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王道笔记】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分类

1.1.1 概念 组成 功能 分类

概念

  •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 互联 - 互联互通
      • 通信链路 (有线&无线)
    • 自治 - 无主从关系
      • 相互独立,不能彼此控制

功能

  1. 数据通信 - 连通性 communication

    • Email
    • message broadcast
  2. 资源共享 resource sharing

    1. 硬件 - 打印机、传真机 computing resources, disks, printer
    2. 软件 application software
    3. 数据 - 百度文库
  3. 分布式处理 - 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部分 distributed processing

    • Hadoop平台
    • cloud computing
    • edge computing
  4. 提高可靠性

    • 替代机 - 迂回前进
  5. 负载均衡 - 各计算机之间更亲密

information sharing

easy accessibility from anywhere (files, databases)

Search capability (www)

remote computing

组成

组成部分

  1. 硬件
    • 主机 - 端系统
    • 链路 - 双绞线、光纤…
    • 通信设备 - 路由器、交换机…
    • end systems: Host, PC, Mainframe, Client, Workstation, Server
    • intermediate systems: Communications: Switch, Router
    • interface: 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 Modem
    • Medium: Twisted pair, Coaxial cable, Fiber, Wireless
  2. 软件
    • 安装在端系统
    • applications: HTTP, SMTP, FTP, Telnet
  3. 协议【核心】
    • protocol: CSMA/CD, TCP/IP, UDP, PPP, ATM

工作方式

  1. 边缘部分 - 主机(用户直接使用)
    1. C/S方式 - 客户端/客户服务器
    2. P2P方式 - P2P对等方式
  2. 核心部分 - 为边缘部分服务
    1. 网络
    2. 路由器

功能组成

  1. 通信子网 - 实现数据通信
  2. 资源子网 - 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主机内部)

Screen Shot 2021-11-23 at 8.55.43 PM

分类

分布范围 by scale

  • 广域网 WAN - wide area network
  • 城域网 MAN
  • 局域网 LAN - local area network
  • 个人区域网 PAN
  • Internet
    • a worldwide system of computer networks

使用者

classified by boundary

  • 公用网 extranet (public networks)
  • 专用网 (军队等)intranet (private networks)

交换技术

  •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拓扑结构 topology

  • 总线型 bus topology
    • as a linear bus
    • connected by single cable
  • 星型 star&tree topology
    • most commonly used in Ethernet LANs
  • 环型 ring topology
    • single ring
    • dual ring
  • 网状型(常用于广域网 因特网)

传输技术

  • 广播式网络 - 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 点对点网络 - 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

1.1.2 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标准化工作

分类

  • 法定标准

    • 权威机构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 事实标准

    • 某些公司的产品占据了主流 TCP/IP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 RFC上升为因特网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

  1. 因特网草案 – 还不是RFC文档(发邮件)
  2. 建议标准 – 开始成为RFC文档
  3. 草案标准 – IETF、IAB审核
    • IEI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4. 因特网标准

相关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 OSI参考模型、HDLC协议
  • 国际电信联盟 ITU
    • 制定通信规则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 学术机构、IEEE802系列标准、5G
  • Internet工程任务组 IETF
    • 因特网相关标准制定

1.1.3 速率相关的性能指标

速率

  • 数据率/数据传输率/比特率

Screen Shot 2021-11-23 at 9.30.58 PM

带宽 bandwidth

  • 原本指某个新号具有的频带宽度(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单位:Hz)
  • 现指 网络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
    • 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 单位:比特/秒 b/s
    • 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

Screen Shot 2021-11-23 at 9.38.04 PM

  • 链路带宽:发送端

吞吐量

  •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单位:b/s
  • 受网络的带宽/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 所有链路加和 – 实际量

Screen Shot 2021-11-23 at 9.42.39 PM

1.1.4 时延 时延带宽积 RTT 利用率

时延/延迟/迟延

  •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 单位:s
  1.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 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 -> 该分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
    • = 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 高速链路指发送速率提高
  2. 传播时延
    • = 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电磁波 – 比特
  3. 排队时延
    • 等待输出/入链路时间
  4. 处理时延
    • 检错
    • 找出口

时延带宽积

  • = 传播时延*带宽
  • 单位:bit
  • 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 此时此刻的数据容量

往返时延RTT

  •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接受接受方的确认
  •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 包括:
    • 往返传播时延 = 传播时延*2
    • 末端处理时间

利用率

  1. 信道利用率
    • 链路上
    • =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2. 网络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Screen Shot 2021-11-23 at 10.00.05 PM

1.2.1 分层结构 协议 接口 服务

分层的原因

  • 发送文件前要完成的工作
    • 发起的计算机需要将数据通信的通路激活
    • 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的主机
    • 发起的计算机要查明目的主机开机&与网络连接正常
    • 发起的计算机查明对方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做好准备
    • 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0.58.46 AM

上层要求服务,下层提供服务

分层结构

  1. 实体: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

    • 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2.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水平】

    1.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 数据形式+如何分割
    2.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 每段的意思
    3.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3. 接口(访问服务点SAP):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4. 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 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有用的部分)
  • 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向下传)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1.05.14 AM

概念

  1. 网络体系结构
    1. 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2. 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3. 抽象的(实现 - 指能运行的一些软件硬件)
  2. 分层结构
  3.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
  4. 第n层向第n+1层提供服务时,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功能,还包含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5. 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1.2.2 OSI参考模型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法定标准 先理论后实践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1.12.59 AM

来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1.17.34 AM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1.21.21 AM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1.23.10 AM

  • 数据链路层还加了尾部

模型结构

应用层

  •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典型服务:

  • 文件传输 FTP
  • 电子邮件 SMTP
  • 万维网 HTTP

表示层

  • 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语义)

功能:

  1. 数据格式变换(翻译官)
  2. 数据加密解密
  3. 数据压缩和恢复

会话层

  •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

  • 会话 建立同步 SYN

功能:

  1.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打开网页就是建立会话
  2. 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 适用于传输大文件

协议:ADSP、ASP

传输层

  •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

  • 传输单位:报文段/用户数据报

功能:

  1. 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 可靠传输:建立连接、确认机制
    • 不可靠传输:非常小的数据
  2. 差错控制
  3. 流量控制
  4. 复用分用
    •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
    • 分用: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可差留用)

协议:

  • TCP
    • HTTP(Web), FTP(file transfer), Telnet(remote login), SMTP(email)
  • UDP: no flow control, no congestion control
    • streaming media, teleconferencing, DNS, Internet telephony
    • QQ

网络层

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传输单位:数据报

功能:

  1. 路由选择 - 最佳路径
  2. 流量控制
  3. 差错控制
  4. 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

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传输单位:帧

功能:

  1. 成帧(定义帧的开始 & 结束)
  2. 差错控制
  3. 流量控制
  4. 访问/接入控制
    •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协议:

  • SDLC
  • HDLC
  • PPP
  • STP

物理层

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传输单位:比特

功能:

  1. 定义接口特性
  2. 定义传输模式 单工/半双工/双工
  3. 定义传输速率 百兆网……
  4. 比特同步
  5. 比特编码

协议:

  • Rj45
  • 802.3

1.2.3 TCP/IP参考模型 5层参考模型

先实践后理论 有协议栈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01.40 PM

OSI 与 TCP/IP 相同点

  1. 都分层
  2. 基于独立的协议栈概念
  3. 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06.30 PM

  • 传输层:为了实现可靠传输而存在的
    • 因此需要先建立连接
  • TCP/IP更看重互联问题,因此在网络层无连接

五层参考模型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11.13 PM

Screen Shot 2021-11-24 at 1.12.39 PM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qp12_27/article/details/12227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