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项目的一点想法


最近半个月,做个的项目。开始做测试,机器跑着,整个项目前后做了半年,有些小想法,分享于诸位:

1.前期的设计工作应该做到面面俱到,否则在未来的开发中,大概率将会遇到一些问题:

一,性能不满足需求,然后为了提升性能,资源又成了瓶颈;

二,功能设计频繁变更;

三,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性问题,导致系统大了之后,bug无法及时收敛。然后就是不断的返工。

2.及时沟通。

与pcb的制作人员多沟通,减少外部走线对FPGA开发的负面影响;与软件测试人员沟通,一个对于FPGA需要加N个模块综合三四个小时才可以测试的单元,对于软件人员来说可能就十几行代码二十秒钟load进去就可以完成工作;一个算法人员的新思路,可能帮你在开发FPGA时节省一半的资源消耗。

3. 多思考,再动手。

出现bug一定不要慌,先找原因:

一.看物理模型这样的bug可能产生的原因;

二.看仿真,是否有没想到的特殊情况导致一些逻辑的实现偏离自己的设计;

三.看布线,是否是设计电路时组合逻辑使用不当、寄存器扇出问题等。

思考完之后,再去想办法验证问题,使用debug手段。

4.数字电路在时钟同步的设计原则下,其功能通过simulation就可以验证。

这也是为什么各种入门的FPGA书籍里面推荐大家使用时序逻辑,并且关注时钟同步性。因为这是为了保证仿真结果和最后实现结果的一致性。正因为有这样的一致性,才可以进行测试调试。

5.压力上移。

leader将任务分解下发是一种压力下移,而对于具体的执行者来说,在适当的时候也需要压力上移。

当发现出现的问题自己已经无法cover的时候,及时汇报,寻求资源、探讨方案甚至是修改既定计划,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不可以推卸责任,而是提前想好可行性方案之后,再寻求上级的支持。

6.关注外部接口以及器件本身。

FPGA工程师不能仅关注自己的芯片,当设计外部接口时,因为仿真困难,没有工具分析外部器件的情况,会导致在这方面的调试经常陷入困境。

这就需要工程师仔细阅读器件的datasheet,关注其瓶颈、性能、接口电气属性等,我们一般通过假定的 input-delay和output-delay来对接口部分进行约束。

有时甚至可以去官网寻找该器件的仿真module,然后加入到自己的仿真中,通过仿真来保证设计的可控。

7.对于一些大的工程,最后的编译报告可能会有大量信息,不但要关注error,因为error的存在,意味着时钟同步的大前提已经被破坏,这时,simulation取得的结果和FPGA是不等价的。另外还需要关注warning的情况,其中大部分的warning的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关键的是以下几个::unused ports, removal of redundant logic, latch inference,simulation mismatch等等。在报表中输入关键字查找即可。

8.测试应该充斥整个开发周期。

包括方案设计时,对整个框架选用接口带宽性能的测试;编写模块时,对小模块的自测(一般在仿真时完成),生成可执行文件后的demo测试,集成测试。

建议所有的模块由专门的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因为一些出现自己思维盲区的错误部分,有可能很容易被别人通过测试发现。

但是对于一些小公司可能只有一到两个FPGA开发人员,那么我建议由软件开发人员或者系统测试人员协助进行测试 。

原则起始很简单,就是尽量避免自己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版权所有权归卿萃科技 杭州FPGA事业部,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杭州卿萃科技ALIFPGA

原文地址:杭州卿萃科技FPGA极客空间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杭州卿萃科技FPGA极客空间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alifpga/p/916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