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ftools软件包详解,查看缓冲区内容

我们可以使用linux-ftools查看Linux 的cached里面有哪些内容(工具: https://code.google.com/p/linux-ftools/):

安装缓存工具

#!/bin/bash

tar xf linux-ftools.tar.gz -C ./

cd linux-ftools/ &&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装完成后,在/usr/local/bin 下生成3个文件 linux-fadvise 、linux-fallocate 、linux-fincore

常用命令:

linux-fincore  --help 

查看缓存内容:

fincore --pages=false --summarize --only-cached *

读缓存、写缓存

Page cache主要用来作为文件系统上的文件数据的缓存来用,尤其是针对当进程对文件有read/write操作的时候。如果你仔细想想的话,作为可以映射文件到内存的系统调用:mmap是不是很自然的也应该用到page cache?在当前的系统实现里,page cache也被作为其它文件类型的缓存设备来用,所以事实上page cache也负责了大部分的块设备文件的缓存工作。

什么是buffer cache

Buffer cache则主要是设计用来在系统对块设备进行读写的时候,对块进行数据缓存的系统来使用。这意味着某些对块的操作会使用buffer cache进行缓存,比如我们在格式化文件系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两个缓存系统是一起配合使用的,比如当我们对一个文件进行写操作的时候,page cache的内容会被改变,而buffer cache则可以用来将page标记为不同的缓冲区,并记录是哪一个缓冲区被修改了。这样,内核在后续执行脏数据的回写(writeback)时,就不用将整个page写回,而只需要写回修改的部分即可。

如何回收cache?

Linux内核会在内存将要耗尽的时候,触发内存回收的工作,以便释放出内存给急需内存的进程使用。一般情况下,这个操作中主要的内存释放都来自于对buffer/cache的释放。尤其是被使用更多的cache空间。既然它主要用来做缓存,只是在内存够用的时候加快进程对文件的读写速度,那么在内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当然有必要清空释放cache,作为free空间分给相关进程使用。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buffer/cache空间可以被释放,这个理解是正确的。

但是这种清缓存的工作也并不是没有成本。理解cache是干什么的就可以明白清缓存必须保证cache中的数据跟对应文件中的数据一致,才能对cache进行释放所以伴随着cache清除的行为的,一般都是系统IO飙高。因为内核要对比cache中的数据和对应硬盘文件上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写回,之后才能回收。

在系统中除了内存将被耗尽的时候可以清缓存以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下面这个文件来人工触发缓存清除的操作: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清理缓存的命令(root权限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0 是不释放缓存
echo 1 是释放页缓存
ehco 2 是释放dentries和inodes缓存
echo 3 是释放 1 和 2 中说道的的所有缓存
说明:
1>. /proc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作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roc/sys/vm/drop_caches来释放内存。
0 – 不释放
1 – 释放页缓存
2 – 释放dentries和inodes
3 – 释放所有缓存
数字1是用来清空最近放问过的文件页面缓存
数字2是用来清空文件节点缓存和目录项缓存
数字3是用来清空1和2所有内容的缓存。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hugyin/article/details/12745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