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填系统才能入营?

写在前面

填报夏令营系统是我们正式预备参营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没填过的保研er可能会认为,直接填不就完事了?但当填过一两个系统后,大家往往会长叹一声——怎么这么麻烦/坑啊!

每年因为系统填报出问题而去联系招生老师/甚至影响入营的保研er比比皆是。今天岛主就来详细教教大家夏令营系统到底怎么填~

一、怎么填入营系统?

今年的很多高校的夏令营系统已经开放了,试着填过的保研er们应该也已经发现,虽然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本质内容其实差别不大(难填之处也一样难填)。本期岛主就以复旦大学的夏令营系统为例,手把手教大家怎么把入营系统填好!

图源:网络

1、细读夏令营通知

直接进入系统填写可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最合理的第一步首先应该是重新细读夏令营通知,弄清以下要点:

注意事项

① 夏令营系统填写时间(划重点截止时间!)

②报名条件(对本科背景的限制、成绩排名的限制等等,避免无效投递)

③ 报名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好,再去填系统!)

④ 报名方式(是否需要纸质材料、是否需要提前寄送等)

⑤ 结果通知(系统or邮件通知结果、出结果时间?)

⑥ 其他(包括报名方向、专业选择等)

提前读好通知非常重要,岛主曾听说中科院系统填报时要求在备注里注明自己参营的组名,而有保研er因为没有细读通知而忽略了备注这小小的一项,导致明明有入营实力却被拒,最后重新去联系招生办……

2、注册

很多夏令营系统都需要保研er们先行注册,后续还要依据该账号填报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所以收藏网址、保存账号密码是很有必要的。

图源:网络

3、 基本信息部分填写

接下来就开始正式填写系统。基本信息部分填写不难,但也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首先比较容易使大家困惑的是出生地和籍贯地,这两个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出生地好理解,但籍贯地最好查询一下自家的户口本来确定。

另一个是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固定电话,一般填写学校地址/学校邮政编码/学校固定电话即可(不确定的话可以登陆学校官网,首页最下方一般会有,也比较准确)。固定电话一般可不填,但移动电话一定要填,且填的是自己的手机号

最后是自己的电子邮箱,建议不要填qq邮箱等容易接收很多垃圾邮件的邮箱,用163、学校邮箱等更加正式的邮箱,避免错过重要邮件。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示例

4、 成绩信息部分填写

比较重要的部分是成绩&外语填写。成绩绩点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以本校系统上计算显示的绩点为主,但由于有的高校满绩绩点不同(有的4有的5),直接填写自己的绩点可能没有可比性(满绩4的同学会更加吃亏),因此需要注意系统能不能以xx(自己的绩点)/xx(满绩分)的形式填写。

另外排名填写也是一大痛点。有的系统会要求填写xx/xx的形式,有的系统要求填写百分比形式,有的系统甚至不做严格要求两者都可,那么就可以在诚实填写的基础上尽量用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排名方式(专业大类、小班等不同排名方式也是同理)。在英语成绩填写上,有托福雅思的保研er千万不要漏填。

图源:网络

5、奖励情况&学术成果部分填写

在很多系统填写中会把所有的获奖放在一起,但也有很多系统(比如示例中的复旦)会把学术型(比如大挑、大创)、竞赛型和荣誉型(比如各类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等)分开,稍加注意即可。重点在于罗列奖项时一定要从含金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填写,最好是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的顺序,同时注意是否有个数限制(比如只列4项)。在填写时如果形式较自由,岛主建议注明自己的贡献&奖项含金量(如括号注明队长、组长,xx人获得,排名第几等等)。

还有的奖励填写会要求提供“地点”(如复旦系统),岛主建议这一项最好以奖状/证书上的颁奖单位为准,如校级奖励可以填写本校,省级/国家级奖励填写主办方单位等。

学术成果部分,如复旦系统要求填写荣获奖项、发表论文、学术活动等,那么已结项的大挑/大创、论文、参加的学术会议等都是可以填写的。比较使人迷惑的一项可能是“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对于论文的话一般填写论文的期刊名(以投稿系统里为准),学术会议、大挑/大创等创新创业项目的话建议填写举办方单位(或者不写)。院校要求填写这一项的主要目的还是评价论文/学术活动的含金量,所以提供单位即可。

图源:网络

6、 申请信息部分

这也是填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研er们未来就读的专业、研究方向等等。基本内容包括选择硕士or直博、就读学院&专业(很重要!后续考核一般会根据不同专业分组面试考核,且专业也决定了是学硕or专硕)、研究方向(一般后续仍可调整变动)等。

图源:网络

7、 上传照片&材料部分

几乎所有的系统都会让保研er们上传个人证件照,但各个系统对照片的要求不尽相同。如复旦系统的要求就是:近期拍摄、150×200像素、大小500K以内、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且注明:务必按要求上传,否则按无效报名处理!岛主建议同学们拍摄的证件照最好保留白底、蓝底、红底几个电子版本,并且原图保存。在修改格式时,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按需重新调整大小,并以jpg格式保存。

最后需要上传的一般是各类材料,也是大家在填系统时最最头疼的一项。一些通用的材料包括盖章的成绩单、盖章的成绩排名证明、外语成绩证明、获奖证书、学术科研成果,可以提前整理并扫描好,根据不同学校要求整合成不同版本的pdf。另一些个性化的材料包括考生诚信考核承诺书、科研计划书、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等等,需要更有学校针对性地去准备。这些材料在整理起来比较麻烦,很容易遗漏,各个学校在形式要求上又有所不同,因此格外考验大家的耐心和细心。

图源:网络

8、提交

最后一步,提交!在提交之前,务必检查好所有填写、上传的信息,越细致越好。岛主曾见到过各种各样填写错误的案例,很多也是由于粗心导致的。有的同学遗漏了备注,有的同学在填写邮箱时用浏览器保存的个人信息自动填入、结果姓名也被网名覆盖……千万不要侥幸地觉得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九十九步已经走完,不要在最后一步摔倒!

二、 经历不够,怎么包装?

大家都想在系统中尽可能展现最优秀的自己,但很多部分填写要求很严格,由不得随意发挥。不过,科研经历这一项往往是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的。有的大佬保研er手握paper,直接填写一行何年何月在何期刊上发表xxx论文就甩开千军万马,但更多保研er的论文还在投/在写/没写,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包装自己呢?

虽然在投/在写的论文严格来说并不能算作成果,但也要好好利用起来,重点在于在诚实的基础上尽可能展现自己。比如在投/在写的论文可以写“SCI论文一篇《xxxxx》(xxx期刊投稿中/审稿中/返修中)”,核心在于让老师看到你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能力。老师们都能理解论文发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是否已经刊登并不那么要紧,只要你有做学术研究的经验和论文写作的能力即可。

另外,在很多更加自由的系统中,要求陈述科研经历的(而不仅仅是学术成果),我们还可以适当包装自己的各种课程设计、大创项目、跟着老师做的一些小项目等等。大家应该都有过一些课程,在课程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大实验,或是在结课时形成了一份体系较为完整的实验大报告,那么我们可以说“在xx老师的指导下对xx领域中xx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xx报告成果,在此过程中对xx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xx的能力”;大创项目和其他小项目也是同理。很多我们没有拿奖的经历也让我们有所成长,重点在于在不过分夸大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包装润色自己。

三、Q&A

问题1

夏令营申请条件里的成绩排名指学习成绩排名还是综测成绩排名?

大家都会纠结到底是用专业排名还是综合排名,如果对方院校明确说明了是哪种成绩就提交哪种成绩单。如果没有做明确要求,一般以自己学院教务开的排名为准。如果学院教务对学习成绩排名和综测排名都可以开具,则哪个高选哪个~但一般都要求提供包含所有必修课程成绩的排名。如果有口径不一致的,再跟要投递的院校进行沟通说明。

问题2

成绩排名是否必须使用申请院校官方提供的排名模板?

一般来说,本校会开具固定形式的排名模板,保证所有人的公平性。但如果目标院校提供了模板的话最好是直接按模板填写提交如果有特殊情况的话需要提前和对方院校电话或邮箱联系说明情况。

问题3

填报系统出bug了怎么办?

填报系统因为自身原因、网络原因出bug是常有的事。所以岛主在此建议保研er们在填系统时最好不要直接填写,而是准备好一个word/txt填写(尤其是科研经历等重写起来比较麻烦的部分),然后复制粘贴进系统,这样网页崩溃时不会导致心态也同时崩溃。有的系统提供暂存服务,即使遇到bug也问题不大;但有的系统要一直填写到提交,那么复制存档就很有必要。如果bug一直没法解决,也可以联系招生办问问。

问题4

盖章材料过多/盖章效率低怎么办?

成绩证明、夏令营系统上下载的报名表等很多材料都是需要本校院系盖章的,而院系盖章的手续也不轻松,往往需要经过重重审批,对于海投的保研er来说准备多个学校的材料更是令人头疼。为了有效提高效率,可以把很多材料集在一起一次性去盖多份,并注意给自己保留原件&扫描件,方便后续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复印。另外,有时由于材料的各种细节问题,以及教务老师们时常因事不在,准备材料的过程往往是一场有点漫长的拉锯战,因此一定要早做准备,不要拖到系统快截止了才发现找不到老师盖章。

写在最后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保研这条路上大家都难免碰壁,来自梦校、同辈的压力也会让人时感疲惫,但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胜利就会在前方等着你!岛主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顺利投报,多收offer!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aoyan_cs/article/details/13135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