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

1、介绍

1.1 定义

工厂方法模式,又称工厂模式、多态工厂模式和虚拟构造器模式,通过定义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对象。

                                                                                                                                                                                               1.2 主要作用

 工厂方法模式去掉了简单工厂模式中工厂方法的静态属性,使得它可以被子类继承。将类的实例化(具体产品的创建)延时到工厂类的子类(具体工厂)中完成,即由子类来决定应该实例化哪一个类。

1.3  解决的问题

 符合开闭原则,克服了简单工厂模式中的缺点

2、模式组成

组成(角色) 关系 作用
抽象产品(product) 具体产品的父类 描述具体产品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concrete  product) 抽象产品的子类;工厂类创建的目标类 描述生产的具体产品
抽象工厂(creator) 具体工厂的父类 描述具体工厂的公共接口
具体工厂类 抽象工厂的子类;被外界调用 描述具体工厂;实现factoryMethod工厂方法创建产品的实例

3、实例讲解

 背景 : 小成有一间塑料加工厂;随着客户需求变化,客户需要生产B类产品。改变原有塑料加工厂的配置和变化困难,假设下一次客户需要再变化,改变将增大成本。


结果:

  生产出了B产品

4、优点

  • 符合开闭原则
  •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  每个具体工厂类只负责创建对应的产品
  • 不适用静态工厂方法

总结:工厂模式可以说是简单工厂模式的进一步抽象和拓展,在保留了简单工厂的封装优点的同时,让扩展变得简单,让继承变得可行,增加了多态性的体现。

5、缺点

  • 添加新产品时,除了增加新产品类外,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类的个数将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 对于工厂方法的类,如果要更换一个产品,仍然需要修改实例化的具体工厂类
  • 一个工厂只能创建一个产品

6、应用场景

  • 当客户程序不需要知道要使用对象的创建过程
  • 客户程序使用的对象存在变动的可能,或者根本不知道使用哪个具体的对象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unny1660/article/details/7956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