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源码目录结构

转载:Linux基础系列—Linux内核源码目录结构 - baozouge - 博客园

Linux内核源码目录结构

Linux内核源码采用树形结构。功能相关的文件放到不同的子目录下面,使程序更具有可读行。

使用Source Insight打开源码,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源码是树形结构。

下面我们来介绍每一个目录的作用。

arch目录是平台目录。处理器原厂提供一套Linux内核的源码,那么在这个目录下都有一套针对具体处理器CPU的子目录。每个CPU的子目录,又进一步分解为boot,mm,kernel等子目录,分别控制系统引导,内存管理,系统调用,动态调频,主频率设置部分等。

在arch目录中有关键的平台文件。任何一款支持Linux的处理器,都有一部分内核代码是针对特定的处理器来提供的,具体的实现就是通过平台文件。

迅为4412的平台文件,是arch→arm→mach-exynos→mach-itop4412.c。

arch→arm→boot目录,默认编译生成的内核镜像是在这个目录下。

在arch→arm→kernel目录中,有针对具体CPU处理器的代码,有相关内核特性实现方式,如信号处理等。这一部分当然是芯片厂商做好了,4412的这部分就是三星已经做好的部分。

在arch→arm→lib目录中,有一些和硬件相关库函数,后面学习驱动的时候会使用到。

在arch→arm→tools目录中,包含了生成镜像的工具。

如下图所示。

在binary目录中,有一些无源码的驱动以二进制放到该文件夹,例如一些测试版本或者不愿意公布源码,都可以将二进制文件放到这个目录中。

在drivers目录中,就是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后面的实验都是围绕这一步进行的。

在include目录中,通用的Linux头文件都在该文件下。

如下图所示,部分目录如下。下面的这些目录,几乎不需要我们去动其中任何一个文件。

如下图所示,有内核编程的范例,实现安全性的代码,声卡设备驱动等

还有内核裁减配置工具目录tools,这一部分实现的功能是将.c编译成目标文件,连接合并成可运行的内核镜像文件等。提供给大家的内核源码一百多M,最后编译成的zImage只有不到5M,这都是依靠这个工具来实现的,后面会有针对性的实验来教大家如何使用编译工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0593838/article/details/12402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