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读书无用论,要知道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精神世界的贫瘠和荒凉

孔乙已是鲁迅笔下人物,穷困流倒还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迁腐、麻木。最近,大家自我调佩是“当代孔乙己”,学历成为思想负担,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

一、社会对于学历和职业之间的关系认知是怎样的?

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

不管你的“长衫”是否已经脱下,现在社会需要的不是“一纸文凭”,学历只能证明你从学校顺利毕业了,并不能代表你就一定能够适合现在社会的需要!

按照我们多数人一般层次上的想法,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读书貌似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有效也是最容易的一个途径。会觉得一个人寒窗苦读,投入那么大的时间和精力,换来一纸文凭,步入社会,拿着跟工地普通农民工一样的工资,甚至于都没有人家那些人的工资高,这种情况,必然会让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心生不平衡和不理解。

职业其实本身没有高低贵贱,时至今日,我也不觉得一个大学生毕业去送外卖有什么丢人的。

即使做同样一件事,我个人觉得读过书的人和没读过书的人还是有差别的。另外,学历真的不代表一个人就有过人的能力,学历只是保证了这个人的最低素质水平而已。况且,现在的高校,一方面基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也都是同质化的,类似一个加工厂一样,输出的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但是社会是很复杂的一个结构,很多情况是需要灵活应对的,这就有点儿类似很多人都是读死书,并没有做到把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落地应用。

二、学历究竟给我带来了哪些优势?

学历依然是我们的入场券

至于说学历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优势?且不说别的优势,时至今日,学历依然是我们找工作的第一道门槛。当然这个要看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了?对于我们互联网行业,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招聘平台发布的用人需求,很多大厂都是明确写着 985,211 优先考虑,甚至于某些企业直接写着非 985、211 请勿投递简历。

所以学历依然是很重要的,就好比你有了 BAT 大厂的从业背景一样,你有了一个好的背书,那你就多了一种选择。读书的意义,或许就是如此吧,能赋予你更多选择的权利。 

三、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学历有没有给自身带来局限性?

所谓的局限性从来影响的都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这方面当然也有,就比如程序员所谓 35 的坎,这道坎就像是一个魔咒一样,时时萦绕在我的耳边。 它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焦虑,与其焦虑自己未来怎么样,倒不如提前规划想想自己当下可以做出哪些准备工作。

可能大家对于学历的判定就是非黑即白,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真正有局限性的也是针对那些扁平化,边缘化的人,当你是普通本科毕业的话,那么这个学历真算不上是一个所谓的学历。

以我个人经历来说,我并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的,我也不是大厂社畜。但是我很清楚的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定位。甚至于说,有一天,我可能在互联网这行干不下去了,那我也会脱下我的长衫去从事那些所谓跟我身份不一致的工作。我也不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有任何限制,只要能赚到钱,做什么工作,没有太大区别。

接受自己的平凡,生而平凡。

四、造成“孔乙己长衫”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孔乙己文学”的爆火,表面上看是年轻人碍于面子,脱不下身上的“长衫”,其实根源是社会面的失衡,此时我们需要高度警惕“读书无用论”的死灰复燃!

当下很多年轻人都在重新审视读书的意义,而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开始认为“读书无用”。

为什么“读书无用论”会在一个快速发展,且急需人才的国度又一次上演呢?

答案就是:“社会面的失衡和不公平。”

年轻人脱不下身上的“长衫”,是因为社会在大量贩卖“长衫”的时候,灌输了太多长衫代表着“体面”的思想,甚至给“短衣帮”打上了不入流的社会底层的标签。

社会在贩卖“长衫”的过程中,大学就是制造“长衫”的工厂,它的扩招导致了“孔乙己们”的泛滥。而且大学是一个标准化的生产车间,结果就是穿同样衣服,高度“同质化”的孔乙己被批量生产出来。

中国是一个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大国,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产业工人,而不是理论人才,但是大学恰恰生产出来的“孔乙己们”是纯理论型,这种社会间“供求”的失衡,就会让一些人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认识。

另外,科技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各行各业的工作“门槛”,一些早早就经历社会捶打的人借助网络发展,成为网络主播轻松赚得盆满钵满,而且网络上过度宣传“赚钱”的轻松,动辄一夜成百上千万的收入。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是“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网络主播扭腰摆臀、谈话聊天就轻松月入百万,这种现象必然会让拥有高学历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年轻人心里感到诸多不平衡。

一个家庭、一个年轻人拼尽全力才买下的“长衫”,怎么可能说脱就能脱掉,这从心理层面也是无法短时间完全接受啊!

五、最后谈一谈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吧?

这个问题只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答案:有用,而且越是底层的人越有用!

读书从古到今都是社会底层人跨越阶层,追求理想生活最有效的捷径,是底层人积累人脉、获得资源和信息、融入圈子的“敲门砖”和“通行证”。

俗话说:“努力了有可能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同样道理,对于一个社会底层人,一个“无钱、无势、无背景”的三无人员,你读书获得一纸文凭,就有可能跨进另一个阶层的大门;不读书没有一纸文凭,你只能“望门兴叹”,感慨这门好气派,或者给大门站岗。

当你脑子里再一次开始重新思考读书意义的时候,当你心里出现一丝丝质疑“读书意义”的时候,其实你内心深处已经开始极力劝说自己否定读书了。当你对一件事持否定态度的时候,你就不会为此付出百分百努力,最后失败的结局也就不可避免了。

读书给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当你长期扎根在知识的土壤中,滋养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头脑,成长的也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而是心灵的蜕变。

读过书的人和没有读过书的人,就算做着同一份工作,也会做出不同的结果,“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能传承下来,是因为它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读书就是让我们学会用思维去丈量世界的广度,用认知去测量社会的深度。

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阶层就已经确定了你的生活圈子,这种相对固定的“生活圈子”,使得你可以接触到的有学识、有能力、高认知的人是极其有限的,注定卑微的我们如何逆天改命呢?从哪里获取有益地指导和建议呢?

答案是:读书。这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负担得起的方式。

当你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审视一切,多维度看待问题的时候,你的世界将只有平坦大道;当你学会从前人的经历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认知的时候,你的人生将变得更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6754290/article/details/13035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