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习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一)

无论是在学习、科研上,还是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是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路上行进,我们总会遇到前行的阻碍。但不能因为阻碍,因为困难,因为未知,就停下自己的完善提升的脚步。世界很美好,生活充满了美感,请记住,生活并不是简单的打卡式的,就让我们认真做事,努力成为那个喜欢的自己。

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我踩的第一个坑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研究没有做深做透,浪费时间。细数一下,读博的前几年,我推进过几个研究小课题,但都是浅尝辄止,遇到一些困难,感觉研究难以开展下去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逃避,而不是去解决问题,并对此抱有热情。其实,科研工作者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共性的,如果没有公开文献或者相似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就是值得研究的地方,不仅能完善自身工作、推动研究前进,也能为别人的工作提供参考。

科研不是物理实验课,不是浅浅地做一下,看一个现象。科研需要理论、实验结果和分析的系统支撑。如果对实验结果不整理、不分析、不讨论,对实验结果及其价值无判断能力,没有针对性改进的思辨能力,恐怕很难做出成果。这也导致了我在读博的前几年,能凝练出来的成果寥寥,兜兜转转,感觉一事无成。

其实,这世界上值得研究的小问题还是有许多,作为博士生,不必执着于研究大问题,也不要贪心解决那么多小问题,专注自己碰到一个问题,并推动一点点进步,就不错了。

二、忽视长期积累的重要性

我碰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忽略了长期积累的重要性,包括输入积累,和输出积累。博士期间这么多年,虽然读了不少文献,但往往是碰到实际问题时需要进行解决方法及线索的大量搜集,是课程作业、综述、小文章撰写时的简单阅读和总结。挺惭愧,没有养成那种每天坚持输入的习惯。其实应该坚持读一读不同领域的高质量文章,对开阔视野、交叉应用、用相似方法解决本行业问题会有帮助。如果每天坚持看两篇文献,五年至少是3000篇文献。每年关注20场科研讲座和学术会议,五年也能接触至少100位业界精英以及其开展的前沿研究。可惜…

在输出积累这一方面,我个人对阅读过的文献和阶段工作结果,都缺少有效总结,缺少进行知识筛选、整理、凝练及表达。读博、做工作要重视输出,这才是我们个人产生的价值。如果能广泛输入,并且进一步剔除“噪声”,放大有价值的信息或结果,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合格(优秀)的系统,产出优秀工作。毕业时,发现博士期间的产出仅仅只是发表的那么几篇文章,一篇大论文和若干个PPT的寥寥文字,感觉还是单薄了一些。其实我们还有大量的思考、犯过的错误、被证实或者证伪的思路都值得被记录。

一生短暂,对做过的事,迸发的灵感和点滴思索都有交代,才让这些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有价值。而且,当你想要形成一种展示的时候(如论文),才发现有大量可用素材的方便,你要做的只是“加工“而已。

三、工作缺乏条理性,工作习惯差

如果工作缺乏条理性,工作习惯差,就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无用功上。比如,翻开电脑,处理过的数据、绘制的图片、下载的文献是不是能快速找到在哪,还是如同大海捞针;做实验时,用完东西有没有习惯性归位,仪器是不是随手摆放,实验操作是一板一眼还是无据可循、经常性"跳步"。

我觉得工作作风最好追求“干净”和“慢”。"脏乱急"不仅无益于工作的推进,甚至导致整体工作的崩盘,为未来“埋雷”。欲速则不达,环节不扎实,结果缺少检验审核,都可能会犯科学研究中的大忌。如何做到快?应该是熟能生巧,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而不是缩减工作时间,走捷径和偷工减料。所以,不熟练的时候先慢一些,等做得多了,工作效率提升是水到渠成。

有些时候着急是因为我们缺乏规划,我们总是着急2-3天,2-3周的事,却没把2-3年的目标和工作规划搞明白。如果你规划的非常清楚,那耐心地、反复打磨并加工好一个零件,等待一个趁手的设备,这些事情都不必要着急,哪怕是有deadline的科研项目。尽量把时间线拉长,对每个环节的花费有基本估计,再按规划和个人节奏办事

继续之前说的科研中踩过的坑。其实我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没有很太强的逻辑和主次关系。

四、缺乏工匠精神

没做出优秀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工匠精神。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我们内心的自以为平庸毁掉了我们曾有能力追求的卓越人生,如果我们满足于自己做的还可以,我们就已经失去那个能做得更好的自己。自古以来,大国的杰出工匠们对自己的作品都是反复打磨、反复锤炼、注重细节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先抛开过度追求完美带来的消耗且边际效用递减,大部分普通的科研工作者都应该适度地追求卓越,对自身工作和产出力所能及地精益求精。

有两方面可以注意。如果是以做实验为主的博士生,其数据和成果通常依托于一个稳定可靠的实验平台,哪怕这个平台不是自己从头开始一点一滴设计并搭建的,至少在读博期间也需要不停参与维护和优化。这个平台是可以说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发动机“,无论是进行效应探索还是思路验证。所以,一定要花时间打磨出一个稳定持久、性能可靠的平台,而不是堆叠在一起的一揽子仪器,随便搭、随便拆、只拥有极低完整度和复现能力。试想这么一个平台:螺丝钉都没有拧紧,随便一碰就散架;信号线、电线各种走线乱七八糟,根本厘不清哪个接口接往哪里;设计的零部件从不优化和迭代,不合适就凑数和将就着用;对每一台仪器、每一个子系统的性能了解都很粗糙,没摸索清楚。这样的平台又如何能出产优秀的成果。

第二是展示性的成果,比如论文、报告、ppt。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反复修改打磨。有些人习惯于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份产出,就像是自己的脸面;有些人对自己产出的作品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总是寄希望于别人来完善,比如师兄、导师、专业机构甚至是审稿人。这里不否认专业能力能给作品带来的提升,但我们也要有基本能力和自我意识。试想,自己对自己的作品都不上心,又有谁能替你操心,然后把你想要的东西都送到你手上,大家都有自己要忙的事。回顾写的论文,是不是总有那么不满意的地方;科研报告、读书报告是不是都在匆忙的deadline应付中草草了事,内容根本不能细看;别人的presentation有精心制作、排版合理、逻辑流畅、内容详实的ppt和流利自信的表达,自己上台的时候又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其实,人生可能没有多少次像样的机会,要是每一次对外展示的时候都是这般粗糙的模样,还不如就不输出了。初始映像在别人脑海里总是深刻的、难以更改的。这些工作和成果都是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留给世界的痕迹,还是用心对待,以工匠之心打磨。

五、不够有主见和自信

回过头来看,我在读博期间有一个重要不足是不够有主见和自信,造成这点有一部分个人的性格原因,也有一部分可以归结到学的不够扎实,对实验及其现象的理解和思考不够深入,经验欠丰富。我在与导师、师兄等前辈的沟通和协商过程中,总是倾向于迎合他们的观点,对于教科书和论文里的观点说法也总是不进行深入地、辩证性地思考。其实作为科学工作者来说,最经常干的动作应该是"质疑”,最应该经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而不是“嗯嗯,是的”。不要总默认别人是对的,也不要默认自己是对的(这点后面会补充)。科学是发展的,只有经过了长时间沉淀、大量事实论证的观点才靠谱。很多延伸的、推敲的观点很可能只是作者的想当然,当我们有了经验、了解了学术成果包括文章和著作是怎么形成的之后,应该对这点更深有体会了。

所以,导师、师兄、哪怕是大佬权威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谦虚,并承认他们在科研中经过的训练比我们要扎实,而且由于长时间在领域内躬耕,对现象的普遍规律和关联思考能力比我们要出色,经验更丰富。但是,只有客观事实是绝对的"权威",如果你在这个问题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对实验现象的深入思考和文献调研更加充足,那么不必怀疑你的观点的相对正确性。当我们认识到以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导师辩论了。小到某一个英文单词是用A还是用B,某一个观点怎么描述;大到实验系统后续的优化方向和应用方向;抑或是这个成果的价值如何,该突出表现哪部分结果,投稿到哪个期刊;这些你都可以坚持你自己的观点。

相信导师也希望看到你有观点,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一个点头机和他思想的附庸。

六、想当然和自说自话

不仅是科研工作者,大部分人要与同行之间进行顺畅沟通,或完成一个可读性高的作品,都需要时常跳出自己的语境、视角和固有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点可以分开两个方面:首先,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已经掌握了你所知晓的全部信息,通常情况下,你表述的内容往往只是你掌握的其中一部分,时常想想是不是漏掉了限定条件和关键内容,也尽量用行业统一的术语来表达,而不是自说自话。反之,在看(听)到别人的描述之后,也多问自己几次是否准确地领悟了别人的意思。对于研究方向、语言习惯都差距巨大的人们来说,只有都采取贴近客观事实的标准描述,沟通才会比较顺畅,不会驴唇不对马嘴。

早些时候进行论文投稿,很多的表述都是以我自身认知作为出发点,相当糟糕;回复审稿人意见的时候,对comment的思考也不够深入,抓不住审稿人真正想问的问题。如果时间上允许,论文可以放置几天,然后以一种全新视角再通读一下,想象自己是别的读者,找一找难理解的、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最好找几个人听听你的汇报,看看你的论文,是不是都能沿着你的逻辑走下来,还是一团雾水和不知所云。

七、羞于沟通,不敢主动获取帮助

做科研工作从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是层出不穷的。作为一个博士,可能面临的困难有:研究停滞不前、问题无法解决的困境;项目节点紧迫、个人工作量过度饱和的疲惫;面临生活和情绪等各方面的压力等等。碰到困难,不要总想着自己扛着,可以适当寻找并获取帮助,比如向师兄弟、同学、导师、领导求助。要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有时,你反复琢磨、搜寻文献无果的问题,可能导师恰好通过长久的工作有相关经验;刚拆开一台仪器,面对详略不一的说明书,无从下手,但你隔壁的同学没准已经把它使用得炉火纯青;你追赶项目进度、日夜颠倒且三餐不定,弄得精神疲惫憔悴,很可能在导师或领导的安排下,马上就能协调来几个临时的得力助手,一同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经常性的沟通,建立与导师、同学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对高效开展工作,协同进步都有帮助。

不需要担心与人联系,寻求帮助是否会打扰到别人;也不要认为有问题无法解决会显得自己能力不足。这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也是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及时反馈比最后关头“爆雷”要好得多。过去,我主动寻求帮助均得到了及时且有效的回应,这说明这样的做法是可行的,我们正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解决问题并学着调动资源。反之,我们也要做一个时刻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团结就是力量。

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对博士生来说,想要完全没压力地毕业是不现实的,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提升高行动力,帮助我们进步。但我们的身体也像一个上发条的机器,发条上得太满,就可能会崩溃。博士生压力的来源很多,有时是课题组导师和平台的高质量要求;有时是优秀同龄人之间的相互比较;抑或是社会急切的氛围和纷繁的信息输入导致的。最好能认识清楚哪些是必要的压力,而哪些只是徒增烦恼和负担。

举个例子,博士期间,帮老师承担科研项目。课题临近验收,但试验结果不理想。我们课题组人手较少,通常是一两个人通宵达旦地干活,在荒郊野外调试设备,饿了就吃点加热速食对付一下,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睡一睡。试验进展依然不顺利,跟导师汇报之后,他来跟我们一起调试设备,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见我们状态很疲惫,他就说,“算了,收拾收拾吧,回去好好休息调整几天,先把问题解决,也不用太着急。”这可算是试验失败了,我一直是承担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做了这么大动作,协调了人力、场地、设备和各方面资源,最后却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感到很崩溃。见我面露难色,沮丧的样子,导师说:“一份工作而已,别想太多”,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开车走了。

我心头的不安疏解了不少,一直以来我都把自己肩上的责任看得太重了,后来仔细想想,失败是科研的常态,没了我工作也一样能够推进。不如释放压力,轻装上阵,任何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晚,抬头看到月色很好,连续奋战了十来天,一次得闲都没有。与这阴晴圆缺、周期变化的月相比,人生在世也不过一瞬尔罢了。

每个人精神和身体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对自己的期望也不同。尽可能地按自己的节奏来办事,在压力和松弛之间找到平衡。不必纠结于一时得失、成果好坏和进步的快慢;也不需要反复陷入到和某一两个人的比较里,这些都不是我们工作的真正意义。

内容总结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4787797/answer/2716144635

仅作分享,共同学习,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53250079/article/details/1275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