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笔记(九) 中介者模式

该篇主要是中介者模式。

定义

用一个中介对象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示地相互作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他们之间的交互。

组成

Mediator 抽象中介者角色

抽象中介者角色定义统一的接口,用于各同事角色之间的通信。

Concrete Mediator 具体中介者角色

具体中介者角色通过协调各同事角色实现协作行为,因此它必须依赖于各个同事角色。

Colleague 同事角色

每一个同事角色都知道中介者角色,而且与其他的同事角色通信的时候,一定要通过中介者角色协作。其中有自发行为和依赖方法。

代码

1.抽象中介者

@Data
public abstract class Mediator {

    protected ConcreteColleague1 c1;
    protected ConcreteColleague2 c2;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1();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2();
}

注入同事类,而不是抽象类,是由于同事类里会有独立的方法,抽象类里未有。

2.实例中介者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extends Media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1() {
        super.c1.selfMethod1();
        super.c2.selfMethod1();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2() {
        super.c1.selfMethod1();
        super.c2.selfMethod1();
    }
}

3.同事类

1.抽象同事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

    protected Mediator mediator;
    public Colleague(Mediator mediator) {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
2.具体同事类

代码如下:

// ConcreteColleague1 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1 extends Colleague{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1(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public void selfMethod1() {
        // 自己的业务逻辑
    }
    public void depMethod1() {
        //自己不能处理的业务逻辑,委托给中介者处理
        super.mediator.doSomething1();
    }
}
// ConcreteColleague2 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2 extends Colleague{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2(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public void selfMethod1() {
        // 自己的业务逻辑  
    }
    public void depMethod1() {
        //自己不能处理的业务逻辑,委托给中介者处理
        super.mediator.doSomething2();
    }
}

同事类使用构造函数注入中介者,是因为同事类必须有中介者,而中介者用getter/setter 方法注入同事类,是因为中介者却可以只有部分同事类。

中介者模式优缺点

优点:
中介者模式减少类之间的依赖,把原有的一对多的依赖变成了一对一的依赖,同事类只依赖中介者,减少了依赖,当然同时也降低了类间的耦合。
缺点:
中介者会膨胀得很大,而且逻辑复杂,原本N个对象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转换为中介者和同事类的依赖关系,同事类越多,中介者的逻辑就越复杂。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ulei17816/article/details/806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