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与多进程的理解

近来在整理文档时发现了多线程和多进程的问题,就查阅和借鉴了相关资料。

   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活动。当你运行一个程序,你就启动了一个进程。显然,程序是死的(静态的),进程是活的(动态的)。进程可以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凡是用于完成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的进程就是系统进程,它们就是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操作系统本身;所有由你启动的进程都是用户进程。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单位。在Windows下,进程又被细化为线程,也就是一个进程下有多个能独立运行的更小的单位。

   在同一个时间里,同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如果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处于运行状态,这便是多任务。现代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能够同时管理多个进程的运行。多任务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比如你可以边听mp3边上网,与此同时甚至可以将下载的文档打印出来,而这些任务之间丝毫不会相互干扰。那么这里就涉及到并行的问题,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这对计算机也一样,原则上一个CPU只能分配给一个进程,以便运行这个进程。我们通常使用的计算机中只有一个CPU,也就是说只有一颗心,要让它一心多用,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就必须使用并发技术。实现并发技术相当复杂,最容易理解的是“时间片轮转进程调度算法”,它的思想简单介绍如下: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下,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轮流使用CPU,每个进程允许占用CPU的时间非常短(比如10毫秒),这样用户根本感觉不出来CPU是在轮流为多个进程服务,就好象所有的进程都在不间断地运行一样。但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时间内有且仅有一个进程占有CPU。如果一台计算机有多个CPU,情况就不同了,如果进程数小于CPU数,则不同的进程可以分配给不同的CPU来运行,这样,多个进程就是真正同时运行的,这便是并行。但如果进程数大于CPU数,则仍然需要使用并发技术。在Windows中,进行CPU分配是以线程为单位的,一个进程可能由多个线程组成,这时情况更加复杂,但简单地说,有如下关系: 

  • 总线程数<= CPU数量:并行运行(在同一时刻运行
  • 总线程数 >  CPU数量:并发运行(在同一时间间隔内运行

并行运行的效率显然高于并发运行,所以在多CPU的计算机中,多任务的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在多CPU计算机中只运行一个进程

(线程),就不能发挥多CPU的优势。这里涉及到多任务操作系统的问题,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基本原理是:操作系统将CPU

的时间片分配给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在操作系统指定的时间片内完成(注意,这里的多个线程是分属于不同进程的).操作系统不断的从一个线程的执行切换到另一个线程的执行,如此往复,宏观上看来,就好像是多个线程在一起执行.由于这多个线程分属于不同的进程,因此在我们看来,就好像是多个进程在同时执行,这样就实现了多任务。


----------------------------------------------------------

总结下来多线程和多进程主要有如下几种区别:

  a.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cpu调度,或者说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在Mac、Windows NT等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进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而不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在微内核系统中,真正调度运行的基本单位是线程。因此,实现并发功能的单位是线程。

 b.进程编程调试简单可靠性高,且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比如在linux下面启动一个新的进程,系统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创建销毁开销大而运行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它们之间共享大部分数据,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因此启动一个线程,切换一个线程远比进程操作要快,花费也要小得多,但是编程调试相对复杂。当然,线程是拥有自己的局部变量和堆栈(注意不是堆)的。

 c.线程之间的通信比较方便。统一进程下的线程共享数据(比如全局变量,静态变量),通过这些数据来通信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如何处理好这些访问的同步与互斥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的难点。而进程之间的通信只能通过进程通信的方式进行。

 d.由b,可以轻易地得到结论:多进程比多线程程序要健壮。一个线程死掉整个进程就死掉了,但是在保护模式下,一个进程死掉对另一个进程没有直接影响。

 e.线程的执行与进程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有自己的一个程序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独立执行,必须依附与程序之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的并发控制。

----------------------------------------------------------

以上总结一是方便自己学习,二是希望有助于有这方面疑惑的朋友查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nxin997483092/article/details/7878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