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分段、请求分段储存管理方式

基本分段储存管理:

段式管理方式是按照用户进程中的自然段划分逻辑空间。例如,用户进程由主程序、两个子程序、栈和一段数据组成,于是可以把这个用户进程划分为5个段,每段从0开始编址,并分配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段内要求连续,段间不要求连续,因此整个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其逻辑地址由段号S与段内偏移量W两部分组成。

与分页管理类似,分段管理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存取控制保护,另一种是地址越界保存。地址越界保护是利用段表寄存器中的段表长度与逻辑地址中的段号比较,若段号大于段表长度则产生越界中断;再利用段表项中的段长和逻辑地址中的段内位移进行比较,若段内位移大于段长,也会产生越界中断。

基本分段储存管理方式就像基本分页储存管理方式一样,将作业需要的数据段一次性的全部装入内存中,作业装入内存后,便一直驻留在内存中,直至作业运行结束。

请求分段储存管理方式就如同请求分页储存管理方式一样,在进程开始运行之前,仅装入当前要执行的部分段即可运行;在执行过程中,可使用请求调入中断动态装入要访问但又不在内存的程序段;当内存空间已满,而又需要装入新的段时,根据置换功能适当调出某个段,以便腾出空间而装入新的段。

(分页管理方式是从计算机的角度考虑设计的,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提高计算机的性能,提升计算机的性能,且分页通过硬件机制实现,对用户完全透明;而分段管理方式的提出则是考虑用户和程序员,以满足方便编程、信息保护和共享、动态增长及动态链接等多方面的需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229896/article/details/8073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