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优化实战》学习笔记 Day01

学习目标

系统优化的旅程上,对操作系统相关的优化是绕不开的,主动出击,将零星的知识体系化。今后遇到问题,能够加入自己的体系树中,即使专栏中没有提到,自己也能够想办法深入。

希望在这次课程后,我能够在操作系统调参,性能短板分析等问题上有足够的收获。

谨记老师说的,不积压不懂的地方。

之后也要学习《性能之巅》这一本老师推荐的书。

专栏示例代码:https://github.com/russelltao/geektime_distrib_perf

开篇词 | 万变不离其宗,性能优化也有章可循

原文摘抄

性能优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跟上业务的发展脚步。

性能就是最好的面试题,它从算法到架构,既能考察候选人的潜力,也能考察候选人的工程能力。

系统化的性能学习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这份脑图,你会发现,我是从 4 个方面来梳理的,这其实就是我们在提升一个新系统的性能时,可以入手的 4 个层次。

首先,你可以从提升单机进程的性能入手,包括高效地使用主机的 CPU、内存、磁盘等硬件,通过并发编程提升吞吐量,根据业务特性选择合适的算法。

其次,分布式系统是由各个组件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所以优化传输层网络可以让所有组件同时受益。具体优化时,你可以从降低请求的时延,提升总体吞吐量两个方向入手。

再次呢,你要对业务消息采用更高效的编码方式,这既包括协议头、包体的优化,也包括 TLS 安全层的性能提升。具体优化时,既要深入静态编码,也要从动态的增量编码上优化。同时,调整消息的交互方式也能提升性能。

最后,我们再从集群整体上进行架构层面的优化。基于 ACP、AKF、NWR 等分布式理论,我们的优化方向仍然是降低时延和提升吞吐量,但实现方式则要运用分而治之的思想,调度集群中的所有结点协作配合,完成性能优化目标。

心得体会

  1. 性能优化真的是一个很宽,又很深的一项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到达巅峰。

工作体验

  1. 工作中,对应用用到的常用组件都做了很多优化。但是着实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终端用户的延迟实在高,如何排查并协调网络部门来定位缩短耗时。对于kyligence这样一个商业化不开源的查询引擎,又如何分析其性能,定位系统能够调参的位置呢?

01 | CPU缓存:怎样写代码能够让CPU执行得更快?

原文摘抄

  1. 很多同学并不清楚 CPU 缓存的运行规则,不知道如何写代码才能够配合 CPU 缓存的工作方式,这样,便放弃了可以大幅提升核心计算代码执行速度的机会。

  2. CPU 缓存通常分为大小不等的三级缓存。CPU 缓存的材质 SRAM 比内存使用的 DRAM 贵许多。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询CPU缓存大小:

dark@dark:~$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0/size 
32K
dark@dark:~$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1/size 
32K
dark@dark:~$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2/size 
256K
dark@dark:~$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3/size 
12288K
dark@dark:~$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4/size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4/siz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一、二级缓存,但三级缓存却是一颗 CPU 上所有核心共享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缓存要比内存快很多。CPU 访问一次内存通常需要 100 个时钟周期以上,而访问一级缓存只需要 4~5 个时钟周期,二级缓存大约 12 个时钟周期,三级缓存大约 30 个时钟周期(对于 2GHZ 主频的 CPU 来说,一个时钟周期是 0.5 纳秒。因此,我们的代码优化目标是提升 CPU 缓存的命中率。

  1. 在查看 CPU 缓存时会发现有 2 个一级缓存(比如 Linux 上就是上图中的 index0 和 index1),这是因为,CPU 会区别对待指令与数据。比如,“1+1=2”这个运算,“+”就是指令,会放在一级指令缓存中,而“1”这个输入数字,则放在一级数据缓存中。虽然在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代码指令与数据是放在一起的,但执行时却是分开进入指令缓存与数据缓存的,因此我们要分开来看二者的缓存命中率

  2. 不同代码性能

// array[j][i]和 array[i][j]访问数组元素,哪一种性能更快?
       for(i = 0; i < N; i+=1) {
    
    
           for(j = 0; j < N; j+=1) {
    
    
               array[i][j] = 0;
           }
       }

二维数组 array 所占用的内存是连续的,缓存已经把紧随其后的 3 个元素也载入了,CPU 通过快速的缓存来读取后续 3 个元素就可以。

到这里我们还有 2 个问题没有搞明白:为什么两者的执行时间有约 7、8 倍的差距呢?载入 array[0][0]元素时,缓存一次性会载入多少元素呢?

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与 CPU Cache Line 相关:

dark@dark:~$ cat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ache/index1/coherency_line_size 
64

由于 64 位操作系统的地址占用 8 个字节(32 位操作系统是 4 个字节),因此,每批 Cache Line 最多也就能载入不到 8 个二维数组元素,所以性能差距大约接近 8 倍。

因此,遇到这种遍历访问数组的情况时,按照内存布局顺序访问将会带来很大的性能提升。

关于 CPU Cache Line 的应用其实非常广泛,如果你用过 Nginx,会发现它是用哈希表来存放域名、HTTP 头部等数据的,这样访问速度非常快,而哈希表里桶的大小如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它默认就等于 CPU Cache Line 的值。由于所存放的字符串长度不能大于桶的大小,所以当需要存放更长的字符串时,就需要修改桶大小,但 Nginx 官网上明确建议它应该是 CPU Cache Line 的整数倍。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要求呢?就是因为按照 cpu cache line(比如 64 字节)来访问内存时,不会出现多核 CPU 下的伪共享问题,可以尽量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

作者回复: 这里的原理其实与思考题是一致的,因为当所有bucket连续时,某个50字节的bucket一定会横跨2个cpu cache line,比如第2个bucket在内存上占用50-100字节,这样当CPU1访问第1个bucket时,会把第2个bucket的数据也载入,这样CPU2访问第2个bucket时,若第1个bucket发生变化,就会导致CPU2必须重新读入bucket。类似的,某个70个字节的bucket一定会占用到3个cpu cache line。 70: cpu访问时,第一次加载64个字节,包括第一个bucket和第二个bucket部分数据,第二次加载第二个bucket部分数据和第三个bucket,这样两次加载了3个bucket,当并发访问时,三个cpu访问三个bucket,如果有一个cache line数据发生变化,其他都2个cpu需要重新加载,导致缓存失效。

在用 Linux 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一个名叫 Perf 的工具直观地验证缓存命中的情况。执行 perf stat 可以统计出进程运行时的系统信息。

这是因为循环中有大量的 if 条件分支,而 CPU含有分支预测器。可以提前把这些指令放在缓存中,CPU 执行时就会很快。

**操作系统提供了将进程或者线程绑定到某一颗 CPU 上运行的能力。**如 Linux 上提供了 sched_setaffinity 方法实现这一功能,其他操作系统也有类似功能的 API 可用。当多线程同时执行密集计算,且 CPU 缓存命中率很高时,如果将每个线程分别绑定在不同的 CPU 核心上,性能便会获得非常可观的提升。

小结:

CPU 缓存分为数据缓存与指令缓存,对于数据缓存,我们应在循环体中尽量操作同一块内存上的数据,由于缓存是根据 CPU Cache Line 批量操作数据的,所以顺序地操作连续内存数据时也有性能提升。对于指令缓存,有规律的条件分支能够让 CPU 的分支预测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执行效率。对于多核系统,如果进程的缓存命中率非常高,则可以考虑绑定 CPU 来提升缓存命中率。

心得体会

  1. 这专栏十分深入,讲的也透彻。CPU的性能系统,和其实现的原理关系很重要。

工作体验

  1. 工作中有用到perf,但是并不是很懂,跟着这儿的代码去学习,一定收益匪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17816876003/article/details/12871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