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1到 Web3,互联网经历了什么?

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互联网,但你真正了解过它么?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已经开始向着去中心化的 Web3转变,而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许多。

最初的互联网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苏美冷战之中,当时美国担心他们的通讯系统可能会受到破坏,出于建立一个安全的通讯网络的目的,美国开发出来第一代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这是一个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远距离通讯交谈的计算机网络。1969年10月29日,ARPANET 通过分别位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中的两台计算机成功传递第一个消息,到了1969年年底,ARPANET又增加了两台计算机。就这样,四台计算机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通讯网络。

在1971年,第一个电子邮件在 ARPANET 中诞生,程序员  Ray Tomlinson 利用“@”符号将机器名和用户名分离,这一符号一直延续到如今的电子邮件系统中都在采用。

1974年,互联网底层的 TCP/IP 协议诞生,作为一种能够在任何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中都能进行工作的协议,它可以让不同的计算机或系统能够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如今我们熟知的现代互联网的雏形也因为 TCP/IP 协议得以真正形成。

1984年,互联网中诞生了域名系统(DNS),这让原本十分复杂的计算机 IP 地址能够转换为简单易记忆的域名,这让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访问互联网,自此,互联网也真正迎来了一次快速成长的机会。至1987年,互联网中已经有大约3万台计算机。

1990年,万维网的代码在蒂姆·伯纳斯·李手中诞生,互联网正式进入一个可以实现全球互联网的 Web1时代,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如今我们熟知的 HTML、HTTP 和 URL 等标准。

随后,互联网中出现了基于内容的搜索协议 Gopher(地鼠)、为非技术人员提供互联网访问的 MOSAIC 浏览器等一系列以 TCP/IP 协议为基础,万维网为框架的互联网生态,自此,互联网迎来了产业大爆发,1995年,网络开启面向商业化运行,同年,亚马逊、eBay等如今的互联网巨头也成立了。

到1998年,谷歌推出谷歌搜索引擎,彻底改变了的互联网使用方式,直到今天,各种搜索引擎大同小异,都是采用了谷歌提出的内容检索方式。

2001年出现的维基百科,在当时尽管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可靠的,但它的成功也证明了这将是一个值得互联网铭记的事件。它开创了一种民主化和信息集成的互联网发展道路,这为后来的互联网模式提供了很多灵感。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需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在2004年,能够让用户与互联网进行互动的网站模式得以产生,用户可以在网络中进行评论、发布内容、与他人联系等,互联网也得以由单向提供信息的 Web1时代走向了可以双向互动的 Web2时代,用户的网络体验得到了巨大提升。

自此之后,很多我们熟知的内容开始逐渐产生。比如2005年出现的 YouTube;2006年诞生的 Twitter;2007年苹果带来了 Web2中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即移动互联网,利用便携式智能终端实现了网络的可移动化。

2008年年末由中本聪提出的区块链相关内容,推开了 Web3的一丝门缝,在2009年,第一个区块链也正式建立。尽管此时的互联网依然以 Web2为主,但 Web3的种子已然种下。

随后,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项目不断创新,生态开始逐渐增长。2015年,以太坊的建立,将区块链由原先局限于数字货币这一应用场景扩展到了更多领域的生态,Web3的业务也开始快速增长。

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DAO、去中心化社交、DID等各种去中心化的生态出现在互联网当中。对 Web2逐渐形成中心化垄断的生态发起挑战。

以当前的眼光来看,Web2的时代不可否认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这近20年来的改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但另一方面,由 Web1到 Web2,却也是一种资本中心化的聚集,它和互联网最初的万物互联互通目标已经有着本质上的背离,而 Web3也是基于此而产生的,它正在打破 Web2中的各种弊端,从而发挥互联网的真正潜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filesystem/article/details/12678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