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析实验(一)通过建立缓冲区赋权后叠加以确定加油站选址

整体思路:
从数据预处理入手,将无投影坐标的数据定义投影,以建立缓冲区与叠置分析为实验方法,采用加权的思想;根据新加油站选址要远离已有加油站、河流与铁路的需求,创建不同尺度的缓冲区,并按距离越远权重越大的规则赋值,随后转换buffer图层的数据格式进行栅格运算,并将输出图层进行边界裁剪,即可得到最终的评价图层。

数据: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Y85QZlitVSK3Qtvy-cDTQ
提取码:x00h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arcmap后导入4个shp文件,查看属性表后发现文件没有坐标投影等信息,需要先进行坐标系与投影的定义;
2.选择“定义投影(Define Projection)”工具,右击选择批处理,分别导入4个文件,在地理坐标系中选择WGS-1984,点击确定完成定义,随后查看数据属性,其地理坐标系成为GCS_WGS_1984,说明坐标系定义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对带有坐标系的数据在“投影(Project)”工具中完成投影。根据广州所在经度,选取条带号为49N的北半球UTM投影,同样采用批处理完成对4个数据的投影。运行结束后查看属性,已经有了投影坐标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完成投影定义后,数据有了坐标等地理信息,于是可以进行缓冲区的建立;

5.在分析工具中找到“多环缓冲区(Multiple Ring Buffer)”,输入投影后的数据,将距离设置为[ 0.1 , 0.2 , 0.3 , 0.5 , 1 , 2 ]单位为km,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完成设置后点击确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完成缓冲区建立后,分别打开3个数据的属性表,添加“Grade”字段作为权重,根据距离由0.1 km到2 km分别设置1到5,即距离已有加油站、河流、铁路越远所占权重越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完成上述步骤后,我们希望将3个图层进行叠加运算,需要用到栅格计算器,因此要将buffer文件由shp格式转至栅格;

8.因buffer为面状数据,因此可以使用面转栅格或要素转栅格,这里选择“面转栅格(Polygon to Raster)”工具。输入3个数据,将值字段设置为“Grade”权重字段,其他保持默认值,点击确认完成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完成后栅格文件的值即为“Grade”字段对应的权重值,打开“栅格计算器(raster calculator)”工具,分别将3个栅格文件相加即可获得用于评价的图层,储存格式为栅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评价图层部分超出了边界,因此采用“裁剪(Clip)”工具将边界外的部分给裁剪掉。依次输入output与边界数据,勾选两个可选项,以输出严格按照边界边缘裁剪的评价图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裁剪后得出最终的评价图层(output2),仅保留值为14与15的像素,即可大致选出新加油站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被标注的部分。因缺少道路、人口密度等数据,距离加油站的精确选址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以上操作仅能满足大致选址区域的确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6983127/article/details/11466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