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垃圾回收算法和CMS垃圾收集器

目录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死亡?

1、引用计数法 

2、可达性分析算法

三色标记

垃圾收集算法

1、分代收集理论 

2、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清除

标记-复制

标记-整理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

CMS垃圾收集器步骤

CMS垃圾收集器优缺点

垃圾收集需要完成的三件事情:

  • 哪些内存需要回收?
  • 什么时候回收?
  • 如何回收?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死亡?

在堆里面存放着Java世界中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垃圾收集器在对堆进行回收前,第一件事情就
是要确定这些对象之中哪些还“存活”着,哪些已经“死去”(“死去”即不可能再被任何途径使用的对
象)了 

1、引用计数法 

引用计数法:在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一;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一;任何时刻计数器为零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客观地说,引用计数算法(Reference Counting)虽然占用了一些额外的内存空间来进行计数,但
它的原理简单,判定效率也很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是一个不错的算法。但是,在Java领域,至少主流的Java虚拟机里面都没有选用引用计数算法来管理内存,主要原因是,这个看似简单的算法有很多例外情况要考虑,必须要配合大量额外处理才能保证正确地工作,譬如单纯的引用计数
就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
举个例子,对象objA和objB都有字段instance,赋值令
objA.instance=objB及objB.instance=objA,除此之外,这两个对象再无任何引用,实际上这两个对象已经不可能再被访问,但是它们因为互相引用着对方,导致它们的引用计数都不为零,引用计数算法也就无法回收它们。

2、可达性分析算法

当前主流的商用程序语言的内存管理子系统,都是通过可达性分析(Reachability Analysis)算法来判定对象是否存活的。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根对象作为起始节点集,从这些节点开始,根据引用关系向下搜索,搜索过程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如果某个对象到GC Roots间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或者用图论的话来说就是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如图所示,对象object 5、object 6、object 7虽然互有关联,但是它们到GC Roots是不可达的,因此它们将会被判定为可回收的对象。

三色标记

上面曾经提到了当前主流编程语言的垃圾收集器基本上都是依靠可达性分析算法来判定对象是否存活的,可达性分析算法理论上要求全过程都基于一个能保障一致性的快照中才能够进行分析,这意味着必须全程冻结用户线程的运行。从GC Roots再继续往下遍历对象图,这一步骤的停顿时间就必定会与Java堆容量直接成正比例关系了:堆越大,存储的对象越多,对象图结构越复杂,要标记更多对象而产生的停顿时间自然就更长,这听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知道包含“标记”阶段是所有追踪式垃圾收集算法的共同特征,如果这个阶段会随着堆变大而等比例增加停顿时间,其影响就会波及几乎所有的垃圾收集器,同理可知,如果能够削减这部分停顿时间的话,那收益也将会是系统性的。
想解决或者降低用户线程的停顿,就要先搞清楚为什么必须在一个能保障一致性的快照上才能进
行对象图的遍历?
为了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三色标记(Tri-color Marking)作为工具来辅助推导,把遍历对象图过程中遇到的对象,按照“是否访问过”这个条件标记成以下三种颜色

  • 白色:表示对象尚未被垃圾收集器访问过。显然在可达性分析刚刚开始的阶段,所有的对象都是白色的,若在分析结束的阶段,仍然是白色的对象,即代表不可达。
  • 黑色:表示对象已经被垃圾收集器访问过,且这个对象的所有引用都已经扫描过。黑色的对象代表已经扫描过,它是安全存活的,如果有其他对象引用指向了黑色对象,无须重新扫描一遍。黑色对象不可能直接(不经过灰色对象)指向某个白色对象。
  • 灰色:表示对象已经被垃圾收集器访问过,但这个对象上至少存在一个引用还没有被扫描过。

关于可达性分析的扫描过程,把它看作对象图上一股以灰色为波峰的波纹从黑向白推进的过程。如果用户线程此时是冻结的,只有收集器线程在工作,那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用户线程与收集器是并发工作呢?收集器在对象图上标记颜色,同时用户线程在修改引用关系——即修改对象图的结构,这样可能出现两种后果。一种是把原本消亡的对象错误标记为存活,这不是好事,但其实是可以容忍的,只不过产生了一点逃过本次收集的浮动垃圾而已,下次收集清理掉就好。另一种是把原本存活的对象错误标记为已消亡,这就是非常致命的后果了,程序肯定会因此发生错误

下面演示了这样的致命错误具体是如何产生的

当且仅当以下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会产生“对象消失”的问题,即原本应该是黑色的对象被误标为白色:

  • 赋值器插入了一条或多条从黑色对象到白色对象的新引用;
  • 赋值器删除了全部从灰色对象到该白色对象的直接或间接引用。

因此,我们要解决并发扫描时的对象消失问题,只需破坏这两个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由此分别
产生了两种解决方案增量更新和原始快照

  • 增量更新要破坏的是第一个条件,当黑色对象插入新的指向白色对象的引用关系时,就将这个新插入的引用记录下来,等并发扫描结束之后,再将这些记录过的引用关系中的黑色对象为根,重新扫描一次。这可以简化理解为,黑色对象一旦新插入了指向白色对象的引用之后,它就变回灰色对象了。
  • 原始快照要破坏的是第二个条件,当灰色对象要删除指向白色对象的引用关系时,就将这个要删除的引用记录下来,在并发扫描结束之后,再将这些记录过的引用关系中的灰色对象为根,重新扫描一次。这也可以简化理解为,无论引用关系删除与否,都会按照刚刚开始扫描那一刻的对象图快照来进行搜索。

以上无论是对引用关系记录的插入还是删除,虚拟机的记录操作都是通过写屏障实现的。在
HotSpot虚拟机中,增量更新和原始快照这两种解决方案都有实际应用,譬如,CMS是基于增量更新来做并发标记的,G1、Shenandoah则是用原始快照来实现。

垃圾收集算法

1、分代收集理论 

当前商业虚拟机的垃圾收集器,大多数都遵循了“分代收集”(Generational Collection)的理论进
行设计,分代收集名为理论,实质是一套符合大多数程序运行实际情况的经验法则,它建立在两个分代假说之上:

  • 1)弱分代假说(Weak Generational Hypothesis):绝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的。
  • 2)强分代假说(Strong Generational Hypothesis):熬过越多次垃圾收集过程的对象就越难以消亡

这两个分代假说共同奠定了多款常用的垃圾收集器的一致的设计原则:收集器应该将Java堆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然后将回收对象依据其年龄(年龄即对象熬过垃圾收集过程的次数)分配到不同的区域之中存储。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区域中大多数对象都是朝生夕灭,难以熬过垃圾收集过程的话,那么把它们集中放在一起,每次回收时只关注如何保留少量存活而不是去标记那些大量将要被回收的对象,就能以较低代价回收到大量的空间;如果剩下的都是难以消亡的对象,那把它们集中放在一块,虚拟机便可以使用较低的频率来回收这个区域,这就同时兼顾了垃圾收集的时间开销和内存的空间有效利用。

设计者一般至少会把Java堆划分为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和老年代(Old Generation)两个区域。顾名思义,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收集时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而每次回收后存活的少量对象,将会逐步晋升到老年代中存放。

分代收集并非只是简单划分一下内存区域那么容易,它至少存在一个明显的困难:对象不是孤立的,对象之间会存在跨代引用假如要现在进行一次只局限于新生代区域内的收集(Minor GC),但新生代中的对象是完全有可能被老年代所引用的,为了找出该区域中的存活对象,不得不在固定的GC Roots之外,再额外遍历整个老年代中所有对象来确保可达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反过来也是一样。遍历整个老年代所有对象的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无疑会为内存回收带来很大的性能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分代收集理论添加第三条经验法则:

  • 3 )跨代引用假说( Intergenerational Reference Hypothesis ):跨代引用相对于同代引用来说仅占极少数。

这其实是可根据前两条假说逻辑推理得出的隐含推论:存在互相引用关系的两个对象,是应该倾
向于同时生存或者同时消亡的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新生代对象存在跨代引用,由于老年代对象难以消亡,该引用会使得新生代对象在收集时同样得以存活,进而在年龄增长之后晋升到老年代中,这时跨代引用也随即被消除了。
依据这条假说,我们就不应再为了少量的跨代引用去扫描整个老年代,也不必浪费空间专门记录
每一个对象是否存在及存在哪些跨代引用,只需在新生代上建立一个全局的数据结构(该结构被称
为“记忆集”,Remembered Set),这个结构把老年代划分成若干小块,标识出老年代的哪一块内存会存在跨代引用。此后当发生Minor GC时,只有包含了跨代引用的小块内存里的对象才会被加入到GC Roots进行扫描。虽然这种方法需要在对象改变引用关系(如将自己或者某个属性赋值)时维护记录数据的正确性,会增加一些运行时的开销,但比起收集时扫描整个老年代来说仍然是划算的。

2、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清除

  1. 标记所有需要清除的对象,统一回收;也可标记存活,清理未标记
  2. 效率不稳定;内存空间碎片化

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掉所有被标记的对象,也可以反过来,标记存活的对象,统一回收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标记过程就是对象是否属于垃圾的判定过程。
之所以说它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是因为后续的收集算法大多都是以标记-清除算法为基础,对其
缺点进行改进而得到的。它的主要缺点有两个:第一个是执行效率不稳定,如果Java堆中包含大量对象,而且其中大部分是需要被回收的,这时必须进行大量标记和清除的动作,导致标记和清除两个过程的执行效率都随对象数量增长而降低;第二个是内存空间的碎片化问题,标记、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空间碎片太多可能会导致当以后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标记-复制

  1. 用一半,留一半,清理时复制存活到未用的一半,清空另一半
  2. 内存规整,内存利用率低,STW

标记-复制算法常被简称为复制算法。为了解决标记-清除算法面对大量可回收对象时执行效率低的问题,1969年Fenichel提出了一种称为“半区复制”(Semispace Copying)的垃圾收集算法,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如果内存中多数对象都是存活的,这种算法将会产生大量的内存间复制的开销,但对于多数对象都是可回收的情况,算法需要复制的就是占少数的存活对象,而且每次都是针对整个半区进行内存回收,分配内存时也就不用考虑有空间碎片的复杂情况,只要移动堆顶指针,按顺序分配即可。这样实现简单,运行高效,不过其缺陷也显而易见,这种复制回收算法的代价是将可用内存缩小为了原来的一半,空间浪费未免太多了一点。

用Java虚拟机大多都优先采用了这种收集算法去回收新生代,把新生代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每次分配内存只使用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发生垃圾搜集时,将Eden和Survivor中仍然存活的对象一次性复制到另外一块Survivor空间上,然后直接清理掉Eden和已用过的那块Survivor空间。HotSpot虚拟机默认Eden和Survivor的大小比例是8:1:1。如果另外一块Survivor空间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上一次新生代收集下来的存活对象,这些对象便将通过分配担保机制直接进入老年代

标记-整理

  1. 移动存货到一边,边界线以外全部清除
  2. 内存规整;需要移动对象,STW,对象越多STW时间越长

针对老年代对象的存亡特征,1974年Edward Lueders提出了另外一种有针对性的“标记-整理”(Mark-Compact)算法,其中的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内存空间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边界以外的内
存。

标记-清除算法与标记-整理算法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一种非移动式的回收算法,而后者是移动
式的。是否移动回收后的存活对象是一项优缺点并存的风险决策:如果移动存活对象,尤其是在老年代这种每次回收都有大量对象存活区域,移动存活对象并更新所有引用这些对象的地方将会是一种极为负重的操作,而且这种对象移动操作必须全程暂停用户应用程序才能进行,这就更加让使用者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权衡其弊端了,像这样的停顿被最初的虚拟机设计者形象地描述为“Stop The World”

但如果跟标记-清除算法那样完全不考虑移动和整理存活对象的话,弥散于堆中的存活对象导致的
空间碎片化问题就只能依赖更为复杂的内存分配器和内存访问器来解决。譬如通过“分区空闲分配链表”来解决内存分配问题。内存的访问是用户程序最频繁的操作,甚至都没有之一,假如在这个环节上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势必会直接影响应用程序的吞吐量。

基于以上两点,是否移动对象都存在弊端,移动则内存回收时会更复杂,不移动则内存分配时会
更复杂。从垃圾收集的停顿时间来看,不移动对象停顿时间会更短,甚至可以不需要停顿,但是从整个程序的吞吐量来看,移动对象会更划算。即使不移动对象会使得收集器的效率提升一些,但因内存分配和访问相比垃圾收集频率要高得多,这部分的耗时增加,总吞吐量仍然是下降的。HotSpot虚拟机里面关注吞吐量的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整理算法的,而关注延迟的CMS收集器则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的。

另外,还有一种“和稀泥式”解决方案可以不在内存分配和访问上增加太大额外负担,做法是让虚
拟机平时多数时间都采用标记-清除算法,暂时容忍内存碎片的存在,直到内存空间的碎片化程度已经大到影响对象分配时,再采用标记-整理算法收集一次,以获得规整的内存空间。前面提到的基于标记-清除算法的CMS收集器面临空间碎片过多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处理办法。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

CMS (Concurrent Mark Sweep)是一种以最短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使用CMS并不能达到GC效率最高(总体GC时间最小),但它能尽可能降低GC时服务的停顿时间,CMS收集器使用的是标记-清除算法。

CMS垃圾收集器步骤

1)初始标记(CMS initial mark) 暂停所有的其他线程(STW)。记录下 GC ROOT直接引用对象,速度很快。

2)并发标记(CMS concurrent mark) 并发标记阶段就是从 GC ROOT行的直接关联对象开始遍历整个对象的过程,这个过程耗时比较长但是不需要停顿用户线程,可以与垃圾收集器一起并发运行。因此用户程序继续运行,可能会导致已经标记过的对象状态发生变化。

3)重新标记(CMS remark) 重新标记阶段就是为了修正并发标记期间,因为用户程序继续运行而导致标记产生变动的那一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这个阶段的停顿时间一般比初始标记阶段的时间稍长,远远比并发标记阶段时间短。主要是用到三色标记里的增量更新算法

4)并发清除(CMS concurrent sweep) 开启用户线程,同时GC线程开始对未标记的区域做清扫,这个阶段如果有新增对象会被标记为黑色不做任何处理。

5)并发重置 重置本次GC过程中标记数据。


CMS垃圾收集器优缺点

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是一款优秀的垃圾收集器,主要优点∶并发收集、低停顿。但是它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缺点:

  • 对于CPU资源敏感(会和服务抢资源);
  • 无法处理浮动垃圾(在并发标记和并发清理阶段又产生垃圾,这种浮动垃圾只能等到下次gc的时候在进行清理了)由于在垃圾收集阶段用户线程还需要持续运行,那就还需要预留足够内存空间提供给用户线程使用,因此CMS收集器不能像其他收集器那样等待到老年代几乎完全被填满了再进行收集,必须预留一部分空间供并发收集时的程序运作使用。在JDK5的默认设置下,CMS收集器当老年代使用了68%的空间后就会被激活,这是一个偏保守的设置,到了JDK 6时,CMS收集器的启动阈值就已经默认提升至92%。但这又会更容易面临另一种风险:要是CMS运行期间预留的内存无法满足程序分配新对象的需要,就会出现一次“并发失败”(Concurrent Mode Failure),这时候虚拟机将不得不启动后备预案:冻结用户线程的执行,临时启用Serial Old收集器来重新进行老年代的垃圾收集,但这样停顿时间就很长了。所以参数-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设置得太高将会很容易导致大量的并发失败产生,性能反而降低,用户应在生产环境中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权衡设置。
  • 它使用的收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会导致结束时候又大量空间碎片产生,当然通过参数–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可以让JVM在执行标记清除完成后再做整理。空间碎片过多时,将会给大对象分配带来很大麻烦,往往会出现老年代还有很多剩余空间,但就是无法找到足够大的连续空间来分配当前对象,而不得不提前触发一次Full GC的情况。在CMS收集器不得不进行Full GC时开启内存碎片的合并整理过程,由于这个内存整理必须移动存活对象,是无法并发的。这样空间碎片问题是解决了,但停顿时间又会变长,因此虚拟机设计者们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参数-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此参数从JDK 9开始废弃),这个参数的作用是要求CMS收集器在执行过若干次(数量由参数值决定)不整理空间的Full GC之后,下一次进入Full GC前会先进行碎片整理(默认值为0,表示每次进入Full GC时都进行碎片整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62639288/article/details/13259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