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中的事件冒泡、事件捕获、事件委托

DOM事件流(event flow )存在三个阶段:事件捕获阶段、处于目标阶段、事件冒泡阶段。

Dom标准事件流的触发的先后顺序为:先捕获再冒泡。即当触发dom事件时,会先进行事件捕获,捕获到事件源之后通过事件传播进行事件冒泡。

addEventListener的第三个参数在我们平常用的addEventListener方法中,一般只会用到两个参数,一个是需要绑定的事件,另一个是触发事件后要执行的函数,然而addEventListener还可以传入第三个参数: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tion, useCapture); 

第三个参数默认值是false,表示在事件冒泡阶段调用事件处理函数;如果参数为true,则表示在事件捕获阶段调用处理函数。如果不写第三个参数则默认在事件冒泡阶段调用事件处理函数。

下面先介绍事件冒泡:

1. 事件冒泡

事件冒泡(dubbed bubbling):当一个元素接收到事件的时候,会把他接收到的事件传给自己的父级,一直到 window (注意这里传递的仅仅是事件,例如click、focus等等这些事件, 并不传递所绑定的事件函数。)

事件源 =>根节点(由内到外)进行事件传播。

举例说明:

给三个盒子依次绑定点击事件,当点击盒子的时候,会依次触发父级元素的点击事件。

click small box

click center box

click big box

如果父元素没有绑定点击事件则只会触发点击盒子的事件。

click small box

如果子元素(small)的点击事件去掉,当我们点击small的时候会把当前操作的点击事件传递给父元素(因为父元素绑定了点击函数)

click small box

有些时候我们不希望产生事件冒泡,所以可以 在子事件中加入e.stopPropagation() 取消冒泡

click small box

2. 事件捕获

事件捕获(event capturing): 当鼠标点击或者触发dom事件时(被触发dom事件的这个元素被叫作事件源),浏览器会从根节点 =>事件源(由外到内)进行事件传播。

事件捕获与事件冒泡是比较类似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事件传播的方向。

还是举上面的例子:

click small box

3. 事件委托

事件委托也称为事件代理。就是利用事件冒泡,把子元素的事件都绑定到父元素上。如果子元素阻止了事件冒泡,那么委托就无法实现。

原理实现:

不是每个子节点单独设置事件监听器,而是事件监听器设置在其父节点上,然后利用冒泡原理影响设置每个子节点。 

应用场景:1000button需要注册点击事件

如果循环给每个按钮添加点击事件,那么会增加内存损耗,影响性能

此时可以给button的父元素添加点击事件

这时相当于每个按钮都绑定了点击事件

优点:

1.替代循环绑定事件的操作,减少内存消耗,提高性能。比如:* 在table上代理所有tdclick事件。* 在ul上代理所有liclick事件。
2.简化了dom节点更新时,相应事件的更新。比如:* 不用在新添加的li上绑定click事件。* 当删除某个li时,不用移解绑上面的click事件。

缺点:

1.事件委托基于冒泡,对于不冒泡的事件不支持。
2.层级过多,冒泡过程中,可能会被某层阻止掉。
3.理论上委托会导致浏览器频繁调用处理函数,虽然很可能不需要处理。所以建议就近委托,比如在table上代理td,而不是在document上代理td

最后

整理了一套《前端大厂面试宝典》,包含了HTML、CSS、JavaScript、HTTP、TCP协议、浏览器、VUE、React、数据结构和算法,一共201道面试题,并对每个问题作出了回答和解析。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文末卡片领取这份文档,无偿分享

部分文档展示:



文章篇幅有限,后面的内容就不一一展示了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点下方卡片免费领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b2022050901/article/details/1298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