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从入门到成神(一)

首先来个话题引入。

javaee有三层结构:视图层(web层)、服务层(server层)、数据层(dao层)。

之前提到的我们的教材《SSH》中的三个框架对应以上三个层分别是:Struts、Spring、Hibernate.

那么什么是框架呢?

简单讲就是封装了(写好了)一部分代码的一个工具,用它可以方便完成任务。

下面谈我们的Hibernate框架以下简称H。(此处感谢于波老师不辞劳苦讲了三遍。)

  1. H框架应用于dao层,在dao 层实现crud(create\read\update\delate)操作,它的底层代码还是jdbc但是对其进行了封装,我们不必再写sql语句了。
  2. H是开源的,轻量级框架。
  3. 当前我所谈的H版本是Hibernate5.x。
  4. H的核心思想是orm思想——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对象关系映射,我的理解是:  就是让实体类与表一一对应:实体类与表名对应,实体类的属性与表的字段对应,然后我们不再操作表,只操作实体类就完活。这种对应关系通过配置文件来实现。

下面直接来干货。

第一步,创建项目并引包。这里可以创建java项目也可以创建Web项目,引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需要引入的包必须要包括Hibernate的lib文件夹里required中所有包。
  2. 需要引入my-sql的驱动包。

第二步,创建一个实体类:

  1. 类里必须有个如id 一个样的不可重复的属性用来作主键。

第三步,写配置文件来让表与实体类形成映射关系。

  1. 创建xml类型文件。
  2. 写一个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约束,H里用的都是这个类型的约束。约束中框起来的是 xml里的根标签,下面两行一行是dtd的名字,一行是引入路径。

  3. 下面是写根标签,根标签里先写实体类名与表名的映射,这个映射中再写主键id和其它属性。其中id标签中要包括一个<geneator class="native"></geneator>的标签,这个标签的作用是说明id的增长方式,native表示自动增长。
  4. 每个标签里都会有个name和column 属性,前者表示实体类中属性的名称,后者表示这个属性在表中对应的字段名,可以随便起名,为了方便我就用一样的了。

第四步,重头戏来啦,配置核心配置文件。(你不知道的是,人家H从来都只加载一个配置文件,也就是这个。)

  1. 在src文件夹下建一个名叫hibernate.cfg.xml的xml文件,这里位置和名称都不允许改动。
  2. 打开这个文件先放入dtd约束,注意我框起来的地方哦,与上面的不同,也就是根标签要改动了。

  3. 核心配置文件分三块,第一块是关于数据库的配置文件,第二块是关于hibernate的配置文件,第三块是将其它配置文件引入此核心配置文件的部分。具体如图注释,不再赘述。

第五步,写一个测试类运行一下。这里所有我觉得该注释的地方都写里面了,不用谢。还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运行不了,去查看你的包是不是少了一个。



结果图:


第一行是乱码?小问题!加一行代码搞定!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huyudexiaowu/article/details/8031316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