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E--part1


参考博客仅做学习记录,侵删

分布变换

VAE和GAN都是生成式模型,它们俩的目标基本一致:希望构建一个从隐变量Z,来生成目标数据X的模型,但实现上有所不同。

更准确地讲,它们是假设Z服从了某些常见的分布(比如:正态分布或均匀分布),然后希望训练一个模型X=g(Z), g为生成器generator, 这个模型可以将原来的概率分布映射到训练集的概率分布,即,它们的目的都是进行分布之间的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生成模型的难题就是判断生成分布与真实分布的相似度,因为我们只知道两者的采样结果,不知道它们的分布表达式。

那现在假设 Z 服从标准的正态分布,那我们就可以从中采样得到若干个 Z 1 , Z 2 , Z 3 , ⋯   , Z n Z_{1}, Z_{2}, Z_{3},\cdots, Z_{n} Z1,Z2,Z3,,Zn, 然后输入到生成器中,得到 X ^ 1 = g ( Z 1 ) , X ^ 2 = g ( Z 2 ) , ⋯ X ^ n = g ( Z n ) \hat{X}_{1}=g(Z_{1}), \hat{X}_{2}=g(Z_{2}), \cdots\hat{X}_{n}=g(Z_{n}) X^1=g(Z1),X^2=g(Z2),X^n=g(Zn), 我们怎么判断这个通过 g g g 构造出来的数据集,它的分布跟我们目标的数据集分布是不是一样的呢?

思考:
Q1:KL散度用来衡量两个分布之间的相似度,用KL散度可以吗?
答:不行,因为 KL 散度是根据两个概率分布的表达式来算它们的相似度的,然而目前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的表达式。

我们只有一批从构造的分布采样而来的数据{ X ^ 1 , X ^ 2 , X ^ 3 , ⋯   , X ^ n \hat{X}_{1}, \hat{X}_{2}, \hat{X}_{3},\cdots, \hat{X}_{n} X^1,X^2,X^3,,X^n}, 还有一批从真实的分布采样而来的数据{ X 1 , X 2 , X 3 , ⋯   , X n X_{1}, X_{2}, X_{3},\cdots, X_{n} X1,X2,X3,,Xn}, 即训练集,我们只有样本本身,没有分布表达式,当然也就没有办法算 KL 散度

虽然遇到困难,但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的。GAN 的思路很直接粗犷:既然没有合适的度量,那我干脆把这个度量也用神经网络训练出来吧。

VAE慢谈

首先我们有一批数据样本{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cdots, X_{n} X1,X2,,Xn},其整体用 X 来描述,我们本想根据{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cdots, X_{n} X1,X2,,Xn}得到 X 的分布 p(X), 如果能得到的话,那我直接根据 p(X) 来采样,这样就可以得到所有的 X 了(包括{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cdots, X_{n} X1,X2,,Xn}之外的 X i X_{i} Xi), 这是一个终极理想的生成模型了。

当然,这个理想很难实现,于是我们将分布改一改:
p ( X ) = ∑ Z p ( X ∣ Z ) p ( Z ) ① p(X)=\sum_{Z}p(X|Z)p(Z)\quad\quad① p(X)=Zp(XZ)p(Z)

这里我们就不区分求和还是求积分了,意思对了就行。此时 p(X|Z) 就描述了一个由 Z 来生成 X的模型,而我们假设 Z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也就是 p ( Z ) = N ( 0 , I ) p(Z)=N(0,I) p(Z)=N(0,I)如果这个理想能实现,那么我们就可以先从标准正态分布中采样一个 Z,然后根据 Z 来算一个 X,也是一个很棒的生成模型。

接下来就是结合自编码器来实现重构,保证有效信息没有丢失,再加上一系列的推导,最后把模型实现。框架的示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的疑惑所在:

对于上图的话,我们其实完全不清楚:究竟经过重新采样出来的 Z k Z_{k} Zk,是不是还对应着原来的 X k X_k Xk,所以我们如果直接最小化 D ( X ^ k , X k ) 2 D(\hat{X}_k, X_k)^2 D(X^k,Xk)2(这里 D 代表某种距离函数)是很不科学的,而事实上你看代码也会发现根本不是这样实现的。

VAE 初现

其实,在整个 VAE 模型中,我们并没有去使用 p(Z)(先验分布)是正态分布的假设,我们用的是假设 p(Z|X)(后验分布)是正态分布。

具体来说,给定一个真实样本 X k X_k Xk,我们假设存在一个专属于 X k X_k Xk 的分布 p ( Z ∣ X k ) p(Z|X_k) p(ZXk)(学名叫后验分布),并进一步假设分布 p ( Z ∣ X k ) p(Z|X_k) p(ZXk) 是(独立的、多元的)正态分布。

为什么要强调“专属”呢?因为我们后面要训练一个生成器 X=g(Z),希望能够把从分布 p ( Z ∣ X k ) p(Z|X_k) p(ZXk) 采样出来的一个 Z k Z_k Zk 还原为 X k X_k Xk

如果假设 p(Z) 是正态分布,然后从 p(Z) 中采样一个 Z,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个 Z 对应于哪个真实的 X 呢?现在 p ( Z ∣ X k ) p(Z|X_k) p(ZXk) 专属于 X k X_k Xk,我们有理由说从这个分布采样出来的 Z 应该要还原到 X k X_k Xk 中去。

事实上,在论文 Auto-Encoding Variational Bayes 的应用部分,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In this case, we can let the variational approximate posterior be a multivariate Gaussian with a diagonal covariance structure:
log ⁡ q ϕ ( z ∣ x i ) = log ⁡ N ( z ; μ i , σ i 2 I ) ② \log q_{\phi}(z|x_{i})=\log N(z;\mu_{i}, \sigma^{2}_{i}I)\quad② logqϕ(zxi)=logN(z;μi,σi2I)
论文中的上式是实现整个模型的关键,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教程在介绍 VAE 时都没有把它凸显出来。尽管论文也提到 p(Z) 是标准正态分布,然而那其实并不是本质重要的。

再次强调,这时候每一个 X k X_k Xk 都配上了一个专属的正态分布,才方便后面的生成器做还原。但这样有多少个 X 就有多少个正态分布了。我们知道正态分布有两组参数:均值 μ \mu μ 和方差 σ 2 \sigma^{2} σ2(如果X为向量的话,则 μ \mu μ σ 2 \sigma^{2} σ2都是向量)。

那怎么找出专属于 X k X_k Xk 的正态分布 p ( Z ∣ X k ) p(Z|X_k) p(ZXk) 的均值和方差呢?好像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思路。

好吧,就用神经网络来拟合出来。这就是神经网络时代的哲学:难算的我们都用神经网络来拟合,在 WGAN 那里我们已经体验过一次了,现在再次体验到了。

于是我们构建了两个神经网络 μ k = f 1 ( X k ) , log ⁡ σ 2 = f 2 ( X k ) \mu_{k}=f_{1}(X_{k}), \log \sigma^{2}= f_{2}(X_{k}) μk=f1(Xk),logσ2=f2(Xk)来求 μ \mu μ σ \sigma σ。我们选择拟合 log ⁡ σ 2 \log \sigma^{2} logσ2, 而不是直接拟合 σ 2 \sigma^{2} σ2, 是因为 σ 2 \sigma^{2} σ2 总是非负的,需要加激活函数处理,而拟合 log ⁡ σ 2 \log \sigma^{2} logσ2 不需要加激活函数,因为它可正可负。

具体这个是咋用神经网络去求 μ , σ \mu,\sigma μ,σ呢?可以参看下图
或者可以去看这篇博客:用VAE生成图像会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这里,我能知道专属于 X k X_k Xk 的均值和方差了,也就知道它的正态分布长什么样了,然后从这个专属分布中采样一个 Z k Z_k Zk 出来,然后经过一个生成器得到 X ^ k = g ( Z k ) X̂_k=g(Z_k) X^k=g(Zk)
其实就是:
Z k = μ + ϵ ∗ σ , ϵ ∼ N ( 0 , 1 ) ③ Z_{k} = \mu + \epsilon*\sigma,\quad\quad\epsilon\sim N(0,1)\quad\quad③ Zk=μ+ϵσ,ϵN(0,1)
也可以写成: Z k = μ + ϵ ∗ e 1 2 . log ⁡ σ 2 , ϵ ∼ N ( 0 , 1 ) ④ Z_{k} = \mu + \epsilon*e^{\frac{1}{2}.\log \sigma^2},\quad\quad\epsilon\sim N(0,1)\quad④ Zk=μ+ϵe21.logσ2,ϵN(0,1),这俩式子本质都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地最小化 D ( X ^ k , X k ) 2 D(X̂_k,X_k)^2 D(X^k,Xk)2,因为 Z k Z_k Zk 是从专属 X k X_k Xk 的分布中采样出来的,这个生成器应该要把开始的 X k X_k Xk 还原回来。于是可以画出 VAE 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事实上,VAE 是为每个样本构造专属的正态分布,然后采样来重构。

分布标准化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根据上图的训练过程,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

首先,我们希望重构 X,也就是最小化 D ( X ^ k , X k ) 2 D(X̂_k,X_k)^2 D(X^k,Xk)2,但是这个重构过程受到噪声的影响,因为 Z k Z_k Zk 是通过重新采样过的,即上面式子③ Z k = μ + ϵ ∗ σ , ϵ ∼ N ( 0 , 1 ) Z_{k} = \mu + \epsilon*\sigma,\quad\epsilon\sim N(0,1) Zk=μ+ϵσ,ϵN(0,1),不是直接由 encoder 算出来的,直接由encoder算出来的是 μ , σ \mu, \sigma μ,σ(或者 log ⁡ σ 2 \mathrm{\log \sigma^2} logσ2)。

显然噪声会增加重构的难度,不过好在这个噪声强度(也就是方差 σ \sigma σ)通过一个神经网络算出来的,所以最终模型为了重构得更好,肯定会想尽办法让方差为0。即让这个Z 更接近 X。

但是由 Z k = μ + ϵ ∗ σ , ϵ ∼ N ( 0 , 1 ) Z_{k} = \mu + \epsilon*\sigma,\quad\epsilon\sim N(0,1) Zk=μ+ϵσ,ϵN(0,1)可知,当 σ = 0 \sigma=0 σ=0时,也就没有随机性了,即固定有 Z = μ Z=\mu Z=μ,所以不管怎样采样其实都只是得到确定的结果(也就是均值 μ \mu μ),只拟合一个当然比拟合多个要容易,而均值是通过另外一个神经网络算出来的。

说白了,模型会慢慢退化为普通的AE(autoEncoder),噪声不再起作用。

但是自编码器AE不能随意产生合理的潜在变量,从而导致它无法产生新的内容。因为潜在变量Z都是编码器从原始图片中产生的。这样不就白费力气了吗?说好的生成模型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别急别急,其实 VAE 还让所有的 p(Z|X) 都向标准正态分布看齐,这样就防止了噪声为零,同时保证了模型具有生成能力。即不能都是 Z = μ Z=\mu Z=μ,

那为什么这样就可以保证“生成能力”了呢? 如果所有的 p(Z|X) 都很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N(0,I),那么根据定义:
p ( Z ) = ∑ X p ( Z ∣ X ) p ( X ) = ∑ X N ( 0 , I ) p ( X ) = N ( 0 , I ) ∑ X p ( X ) = N ( 0 , I ) ⑤ p(Z)=\sum_{X}p(Z|X)p(X)=\sum_{X}N(0,I)p(X)=N(0,I)\sum_{X}p(X)=N(0,I)\quad⑤ p(Z)=Xp(ZX)p(X)=XN(0,I)p(X)=N(0,I)Xp(X)=N(0,I)

这样我们就能达到我们的先验假设:p(Z) 是标准正态分布。然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地从 N(0,I) 中采样来生成图像了。

为什么符合先验假设p(Z)是标准正态分布,就可以放心从N(0,I)中采样生成图像了呢?
答:个人理解是:如下图中的{ Z 1 , Z 2 ⋯   , Z 6 Z_1,Z_2\cdots,Z_6 Z1,Z2,Z6}都是从N(0,I)中采样得到的,然后通过生成器可以得到{ X 1 ^ , X 2 ^ , ⋯ X 6 ^ \hat{X_1},\hat{X_2},\cdots\hat{X_6} X1^,X2^,X6^}(假设已经经过训练好了),那就是说训练后我们认为训练的还不错,即 X i ^ ≈ X i \hat{X_i}\approx X_i Xi^Xi,即生成样本和真实样本很像,即符合真实样本的分布。这个时候拿训练好的模型,然后从标准正态分布N(0,I)中随机采样Z,然后inference得到生成的样本也就可以认为是符合真实样本的分布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使模型具有生成能力,VAE要求每个p(Z|X)都向正态分布看齐。

那怎么让所有的 p(Z|X) 都向 N(0,I) 看齐呢?如果没有外部知识的话,其实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在重构误差的基础上中加入额外的 loss:

L μ = ∥ f 1 ( X k ) ∥ 2 ⑥ \mathcal{L}_{\mu}=\left\|f_{1}\left(X_{k}\right)\right\|^{2} \quad ⑥ Lμ=f1(Xk)2
L σ 2 = ∥ f 2 ( X k ) ∥ 2 ⑦ \mathcal{L}_{\sigma^{2}}=\left\|f_{2}\left(X_{k}\right)\right\|^{2}\quad⑦ Lσ2=f2(Xk)2

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均值 μ k \mu_k μk和方差的对数 log ⁡ σ 2 \log \sigma^2 logσ2, 达到N(0,I)就是希望 L μ \mathcal{L}_{\mu} Lμ L σ 2 \mathcal{L}_{\sigma^{2}} Lσ2尽量接近于0。不过,这又会面临着这两个损失的比例要怎么选取的问题,选取得不好,生成的图像会比较模糊。

说明:
1.希望 L μ \mathcal{L_{\mu}} Lμ尽量接近于0
首先要知道 f 1 ( X k ) f_{1}(X_{k}) f1(Xk)就是指:用神经网络求出来的 μ \mu μ,那自然是希望 μ \mu μ越接近0了。
2.为啥希望 L σ 2 \mathcal{L}_{\sigma^{2}} Lσ2也尽量接近于0呢?
f 1 ( X k ) f_{1}(X_{k}) f1(Xk)就是指:用神经网络求出来的 log ⁡ σ 2 \log \sigma^2 logσ2
因为是希望 σ ≈ 1 \sigma\approx1 σ1, 那就是 log ⁡ σ 2 ≈ 0 \log \sigma^2\approx0 logσ20

所以,原论文直接算了一般(各分量独立的)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 KL 散度 K L ( N ( μ , σ 2 ) ‖ N ( 0 , I ) ) KL(N(μ,σ^2)‖N(0,I)) KL(N(μ,σ2)N(0,I)) 作为这个额外的 loss,计算结果为:

L μ , σ 2 = 1 2 ∑ i = 1 d ( μ ( i ) 2 + σ ( i ) 2 − log ⁡ σ i 2 − 1 ) ⑧ \mathcal{L}_{\mu,\sigma^2}=\frac{1}{2}\sum_{i=1}^{d}(\mu_{(i)}^{2}+\sigma_{(i)}^{2}-\log \sigma_{i}^{2}-1)\quad⑧ Lμ,σ2=21i=1d(μ(i)2+σ(i)2logσi21)

这里的 d 是隐变量 Z 的维度,而 μ ( i ) μ_{(i)} μ(i) σ ( i ) 2 σ_{(i)}^{2} σ(i)2 分别代表一般正态分布的均值向量和方差向量的第 i 个分量。直接用这个式子做补充 loss,就不用考虑均值损失和方差损失的相对比例问题了。

显然,这个loss也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解:
L μ , σ 2 = L μ + L σ 2 ⑨ \mathcal{L}_{\mu, \sigma^2}=\mathcal{L_{\mu}+L_{\sigma^2}}\quad⑨ Lμ,σ2=Lμ+Lσ2
L μ = 1 2 ∑ i = 1 d μ ( i ) 2 = 1 2 ∥ f 1 ( X ) ∥ 2 ⑩ \mathcal{L_{\mu}}=\frac{1}{2}\sum_{i=1}^{d}\mu_{(i)}^{2}=\frac{1}{2}\left\|f_{1}\left(X\right)\right\|^{2}\quad⑩ Lμ=21i=1dμ(i)2=21f1(X)2
L σ 2 = 1 2 ∑ i = 1 d ( σ ( i ) 2 − log ⁡ σ ( i ) 2 − 1 ) \mathcal{L_{\sigma^{2}}}=\frac{1}{2}\sum_{i=1}^{d}(\sigma_{(i)}^2-\log \sigma_{(i)}^2 - 1) Lσ2=21i=1d(σ(i)2logσ(i)21)

说明:
式⑧的由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可以见高斯分布的KL散度了解详细推导过程

重参数技巧

Reparameterization Tri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要从 p ( Z ∣ X k ) p(Z|X_k) p(ZXk) 中采样一个 Z k Z_k Zk 出来,尽管我们知道了 p ( Z ∣ X k ) p(Z|X_k) p(ZXk) 是正态分布,但是均值方差都是靠模型算出来的,我们要靠这个过程反过来优化均值方差的模型,但是“采样”这个操作是不可导的,而采样的结果是可导的,于是我们利用了一个事实:

N ( μ , σ 2 ) N(\mu, \sigma^2) N(μ,σ2)中采样一个Z, 相当于从 N ( 0 , I ) N(0,I) N(0,I)中采样一个 ϵ \epsilon ϵ, 然后让 Z = μ + ϵ ∗ σ Z=\mu + \epsilon * \sigma Z=μ+ϵσ

所以,我们将从 N ( μ , σ 2 ) N(μ,σ^2) N(μ,σ2)
采样变成了从 N ( 0 , I ) N(0 ,I) N(0,I)
中采样,然后通过参数变换得到从 N ( μ , σ 2 ) N(μ,σ^2) N(μ,σ2) 中采样的结果。这样一来,“采样”这个操作就不用参与梯度下降了,改为采样的结果参与,使得整个模型可训练了。
具体可以参看这篇博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AE的本质是什么?

VAE 的本质是什么?VAE 虽然也称是 AE(AutoEncoder)的一种,但它的做法(或者说它对网络的诠释)是别具一格的。

在 VAE 中,它的 Encoder 有两个,一个用来计算均值,一个用来计算方差,这已经让人意外了:Encoder 不是用来 Encode 的,是用来算均值和方差的,这真是大新闻了,还有均值和方差不都是统计量吗,怎么是用神经网络来算的?

VAE 从让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变分和贝叶斯理论出发,最后落地到一个具体的模型中,虽然走了比较长的一段路,但最终的模型其实是很接地气的。

它本质上就是在我们常规的自编码器的基础上,对 encoder 的结果(在VAE中对应着计算均值的网络)加上了“高斯噪声”,使得结果 decoder 能够对噪声有鲁棒性;而那个额外的 KL loss(目的是让均值为 0,方差为 1),事实上就是相当于对 encoder 的一个正则项,希望 encoder 出来的东西均有零均值。

那另外一个 encoder(对应着计算方差 σ \sigma σ的网络)的作用呢?它是用来动态调节噪声的强度的。

直觉上来想,当 decoder 还没有训练好时(重构误差远大于 KL loss),就会适当降低噪声(KL loss 增加),使得拟合起来容易一些(重构误差开始下降)。

反之,如果 decoder 训练得还不错时(重构误差小于 KL loss),这时候噪声就会增加(KL loss 减少),使得拟合更加困难了(重构误差又开始增加),这时候 decoder 就要想办法提高它的生成能力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AE的本质结构

说白了,重构的过程是希望没噪声的,而 KL loss 则希望有高斯噪声的,两者是对立的。所以,VAE 跟 GAN 一样,内部其实是包含了一个对抗的过程,只不过它们两者是混合起来,共同进化的。

说明:
重构:即训练的过程中,从 X a X_{a} Xa到Z再到 X b X_{b} Xb,自然是希望Z能稳定下来为一个定值,这样恢复出来的 X b X_{b} Xb就更具有确定性,更能接近真实样本 X a X_{a} Xa

KL loss: 因为我们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模型有生成能力,即从噪声出发,通过模型来生成符合真是样本分布的新样本。如果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让Z稳定下来为一个定值,那我们在inference的时候就不能从噪声出发了。
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拿训练好的模型,然后从标准正态分布N(0,I)中随机采样Z,然后inference得到生成的样本也就可以认为是符合真实样本的分布了,所以我们并不能真的让Z为一个定值固定下来。这样用含有噪声的Z去生成 X i ^ \hat{X_{i}} Xi^, 然后来衡量生成数据 X i ^ 的分布 \hat{X_{i}}的分布 Xi^的分布与原始数据 X i X_{i} Xi的分布之间的相似度,自然是越相似越好。

可以结合前面这个问题:**为什么符合先验假设p(Z)是标准正态分布,就可以放心从N(0,I)中采样生成图像了呢?**来进行思考。

正态分布?

对于 p(Z|X) 的分布,读者可能会有疑惑:是不是必须选择正态分布?可以选择均匀分布吗?

首先,这个本身是一个实验问题,两种分布都试一下就知道了。但是从直觉上来讲,正态分布要比均匀分布更加合理,因为正态分布有两组独立的参数:均值和方差,而均匀分布只有一组。

前面我们说,在 VAE 中,重构跟噪声是相互对抗的,重构误差跟噪声强度是两个相互对抗的指标,而在改变噪声强度时原则上需要有保持均值不变的能力,不然我们很难确定重构误差增大了,究竟是均值变化了(encoder的锅)还是方差变大了(噪声的锅)。

而均匀分布不能做到保持均值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差,所以正态分布应该更加合理。

变分在哪里

还有一个有意思(但不大重要)的问题是:VAE 叫做“变分自编码器”,它跟变分法有什么联系?在VAE 的论文和相关解读中,好像也没看到变分法的存在?

其实如果读者已经承认了 KL 散度的话,那 VAE 好像真的跟变分没多大关系了,因为 KL 散度的定义是:
K L ( p ( x ) ∣ ∣ q ( x ) ) = ∫ p ( x ) ln ⁡ p ( x ) q ( x ) d x KL(p(x)||q(x))=\int p(x)\ln \frac{p(x)}{q(x)}dx KL(p(x)∣∣q(x))=p(x)lnq(x)p(x)dx

如果是离散概率分布就要写成求和,我们要证明:已概率分布 p(x)(或固定q(x))的情况下,对于任意的概率分布 q(x)(或 p(x)),都有 KL(p(x)‖q(x))≥0,而且只有当p(x)=q(x)时才等于零。
KL散度的非负性证明

因为 KL(p(x)‖q(x))实际上是一个泛函,要对泛函求极值就要用到变分法,当然,这里的变分法只是普通微积分的平行推广,还没涉及到真正复杂的变分法。而 VAE 的变分下界,是直接基于 KL 散度就得到的。所以直接承认了 KL 散度的话,就没有变分的什么事了。

一句话,VAE 的名字中“变分”,是因为它的推导过程用到了 KL 散度及其性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845922/article/details/129325063
V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