESTful API,即表现层状态转化(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API,是一种设计风格,它结构清晰、符合标准、易于理解、易于使用,是目前多数Web服务端编程语言的主流方式。RESTful API使用统一的接口协议,允许不同客户端(如浏览器、移动APP、小程序等)以同样的方式访问服务器资源,可以大幅简化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

1.7 Kubernetes

Kubernetes,全称为“Kuberentes Local,Global and Scalable Cluster Management System”,是Google、IBM、微软、Amazon、Twitter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开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开源系统,它可以管理、编排容器化的应用,它是一种可伸缩性良好的分布式系统,可以管理任意规模的容器集群,并提供跨主机和内部集群应用程序的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

3.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公式讲解

容器技术有多个功能特性,其中最重要的功能特性就是部署应用可移植性。由于容器技术运行在宿主机的操作系统上,因此它可以运行在任何兼容的操作系统上,无论是Linux、Mac OS X、Windows还是其他系统。

为了实现部署应用可移植性,容器技术使用了一层抽象,即容器镜像。镜像就是一个只读模板,包含了操作系统、应用、库、配置等所有必要条件和设置,当创建容器时,只需要指定一个镜像就可以了。这样,不同主机上相同的镜像就可以运行不同的应用了。除此之外,容器技术还有其他一些特性,包括容器的互联互通性、容器的可迁移性、容器的动态扩展性和生命周期管理等。

下面将介绍OpenStack中容器技术的应用场景。

3.1 何时适合使用容器技术

一般来说,容器技术适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1. 微服务架构: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架构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技术栈的学习成本、提升软件交付效率、降低IT资源投入,有效提升公司竞争力。微服务架构下的容器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应用的高度模块化,并降低服务耦合度,从而提升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
  2. 敏捷开发与部署:容器技术能够帮助研发团队实现敏捷开发和部署。开发人员只需编写代码即可打包生成镜像,然后使用编排工具(如Kubernetes、Mesos)快速部署到测试、预生产、正式环境,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大数据分析与实时计算:容器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高度可扩展的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分析可以利用容器集群快速启动并调配容器节点,实现数据分析的实时响应。
  4. 可信计算:容器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高度可信的计算能力。企业可以把敏感数据和计算任务放置在容器中,利用容器的隔离特性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并可以在容器集群上利用不同节点的资源,实现任务的高度并行化。

3.2 如何使用OpenStack中的容器技术

虽然OpenStack提供了基于Docker的容器技术方案,但并没有提供OpenStack应用容器的详细文档。本节将介绍OpenStack中容器技术的具体用法。

创建容器实例

首先,需要登录OpenStack控制台,进入Compute页面,点击Containers选项卡,进入容器列表页面,点击Create Server按钮,弹出创建容器的页面,如图所示:

在Create Server页面中,主要填写如下字段:

  1. Name:容器名称,用户自定义,不能为空。
  2. Image Source:镜像来源,可以选择本地镜像或者远端镜像,默认使用Glance上的标准镜像。如果是远程拉取,请输入镜像地址,如docker.io/library/centos:latest。
  3. Flavor:机器配置类型,可以选择性能型、通用型、计算型等。
  4. Network:网络配置,可以选择外部网络或者内部网络,如果是外部网络,则需要选择对应的安全组策略。
  5. Key Pair:SSH密钥对,用来连接容器。

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Launch创建容器。创建成功后,页面会显示容器相关信息,如IP地址、可用端口、启动命令等。

配置容器

在创建容器后,还需要对容器进行一些配置,才能运行起来。点击该容器的ID链接,打开容器详情页,点击Config标签页,如下图所示:

在Config标签页中,主要填写如下字段:

  1. Command:启动命令,可以自定义,也可以为空,表示使用默认启动命令。
  2. Environment Variables:环境变量,可以在容器中定义键值对,比如设置环境变量MYVAR=myvalue,那么可以在容器内通过echo $MYVAR获取该值。
  3. Volumes:数据卷,可以将宿主机的数据卷映射到容器中,可以实现应用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和数据共享。
  4. Ports:端口映射,可以将容器内的端口映射到宿主机上,实现应用的外部访问。
  5. Limitations:限制项,可以对容器的内存、CPU、磁盘、网络带宽等资源进行限制。
  6. Restart Policy:重启策略,当容器退出或异常退出后,容器根据重启策略自动重启。
  7. Labels:标签,可以对容器进行分类、标记和搜索。

点击Update Configuration按钮保存配置。配置修改后,点击Restart按钮,重启容器使配置生效。

使用kubectl管理容器

OpenStack提供了OpenStack命令行接口(CLI)的restful API接口,可以通过命令行调用容器服务的RESTful API接口实现管理容器。OpenStack中,kubectl命令行工具是管理Kubernetes集群的命令行工具。kubectl可以用来获取集群信息、创建和删除资源对象,以及对资源对象做查询和编辑操作。

安装kubectl命令行工具可以参考官方文档:https://kubernetes.io/docs/tasks/tools/install-kubectl/。然后,登录OpenStack控制台,进入Dashboard页面,找到页面右上角的username,点击Dropdown菜单,选择Access & Security -> API Access,然后复制Endpoint URL,打开终端,输入命令:

export KUBECONFIG=<endpoint url>

等待命令执行完成,再输入命令:

kubectl get nodes

就可以查看集群中所有的节点信息。

有关kubectl命令的详细用法,请参考官方文档:https://kubernetes.io/docs/reference/kubectl/overview/。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35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