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本质的思考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需要认清的是自己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并且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在当下这个环境中,表现形式和发展现状是什么,未来将往什么方向发展。

现在我在做的是建筑行业信息化方面的事情,外面都在说是叫做BIM。BIM这个词是个好词,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被用坏了,很多人听到BIM就摇头,被政府和一些服务商over selling了。我姑且还是用BIM这词来讲述我所在思考的一些问题。

BIM最大的问题是不认识真正的BIM是什么。

早在09年麦格劳-希尔公司就对BIM理念进行了诠释:

  • 数据库代替绘图:将以前的图形和标注表达变成数字表达,其他相关的工程信息由文件变成数据库,文件和图纸成为未来末端的展现或应用。
  • 分布式模型:由于工程行业的信息庞大以及需要大量多专业配合计算,需要多人共同对同一个核心数据进行修改和编辑。这就需要分布式计算来协助提供工具,满足多专业协调的要求。
  • 工具+流程=BIM价值:有了完善的工具,还需要有配套的工作流程让工具发挥效用,从过程中挖掘价值,才能真正体现BIM的优势所在。

BIM是生产建设中,业主,设计师,工程师,设备提供商,运营管理方等共同维护的数据模型,同时这些数据能够支撑过程中所有业务的开展,为过程提供可靠依据。

如果想要实现BIM这样的目标,有几个问题先要回答:

1. 这个数据库应该怎么建立,应该用什么样数据标准,应该如何存储。

2. 数据如何为我所用,即数字化表达后的工程应该有相对应的工程软件来配合使用,要能够无缝衔接。

3. 如何整体协调整个工程各方信息输入的节点,以及信息的维护的成本如何分担,带来的收益如何分配。

4. 最重要的问题,这样是否确实带来工程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是否下降或得到管控。


现在这些问题我尚未想到答案,这也将是接下来需要继续研究的的方向。

接下来分析总结一下现在BIM的现状,将从几个方面来总结:

1. 软件工具方面:现在有的主要有Autodesk的系列,Bentley系列,达索以及Tekla系列等。Autodesk系列软件在自己的软件生态圈里,能够保存中心模型,能够实现协同设计,能够完成一些分析,同时有许多移动端软件可供选择来实现基于模型的管理。Bentley软件系列能够基于一个DGN格式文件完成所有文件的交互,DGN文件既可以当做是中心文件,同时有一个ProjectWise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文档管理。其他系列软件没有接触过,不是特别了解。现在AB两个系列的软件均支持IFC标准的导入导出,IFC标准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并且有许多基于IFC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或许能够决定未来的BIM数据库建立形态。所以现阶段来看,BIM软件工具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且集中在设计阶段。对于后期的应用和运维的支撑较少。

2. 市场方面:现阶段业主方除了零星几个能有能力推进BIM应用,并从中获取商业利益的外,其他业主方应该都处在找不到实际价值的阶段。施工单位为了拿到项目,响应市场趋势,但却在实际上没有认真做,又或者市场对BIM的追捧让BIM高高举起然后重重摔下,BIM成为一个让人尴尬的话题。设计院应用BIM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但是这却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就算技术达到,却没有广泛铺开。设计院的BIM也成为了接项目时候的一个噱头。现阶段的市场逐渐冷静,对于BIM的需求慢慢变得务实。

3. 技术方面:BIM几个比较关键的技术,如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实际数据收集的技术(倾斜摄影,点云扫描),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这些技术正在尝试和BIM的结合。

4. 标准方面:美国有国家BIM标准,IFC标准,以及各类运维阶段或其他应用的标准。这些标准初步描绘了一个大致的BIM数据库样貌。中国去年才刚出台国家BIM标准,详细数据标准尚未出台,任重道远。如果中国要建设自己的一套BIM应用标准,将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上,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来为此贡献。没有标准就难以开展深层次的应用。现阶段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测试是否能能够满足要求。

BIM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我看来就是BIM最初的定义的方向,可能表现形式不太一样。以数据支撑整个工程建设的进行,数据辅助决策,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管理智能化。不断的累积数据然后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ukedream/article/details/8066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