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简史:从物物交换到数字货币

金钱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金钱。

费利克斯·马丁(FelixMartin)名为《金钱:未授权的传记》(Money:An Unauthorized Biography)书中论证到,把金钱看作是一个“东西”–或者是商品,或者是贵金属(金属货币主义者——“metallist”)–就错过了这一发明所释放的强大文明力量。费利克斯·马丁把金钱叫做“社会技术”,并指出,“货币本身不是金钱。金钱是以货币为表象的信用账户和结算构成的体系。”它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价值体系,允许建立起超越部落、国家、种族、意识形态的组织形式

1. 物物交换阶段

人类社会早期阶段,人们用自然物品进行交换,如粮食、布料和金属等,每个商品都被视为一种价值,可用来换取其他商品。这种交换方式非常简单和直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假设你在某个山上种植苹果,每天都在果园里辛苦工作,鞋子都穿破了。于是,你前往市集找鞋匠,告诉他想用苹果跟他换双鞋。 但鞋匠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收多少苹果。每天他都会有几十个客人找上门,有人带的是几麻袋的苹果,有人带的是小麦、 山羊或布匹,而且质量高下不一,甚至有些人说自己能换的是帮他向国王说情或是帮他治治背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且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并且有了专业化分工,出现了鞋匠、木匠、铁匠、医生等职业。这时不管是鞋匠还是种苹果的,每天都得搞清楚几十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市场上有100种不同的商品,就需要4950条。

2. 一般等价物阶段

为了解决物物交换的问题,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其价值的物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产生了货币的概念,进入了货币商品交换阶段。货币的出现不是什么科技上的突破,而是思想上的革新。不论任何物品,只要是人类愿意使用、能够系统地代表其他物品的价值,以作为物品或服务交换之用,就符合了货币的概念

(1)麦元

货币的类型很多,包括贝壳、牛角、兽皮、盐、谷物、珠子、布料等。最开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大多具有实际的价值,如史上最早的金钱制度是苏美尔人的“麦元”制度。麦元制度的出现时间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与文字出现的时间地点正好相同。所谓的麦元其实就是大麦,将固定量的大麦谷粒作为通用单位,用来衡量和交换其他各种货物和服务。当时最普遍的单位是“席拉”(sila),约等于一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钱真正的突破是人类开始相信某些货币形式,它们本身没什么固有价值,其价值完全只是因为人类赋予而来,如黄金、白银等物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一方面由于体积小、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产量有限、便于携带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发展中人类对金银本身价值的共识不断强化,金银逐渐成为了物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也就是所谓的“商品钱”。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作为货币,在人类历史中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曾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主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储藏、支付手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国家铸币

最初的贵金属货币被制成条块形状,通常以重量为单位,每次交易之前,交易方都需要鉴定一下金块的成色,按照交易额的大小对金块进行分割。但是,鉴定、称重、分割都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工序,而且人工操作很容易造成金块的质地不均、分割损耗等问题,影响商品的交易。而且随着商品的交易范围扩大,跨区域甚至跨国家的交易出现,贵金属货币的重量和成色就要求更权威的证明。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国家开始管理和铸造贵金属货币,统一了货币的形状、花纹、文字和重量等,刻有识别印记。印记一是指出硬币里含有多少贵金属,二是能证明发行者的身份,进而确保硬币成分。国家管理和铸造下的货币是以国家信誉为背书的,更加标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信用货币阶段

(1)纸币的产生

随着经济发展,商品交易数量和金额增加,对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时期经济非常繁荣,贸易的往来需要大量的货币,为纸币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我国的造纸术、印刷术领先世界,为纸币的印刷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最重要的是高度的集权统治,为纸币的价值提供了信用背书。可以说,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必然形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纸币是凭国家信用强制发行的,所以它称作信用货币。如果没有强大的信用背书,纸币只是一堆不值钱的纸质印刷品。信用货币的核心就是信任,货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也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正是国家法律的保护使得民众对纸币有了信心,而民众对纸币价值的信任正是出于对国家实力的信心,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一张纸币不具有任何使用价值,但这张纸代表着一份书面合同协议。比如一美元,包含着来自美国政府的承诺,它可以用于支付任何商品和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信用成为金钱

现代的货币管理与交换体系可追溯到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15世纪初,伽琳达·美第奇(Giovanni di Bicci de’ Medici)创建了美第奇银行(Medici Bank),使得贸易与商业迅速繁荣。从本质上说,银行家作为中介,设计出了把储蓄者的过剩资本打包并放给借款人,以赚取一定费用的机制。通过将社会上的种种债权债务带入一个银行的核心总账,创造了强大的新的集中式信用系统。陌生人之间,以前没有办法信任对方到做生意的地步,现在可以了。通过货币及银行系统,人类社会被高效的组织起来,扩大和共享了社会债务和支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后,其子科西莫·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继承银行并逐渐扩大经营范围,把美第奇银行建立为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之一,并通过建立分支机构将业务扩展至其他欧洲国家。美第奇银行不仅提供储蓄服务和贷款业务,还通过包装、汇票和保险等金融工具来创造了更好的货币系统,并逐步推动欧洲的金融业向现代化和成熟化发展。由于在此之前,金钱只能代表一些“实际存在于当下”的物品,限制了经济的增长。直到人们基于对未来的信任,发展出“信用(credit)”这种金钱概念,代表着目前还不存在、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货品,形成了一套新的系统,让我们能够预支未来、打造现在。而这背后有一项基本假设,就是未来的资源肯定远远超过目前的资源,信用就是“今天的蛋糕”和“明天的蛋糕”之间的价差。让银行以及整个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任,。由于银行信贷有效的成为了金钱,更是推动了经济指数级发展和资本的爆炸式增值。

4. 电子货币阶段

在凯恩斯的《货币论》中指出:“记账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明确的表示了**货币的一种形态是“记账货币”**这个事实。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用货币逐渐电子化,记账货币逐步具象化。以银行卡、移动支付(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以其在交易中的高效率、低成本和便捷性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支配性地位。全球90%以上的货币都以电子的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大部分的商业交易、信贷、债务只是计算机中的电子数据的变化,完全没有任何实体金钱的交换。货币的电子形态是实体法币在网络中的映射,发行主体依旧是国家政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数字货币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中央集权的信用体系核心位置的银行变得越来越强大,陌生人不通过他们就不能做业务,经济贸易变得完全依赖于银行家的中介服务,这就带来了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会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商品,也就是信任产生动摇。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应运而生,各国央行也在加速研发中心化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分为以国内央行发行为主体的法定数字货币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新型的、无法追踪、非政府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两大类。其中,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多国正在试点中;而加密(加密是相对非加密而言,加密代表着非中心化的特性)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已实现了与现实货币的自由互换,甚至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任是任何货币系统的核心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是“去信用的”,其基础是客观的数学定律,而不是政府、银行、企业等任何可信的第三方。加密数字货币的创建是。加密数字货币运行、发行不依赖于中央银行、政府、企业等机构组织的支持或信用担保,而是基于密码算法的信任机制,依靠网络协议等来实现,理论上确保了任何个人、机构、政府等都不可能操控数字货币总量或制造人为通货膨胀。此外,数字货币还具有明确的个人掌控权以及隐私匿名性。

数字货币的真正意义在于将人们从集权的信用体系中解放,并将信用赋予了我们——人民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pr15/article/details/13069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