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和换行

关于不同系统之间的回车和换行问题,可以参考以下网址,这是些历史留下的问题:

网址1:https://blog.csdn.net/pk_20140716/article/details/49642039

网址2:https://blog.csdn.net/fanwenbo/article/details/54848429

介绍的很清楚

我这里总结下:

最早的机械打字机时代,每打完一行之后,需要将“字车”推动到左边起始位置和另起一行,这涉及两个动作,一是回车和换行

再然后就是电传打字机,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打字机自动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研究人员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return),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new line),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

后到了计算机时,刚刚发明计算机的时候,存储器还很贵,一些人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这不是占空间么?加一个就可以了。于是,出现了分歧。

Linux/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 <换行> ”,即“\n”;
Windows/DO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 <换行> <回车> ”,即“\r\n”;

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 <回车> ”。"Mac 9及之前版本,是用EOL(End Of Line)字符作为换行符的,OSX及之后,才开始用\r表示换行 "

系统类型 回车换行所用字符
Linux/Unix \n = Newline = 0x0A = 10 = LF =Line Feed = 换行 = Ctrl + J
Mac \r = Return = 0x0D = 13 = CR = Carriage Return = 回车 = Ctrl + M
Windows/Dos \r \n = 0x0D 0x0A = CR LF = 回车 换行

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Linux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在Mac下打开显示出“^J”

回车(\r)就是回到当前行的开头却不向下移一行,相当于字车的归位
换行(\n)就是光标下移一行却不会移到这一行的开头, 相当于卷筒的卷纸

Enter键按下后会执行\r\n这样就是我们看到的一般意义的回车了,所以你用16进制文件查看方式看一个文本,就会在行尾发现”\r\n”

严格地说,↵ 是“回车(return)”, Enter是“输入”(将缓冲区的命令输入到计算机中),现在的键盘上的“回车键”大多会同时标记这两个符号,表明它同时兼具二者的功能,所以大家也就不怎么区分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egaomin/article/details/7999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