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笔记

总结关键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1章 记忆究竟是什么  1

1-1 能力只能用考试检测吗  2

1-2 神经元“创造”出的脑  4

脑科学中对“记忆”的描述如下: 记忆是将神经回路的动力学(dynamics)现象转化为一定规则,在突触重叠的空间中,根据读取的外部时空信息,形成一种内部信息表达的过程。

简单来说,记忆的“真相”就是“新神经回路的形成”

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神经纤维”分别与其他一万个神经元相连,这种由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就是“神经回路”。

1-3 记住与忘记  6

无论是从长期记忆里调取信息,还是向长期记忆里保存信息,都需要一个临时储存信息的场所,这就是短期记忆。通常来说,要想让记忆长期保存在人脑中,都要先通过短期记忆这一关

短期记忆有一个小缺点,它的容量比较小,不能同时保存太多的信息,而且保存下来的信息也会很快被忘记(所以才叫“短期记忆”)。

1-4 认识海马体  10

保存长期记忆的部位叫作“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

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存储空间,脑会根据信息的价值,将其分成“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脑如同法官一般,会对信息下达“价值判决”。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具体判定信息是否必要的“关卡检查员”又是谁呢?它就是人脑中的海马体。

只有被“关卡检查员”海马体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顺利通过“关卡”,获得成为长期记忆的资格。

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一两个英语单词记不住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不予通过。进而不会授予单词信息从短期记忆复制到长期记忆的许可证。实际上,那些大家在学校里必须记住的知识,基本上都不会被海马体判定为“对生存不可或缺的信息”。

1-5 加油吧,海马体!   17

海马体以“是否有利于生存”为尺度,对所获信息进行判断、取舍。

要想让尚未演化完全的海马体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划分为必要信息,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欺骗”海马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我们要尽可能地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诚意,**持续不断地将信息传送过去。**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一种“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进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

对于考试这种无论如何都要记住所学知识否则就会落榜的情况,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通过反复复习以骗过我们的大脑。这是最重要的法则。

第2章 “欺骗”大脑的方法  25

2-1 无论是谁都会忘记   2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请大家背诵以下几组由3个字母组成的音节。
(YUM)(KOS)(KES)(TOH)(SOB)
(BEX)( TAR)( KUW)(MIY)(JAS)

2-2 好方法?坏方法?   30

最容易导致原有的记忆提前消失的活动,就是添加新的记忆,也就是指将知识一股脑地硬塞进大脑中。比如大家在上一小节的实验中记住了10组音节,那么请在1小时后再次背诵以下10组新音节。
( TAQ)( MIK)( KOX)(GIY)( YAT)
( QOY )( MIZ)( JOQ)( DIH)(XU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新的记忆后,旧的记忆消失得更快了,与此同时,新记住的10组音节的记忆也会受到妨碍。只要在4小时后试着回想下就可以知道,能记起来的音节连5组都不到。

像这种新记忆和旧记忆互相影响的现象就叫作“记忆的干扰”

存在于人脑中的一个个记忆片段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相反,它们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有时它们互相抑制,有时它们又互相合作以得到巩固。

因此,错误的记忆方法,比如毫无准备地将大量知识塞入脑中,就会导致记忆消失,或者使记忆变得混乱、模糊不清,进而造成失误。

不仅是考试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在一天内向脑输入大量新知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毫无压力地记住自己所能记住的内容,才是符合记忆性质的学习方法。

学习了多少知识的确很重要,但它并不会决定最终的成绩一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即“学习的质量”

2-3 反复记忆的效果  3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家可以试一试,在确定自己完全想不起任何音节后,再次记忆同样的10组音节并进行测试,你会发现和第1次测试相比,这次能记住的音节更多了。也就是说,通过第2次记忆,这些音节变得不容易被忘记了。如果用平均成绩来说明的话,大概就是4小时后仍然能记得6 ~ 7组的水平。

可是,为什么反复记忆能提高人的记忆力呢?第1次背诵的音。明明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它们应该已经从脑中完全消失了才对,结果第2次测试的成绩居然比第1次的还要好,这真是不可思议。

实际上,这些音节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仍然存在于脑中,只是我们想不起来罢了。其实都完整地保存在无意识的世界里,只不过它们属于潜在的痕迹,

当我们反复记忆时,这些潜在痕迹就会悄无声息地帮助我们记住知识,从而提高考试成绩。所以说,反复记忆会让我们看起来像是记忆力提高了。从这里也能看出,反复地学习(也就是复习)有多重要了吧?复习可以降低我们忘记知识的速度

2-4 蛮干终究是徒劳  41

潜在记忆的保存时间只有1个目左右,如果不在1个月以内复习学到的知识,潜在记忆就无法发挥作用了。所以,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复习都有效果,大家最迟也要在1个月以内就开始复习

海马体是对进入人脑中的信息进行审查的工厂,信息的种类不同,能停留在这家工厂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大概只有1 个月左右。海马体会在1个月内分类整用这些信息。判断哪些是应该进入大脑皮质的必要信息。

那些间隔了1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去复习的知识对于海马体来说和新学习的知识并没有什么不同。相反、如果在1个月以内多次复习相同的知识,海马体就会产生错觉,做出判断:“短短1个月内竟然看到了这么多次!这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吧。”

在首次复习中输送进海马体的信息越多,成功“欺骗”海马体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说,在复习时也要像初次学习那样用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动笔写、出声读,尽可能地调动自己的感官。这样一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传达的信息都会对刺激海马体起到积极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合海马体的性质,我建议大家按照如下计划展开复习

  •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以上计划将复习分为4次,每次复习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整个计划在约两个月内完成。通过这样的复习方法,海马体会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并允许它们进入大脑皮质。

复习计划安排得再满,它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是会让复习的人劳心劳力罢了。

第二个注意点一复习的内容。复习同样的内容才有效果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音节记忆实验中,如果第2次背诵的10组音节和第1次背诵的音节完全不同,

那么记忆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所记内容一且改变,复习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因此造成记忆的干扰,导致成绩下降

而只有内容相同时,复习才会产生提高记忆力的效果。请大家务必牢记这最重要的一点。

2-5 人脑更重视输出  47

站在海马体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得出这种判断:“这个信息竞然会被如此频繁地调用,看来必须要记住它才行。”

所以,相对于填鸭式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效率更高。

用我们身边的事来举例的话,那就是在复习时与其反复专研教科书或者参考书,不如多做几遍习题集,勤加练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3章 海马体和LTP  51

3-1 掌握记忆关键的LTP  52

将细小的电极轻轻插入海马体,尝试对海马体进行反复刺激。大家知道结果如何吗?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竟然增强了。不仅如此,在制激结束后,连接也仍然保持者增强的状态。也就是说,神经元被长期地激活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现象名为长时程增强作用( long term potentiation)。英语缩略词LTP来指代这个现象,

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LTP 是神经元反复受到刺激后才产生的现象,如果只刺激海马体一次是绝对不会产生LTP的。

反复刺激海马体的神经元,即“复习”是十分必要的。海马体神经元的这种性质。使得复习成了我们无法这脱的命运

3-2 童心是提高成绩的“营养素”  57

想减少为产生LTP而重复刺激海马体神经元的次数,第一个秘诀就是只有在某种特殊的脑电波出现时才刺激海马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a波和β波,而是一种叫作"θ波”的脑电波,它的频率比a波和β波都要低。也许大家第次听说这种脑电波,但是对于记忆来说,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种脑电波了。

θ波是“好奇心”的象征。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种事物、或者第一次踏入某个地方时,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θ波。换句话说,当人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而打开好奇心之门,处于紧张、兴奋或者期待的状态时,θ波就会出现;相反,当对千篇一律的事物感到厌烦、丧失兴趣的时候,θ波就会消失。

有趣的是,当θ波出现时,即使刺激的次数很少,海马体中也能产生LTP, 如果制激得当,那么重复刺激的次数甚至可能减少80%- 90%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即使复习的次数很少也能记住,如果我们觉得学习很无聊,那么最后就会在无形中增加很多次复习的次数,这样反而是浪费时间

我们要像孩子一样,无论在何时都应该保持一颗易受感动的心。包含好奇心和憧憬心的“童心,正是促使θ波出现的重要因素。

3-3 所谓回忆  62

减少刺激海马体次数的第一个秘诀是θ波。此外,还有一种能十分有效地引发LTP的方法,那就是**激活人脑中名为“杏仁核”**的神经元聚集组织。

杏仁核紧邻海马体,虽然只有人类小指的指甲那么大,却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产生喜悦、悲伤、焦虑等情绪。如果说海马体是记忆的工厂,那么杏仁核就是情绪的工厂。激活杏仁核也容易引发神经元的LPT。换言之人在情绪高涨时会更容易记忆

与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人类不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经常会面临生命危险。除了要经历许多可能会丧命的恐怖威胁,还要时刻担忧能否找到充足的食物来源。为了高效地躲避危险,动物必须要将遇到天敌时的恐惧感,以及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觅食地点都深深地记忆在脑中。

能不能把这些信息非常迅速地,即以很少的复习次数牢牢记住对于动物而言是生死收关的重大问题。为此,“以情绪为辅助来促进记忆"的策略就应运而生了。因此,脑才慢慢具备了这样一种机制:和杏仁核被激活后产生的情绪密切相关的经历,可以被记得很牢。

3-4 感动式学习法  68

比如说,“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个知识点,我们来试试不死记硬背,而是带有感情地记忆吧。请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经历过种种作战后仍然失败了的拿破仑,还要被流放到荒岛上,这是多么悲惨的境地啊。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遭受了这样的不幸,心中又会是何等的万念俱灰。像这样有感情地代入历史情节之中,大脑自然就会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大家可能觉得,对着教科书上的内容一一伤感流泪简直就是他傻瓜样的行为,但是人脑自身的机制又的确决定了它会牢牢记件那些带有情绪的信息。这种感动式学习方法不仅符合生物学原理,而且可以减轻记忆带给人脑的负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在记忆过程中,我们能近一步对拿破仑这个人物产生兴趣,从而使脑产生θ波,那就更加完美了。

说起来,大家身边应该也有那种平时怎么背也记不住,一到考试前,却能一下子记住大量知识的人吧?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对考试的焦虑情绪以及随之产生的危机感激话了杏仁核,使记忆力等到了把发型的提升。当然,这种“特效”并非对每个人都能起效,大家最好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也能做到哦。

临近考试才往脑中硬塞知识是有很多缺点的。即使勉强塞进去了。那些知识也很快就会消失。这种行为还会带来其他的不利影响

大家在学习时,不要总是千篇一律,而要保持适当的紧张感,同时灵活应用能让神经元产生LTP的两个秘诀θ波(兴趣)和杏仁核(情绪)。这样一来, 我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了。

3-5 狮子记忆法  73

相关研究发现,肚子饿的时候记忆力会较强,当然过于饥饿的状态也不行。我们最好让脑处于能感到适度危机的状态,比如早、中、晚饭前的时间就很合适。

那就是当肚子饿的时候我们的胃会分泌一种名为食欲刺激激素( ghrelin )的饥饿激素。这种饥饿激素能随血液循环进入海马体,促使海马体神经元产生LTP

另外,狮子在狩猎时经常会来回走动或跑动。来回走动时海马体会自动产生θ波,这样一来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可以说,“走动”是提高记忆力的开关。一边走动一边背东西会比较容易记住内容

就算自己没有亲自走动,比如乘坐交通工具移动时θ波也会出现。也就是说,即使你只是在公交或地铁里随着车的行进而晃动也没关系,只要脑能感知到正在移动的状态,就会产生θ波

除了饥饿状态和走动之外,根据狮子记忆法,我们还可以推测出房间的温度也会对记忆力产生影响。动物在感到寒冷时会产生危机感,因为它们本能地知道,到了冬天就难以捕捉到猎物了。

所以在温度略低的房间里学习可以提高效率,夏天在空调冷气较强的房间、冬天在暖气不太充足的房间里学习比较好

综上所述,通过狮子记忆法,我们可以推测出饥饿、走动和降低室温这3种能提高记忆力的技巧

第4章 不可思议的睡眠  79

4-1 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80

如果我们在某天学习了新的知识,那么当天最好能有充足的睡眠。 相反如果一夜没睡、那么刚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从脑中消失。

在我们睡着时,脑会以各种形式整合信息,然后检查信息的一致性并“整理”过去的记忆。海马体就是在此时对信息进行审查,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必要。因此,如果不睡觉,就相当于不给海马体整理并选择信息的机会。结果也可想而知,那些因为海马体来不及整理而杂乱无章的信息最终会被全部抛弃

通过减少宝贵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好成绩,这种想法从长远来看毫无意义。

4-2 梦能培养学习实力  85

“做梦”还发挥着其他重要的作用。不知大家是否有过以下这些奇妙的经历学过的内容布过了一段时间后,理解得更为深刘了: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知识突然在某一天恍然大悟就理解了,

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叫作“记忆恢复”,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在我们睡着的时候,大脑中的信息得到了很好的分类整理。也就是说, 做梦时我们的记忆能得到巩固,就像葡萄酒一样,在沉睡中逐渐熟成了。

但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在我们学到某些知识以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让记忆恢复,从而充分发挥作用。相对于刚刚记住的知识,人脑更容易利用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几天前学习的知识。

4-3 睡眠和记忆  88

顺便一提,不仅夜晚的睡眠具有巩固记忆的效果,午睡也同样有效。如果时间允许,大家可以试着在结束上午的学习后睡一个午觉,半小时左右即可。

睡眠发挥作用的重点并不在于“睡着”,而是在于要“停止向脑输入信息,给脑整理信息的时间”。实际上,即便人处于清醒状态也不要紧,只要安静地待着,海马体就会开始整理信息

仅仅是在安静的房间里闭上眼睛放空自己,就能达到和睡觉一样的效果。

很多失眠的人都苦于无法入睡而变得焦虑不安,往往会起身去看电视或者读书,以此打发时间。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因为信息一旦进入人脑,这段清醒的时间就达不到和睡眠时间相同的效果了。

请大家就算睡不着也不要看电视或看书,把房间内的灯光和音乐都关掉,就这样躺在被窝里等待天亮吧。不要在意自己睡不睡得着,只要让脑安静地工作就好了。

4-4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9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习惯集中学习的人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觉得自己“悟性高",每次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能取得和每天都认真学习的人一样的分数。在这里希望大家明白的是,虽然看起来使用两种学习方法取得的成绩相同,但如果从培养长远的学习实力的角度来看,还是坚持每天勤勉学习的分散学习法更有利。

4-5 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期  97

第二种能有效利用睡眠效果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的时间段有关。在这里同样要请大家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最佳的记忆时间到底是在早上还是在晚上呢?

在晚上记忆要比在早上记忆的效果好。这里所说的“晚上”并不等同于“熬夜”,即“夜间学习”并不是指“在深夜里学习",而是指“在睡觉前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人脑而言,睡觉前的一到两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时间

4-6 能有效利用全天时间的学习方案  99

为大家简单说明此方案中关于时间安排的要点,

  • 1.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
  • 2.睡觉前也是学习的黄金期。
  • 3.早饭或晚饭后处于饱腹状态时,不学习也不要紧。可以读课外书、看电视,或者玩游都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4.午后如果实在困得坚持不住,不妨睡个午觉,不要有什么顾虑
  • 5.如果早就决定要睡午觉,那么应该在午睡前的这段时间内抓紧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睡觉前非常适合学习那些需要记忆的科目,比如地理、历史生物,或者背诵英语单词:上午可以说是人在一天之中最清醒的时间,用来学习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科目比较好,比如数学、语文、物理和化学等;

我们每天到底睡多长时间才比较合适呢?其实,在睡眠时间方面个体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虽然人类的平均睡眠时间是6~ 7.5 小时,但是有人睡3小时就足够了,有人则必须睡上10小时才行。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和遗传有关,不是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

第5章 模糊的大脑  103

5-1 记忆的本质  104

5-2 面对失败,毫不气馁的积极态度最重要  107

5-3 人脑和计算机的差异  113

5-4 客观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  119

5-5 记忆原本就是模糊的  128

5-6 用“反省”代替“后悔”吧  133

5-7 带着长期计划去学习  137

当我们想要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整体概貌。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忽略细节,首先把握全局,之后再一点点地记忆细节

比如在学习历史时,开始就想把握某个特定时代的细节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学习,不可能马上就理解这些细节。

一上来就去学习细节,那么学到的只能是很浅显的知识。脱离整体的片面信息是无用的,而无用的信息在不久后就会从头脑中消失。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首先要从大局出发,掌握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历史整体概息,把握历史变迁的络,然后再逐渐深入地研究各个历史时期,而细枝末节的部分可以留到后面去学习。

5-8 先扩大擅长科目的优势  142

擅长棒球的人能很快学会垒球,英语好的人学法语会很轻松。一旦掌握了对某一领城知识的理解方法,就能帮助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

从这种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脑在记忆时不仅会记忆事物本身,同时还会记住对该事物的“理解方法”,然后再利用这种理解方法,去发现潜藏在不同事物之间的“规则”和“共同点”,这样就能更快、更深刻地理解其他事物了。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学习迁移”。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水平越高,迁移的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说,记忆的东西越多,脑就越灵光。

反过来说,大家只要擅长学习某个科目,那么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比较容易得到提高,从长远来看,**与其在每门科目上都花费相同的时间,以期成绩得到均等的提高,不如集中精力学习其中一门科目,并将其研究透彻,**这样的学习方法才是上策。

首先,不管具体是哪一科,总之要有一门擅长的科目。在有了一门不输给任何人的擅长科目之后再去挑战其他科目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有效的。

第6章 天才的记忆机制  149

6-1 改变记忆的方法  150

与自己过去的经验相关的记忆称为“经验记忆”;与此相对,那些缺少契机就难以回想起来的知识或信息类的记忆,我们称之为“知识记忆”。

知识记忆是无法被轻易想起来的,唤醒它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当条件不充分时,想不起来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遗憾的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考试而必须要掌据的知识基本都属于知识记忆比如汉字的读法、历史年号、英语单词、将军的名字,等等。如果条件不充分,知识记忆就无法被及时回想起来,

大家应该已经明白要怎样学习才能应对考试了吧?没错,重点就是要把考试内容作为经验记忆而不是知识记忆。我们不仅可以很轻易地想起经验记忆,而且在记忆时也很轻松。大家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就能记住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呢?经验记忆更好的一点是,它不容易被我们忘记。

6-2 联想很重要  156

即使是单纯的知识记忆,只要能与我们的个人信息或者周围环境相互关联起来,其性质也会变得类似于经验记忆。

这种把想要记忆的内容与其他内容关联在一起的方法叫作“联想记忆法”通过联想将事物逐一关联, 使知识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一我们称之为“精致化”。“精致化”这个词稍微有点不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道路使多幢单独的房子联结成小区,再让多个独立的小区联结为城市。因此,这也可以说是“知识的城镇化规划”。请大家注意,这里的重点在于精致化能关联起各种事物,并且能让我们更加容易地回想起这些事物来。

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的区别就在于此,这也类似于穷乡僻壤和大城市间的差异,偏远地区交通不发达即使有路也不好走,所以很难到达目的地。这也正是知识记忆不容易被人想起来的原因之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验记忆是由很多记忆组合而成的(细致稠密的道路网)。即便是像“今天早上吃了煎蛋”这样简单的经验记忆,也是由“煎蛋的味道、气味、颜色,吃煎蛋时餐桌的摆设、坐在椅子上的感觉,一家人围着餐 桌吃饭时谈话的内容”等众多难以逐一解析的元素交织而成的,“信息大城市”的关联程度更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很容易想起经验记忆也是理所当然的。

哪怕只是为了记住一件事,也应该把这件事和其他事尽可能多地关联起来。关联得越多,我们就越容易想起它来。

大家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应该结合用法或例句去背,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记住词源,这样形成的记忆才更容易被我们调用。我们要尽量有意识地让记忆精致化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常用的记忆精致化的方法

另外,在使用谐音记忆法的时候,不仅要记住词汇的音律、节奏、规则,“想象”词汇表达出的含义也很重要。比如用“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来记忆圆周率3.141 592 653 5…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文字所措绘出的情境。

“想象”这种行为还可以强烈地刺激海马体,也就是说它具有精致化和活跃海马体这两个优点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记忆就越能长时间地保留下来。

6-3 向别人讲述学到的知识  164

你想记住哪些信息,就把哪些信息讲给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听一一这就是形成经验记忆的最简单的方法。一旦输出了自己已经记住的信息。各方面的关键词就会关联起来,记忆也因此实现精致化。

就像第2章中进过的那样,相对于输入,人脑更重视输出,而“讲述”就是最大的“输出”策略

向人讲述的好处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自己是否能够充分理解那些刚刚记住的内容,或者有没有什么弄错了的地方。因为要是连自己都做不到准确理解,那么就无法向别人讲述了。

虽然“经验记忆法"看起来像是万能的,但遗憾的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经验记忆会逐渐转化成知识记忆。即使是好不容易才形成的经验记忆,如果我们置之不理,那么我们在记忆中带入的体验感就会慢慢弱化,它终有一天会转化为知识记忆。如果道路荒废、无人使用,再大的城市也会逐渐董多破败、变成穷乡僻壤。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这座城市说不定会变成一座废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我们要试着经常向别人讲述那些必须能随时想起来的重要知识,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它们重新转化为经验记忆。

6-4 声音、听觉与记忆  169

一般来说, 使用耳朵学习要比使用眼睛学习效率更高,比如别人说过的一些伤害了我们的话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通过耳朵获得的记忆是非常牢固的

秘密就在于脑的演化过程。在动物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视觉的高度发展是发生在相对近期的事情。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哺乳类动物更依赖耳朵而不是眼睛来生存

大家现在也应该还会唱小时候学过的歌曲吧?像《两只老虎》和《丢手绢>这样的儿歌,我们甚至能跟着旋律想起歌词。歌词明明应该属于知识记忆。我们却能轻松地回想起来。但是,如果不跟着旋律只回忆歌词、那可能就有点儿费劲了。这就是听觉记忆的魔法。

请大家记住,学习时一定要动笔写、出声读,通过反复输出知识来加强记忆。最大限度地调动手、眼、耳等感觉器官以充分刺激海马体这不失为一条学习的捷径。

6-5 理解记忆的种类和年龄的关系  174

在前文中,我曾向大家介绍过“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这两种记忆。难道在我们的头脑中只存在这两种记忆吗?当然不是,还有另外一种记忆也很重要。

这种记忆就是关于“方法”的记忆。比如怎么骑自行车、怎么穿衣服等,也就是做某件事的“顺序"和“做法”。

刚出生的婴儿根本不会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的方法肯定是人在出生以后通过向别人学习才能掌握的。也就是说,是人“记住”了骑车的方法。 这么一想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了。 我们把这种类型的记忆称为“方法记忆”。

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可以用“What is" 来说明,相对地,方法记忆则可以说是关于“How to”的记忆。也就是说,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可以通过语言向他人传达,而方法记忆却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说明、甚至完全无法说明的记忆类型。比如,我们再怎么细致地研究滑雪图书或教材,都必须亲自尝试滑雪才能学会。所谓的“方法记忆",就是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的记忆。

方法记忆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它是在不知不觉(无意识)中形成的记忆。滑雪的方法是我们在多次滑雪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它是“用身体记住的记忆”。
第二,方法记忆非常牢固,难以遗忘。比如,即便我们多年不骑车或不打扑克牌,在必要时也能自然而然地想起骑车的方法或者打牌的规则等。但相对地,因为方法记忆太过牢固,有时也会对人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比如我们在运动时养成某种坏习惯,那么将来要改正它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三兄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上下等级之分。“记忆三兄弟的金字塔结构”。层级越靠下,记忆就越原始,其对于生命在续的意义也就越重要。而越靠上的层级就越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具有丰富内容的记忆。

这个金字塔结构还可以应用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婴儿逐渐成长为大人,人类最早开始形成的是原始的方法记忆。接下来是知识记忆,最后才是经验记忆

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从出生后到三四岁左右,我们几乎没有关于这段时间的记忆。其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在我们刚出生后不久的这段时间里,经验记忆还没有形成,所以那些与我们自己相关的记忆自然留存不下来。但在此时,方法记忆已经逐渐开始形成,所以我们才能掌握爬行和走路等“用身体记住的方法”。等到再稍微长大一些,知识记忆一旦开始形成。 我们就能慢慢学会说话。但是,经验记忆却要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很晚的阶段才开始形成,所以就像小时候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这样的记忆是留存不下来的。

实际上,在上初中之前,我们都是知识记忆比较发达,而一旦过了这个年纪,就是经验记忆占优势了

6-6 根据阶段改变学习方法  180

我们在学习时最好能选择与所处年龄段相匹配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初中时期的前半阶段。当人的知识记忆还比较发达的时候,只要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死机硬背”下来就足以应付考试,虽然很耗费精力,但好歹能过关,但是进入后半阶段,也就是备战中考的时期,经验记忆开始逐渐占据优势,此时仍然采用之前那种毫无章法的死记硬背法是行不通的

如果注意不到自己的脑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是一味凭借以前的“光荣历史”继续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就会逐渐感觉自己的能力达到了极限。

这些人还会感叹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了不少,觉得“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地记住知识点了”,其实这只是因为记忆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能尽早认清这一事实,就很有可能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成绩也会有落于人后的危险。

有些人上小学时明明成绩很好,但到了初高中阶段成绩却开始急剧下降,原因很有可能就在于他们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自己记忆类型的变化。相反,有些人到了初高中以后成绩才开始突飞猛进。

进入初高中阶段,与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相比,更重视原理和逻辑的经验记忆会逐渐占据优势。经验记忆需要人具备充分理解事物并掌握其原理的能力,因此学习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死记硬背显然是行不通的。

当然,死记硬背本来就有重大缺陷,因为人通过这种方法记住的知识很有限,这些知识的应用范围也是有限的。相反,如果能通过逻辑和原理记住知识,那么就可以将知识应用到其他具有相同逻辑和原理的事物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上了初中以后,大家应该尽早合弃依赖于知识记忆的学习方法。

6-7 方法记忆的魔力  185

“学习迁移”,即人一旦掌握了某一领域的知识,就能更轻松地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实际上,这也是由于方法记忆将知识相互关联而产生的结果。

无论什么领域,我们要想学会该领域的某一部分内容, 就不仅要学会这部分知识,还需要掌握理解该领域的方法。这种“理解方法”就是方法记忆。真正掌握某个领域,并非指仅学习了该领域的知识,而是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对该领域的“方法记忆”。正因为有方法记忆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加深对其他领域的理解。比如,会打棒球的人已经掌握了打棒球的姿势和规则(即方法记忆),只要运用方法记忆就可以轻松地学会垒球

6-8 会“膨胀”的记忆方法  192

像我这样连九乘法表都没记住的人,考试成绩为什么能比那些牢记九九乘法表的人更优秀呢?这个秘诀就是“方法记忆”。换句话说,我没有去背九九乘法表。取而代之的是掌握了“九九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以"6x8为例。我虽然不知道“6x8 在九九乘法表里
是怎么背的,但在这里不需要动用知识记忆,因为我可以瞬间得出答案,就像下面这样。或者像下面这样计算。

6x8
=(5+1)x8 
=(10➗2+1)x8
=10x8➗2+1x8 
=10x4+8
=40+8
= 48

方法记忆就像是记住了从事物中提取出的精髓。我们只要记住前面的3个法则就好了。只靠这3个法则就能像使用九九乘法表一样迅速得出正确答案。

背下来的“九九乘法表”属于知识记忆,只在“九九”的范围内有效,而方法记忆却可以应用到其他所有具有相同逻辑的计算中。

实际上,与记忆公式本身(知识记忆)相比,那些记住公式推导方法(方法记忆)的人才真正掌握了应用这些公式的能力

记忆量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不能仅凭此就自我满足。与之相比,记住知识的应用方法,即如何灵活应用脑中储备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大家最好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以较少的记忆量获得较大的记忆效果。

天才擅长制造方法记忆,在我看来,所谓的“天才”其实就是在记忆时懂得巧妙地使用方法记忆的人。

6-9 为什么要持续努力  200

假设我们已经记住了A,与此同时,理解A的方法,即所谓的“方法记忆”也在不知不觉中保存在了我们的脑中。换句话说,记住了A就等同于掌握了A和A的记忆方法。当我们想记忆新的知识B时,A的方法记忆会在无意识中辅助我们理解B,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简单地学会B了,这就是“学习迁移”的效果。当然,与此同时,B的方法记忆也会自动保存下来。但是,人脑中产生的现象仅此而已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不是。实际上,B的方法记忆会加深我们对先前已经学会的A的理解。也就是说,一旦记住了A和B.那么就会产生4种效果,即“A”、“B”、“根据A看到的B"和“根据B看到的A"。这之中既有“知识本身”,也有"知识间的联想”。即使脑中只保存了两部分内容。但在联想果的作用下会产生4种信息,即2的平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像这样不断地记忆新知识,记忆的效果就会呈现几何级数式的增长。一般而言, 学习迁移具有“指数级的增长效果”。也就是说,学习量和成绩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比例关系,而是表现为一条几何级数式的、急速上升的曲线

为了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成绩是如何飞速提高的,在这里,我们先假设大家现在的成绩是1,而目标成绩是1000。

为了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大家开始拼命学习,努力将学习水平提升了一级,这时的成绩是2。之后,如果继续拼命学习下去,学习水平会再提升一级,这时的成绩是4。像这样不断地努力,学习效果不断地累积,成绩也会逐渐累加至8、16、 32。但是猛然一想,自己都已经这么努力了,现在的成绩却还只是32。与1000的学习目标相比,这个成绩就相当于只比起始点高了一点点而已。

恐怕很多人都会在此时感到烦恼,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已经这样努力地学习了,成绩却还是没有提高、或者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才能

然后这些人就会观察周围那些成绩达到100的人,并感叹“真是比不上他们啊”“那些人都是天才吧”。很多人还可能会感到沮丧,觉得自己缺乏才能,因此放弃了努力。

很遗憾,学习效果或者学习能力并不会立刻显现,它们会在某个时刻突然爆发出来。只要稍加努力,成绩很快就能从32变成1024,这样就能顺利完成目标了。

“持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心得、虽然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结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轻言放弃,也没有必要因为身边存在天才就感到失落。单纯地拿天才的能力和自己的能力相比毫无意义,因为努力和成果并不是呈比例关系,而是呈几何级数的关系

大家不要因为不会立立即见效就心灰意冷。每当感到学习很辛苦时,请回忆起“脑的机能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这一事实,并不断激励自己“效果肯定会出现的,继续努力吧!”

后记

即使记住了微积分的算法、古文的语法等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能让实际生活发生变化吗?能应用到工作中吗?能让自己出人头地吗?

我们从学校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记忆”,有“方法记忆”。方法记忆是一种能够造就天才的“魔法记忆”,是一种能够让人通过现象看本质。提高综合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记忆,同时,它也是形成常识、培养直觉、使人熟练掌握某种知识等行为的基础。

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意愿和方法。我们要高效地学习并做出成果,之后就可以把剩余的时间用在做其他的事情上了。兴趣爱好、自我钻研、会…做什么都可以。衷心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时间,活在当下,活出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脑心理学专栏

1 色彩心理学①   9

举例来说,快餐店的招牌和店内装潢大多以红色为基调,这是因为红色最能促进人的食欲。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类在演化过程中还残留着野生食肉动物的天性吧,所以快餐店利用红色色调能吸引到更多客人。

与之相对,人在吃饱时最厌恶的颜色也是红色,所以结束用餐的客人在红色基调的快餐店里就会感觉不舒服,他们会很快离开。这样一来,快餐店的翻台率就提升了。

像这样研究颜色和人类心理间关系的学科就叫作色彩心理学。

针对拳击和摔跤等分红、蓝两方进行对战的竞技运动,分别调查了双方的获胜率。

红方选手的获胜率为 62%,而蓝方选手的获胜率为 38%。由此可见,仅仅因为穿了红色的运动服,红方选手的获胜率就是对手的 1.5 倍以上

2 色彩心理学②   14

红色似乎具有降低 IQ 的效果。 红色明明能在体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但为什么会让我们的考试成绩变差呢?

与其说红色降低的是答题者的智力,不如说红色削弱了答题者不断挑战难题的动机,从而导致了分数下降

选手穿红色运动服时获胜率会上升。请大家想象一下,当我们身穿红色运动服时,能看到更多红色的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对手呢?没错,正是我们的对手。

换句话说,红色的运动服能让对手畏怯,进而使我方处于优势。因此,我也尽量不让自己学习的房间内出现红色

学习的房间使用什么颜色会比较好呢?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无从得知哪种颜色能提高智力。就我个人而言,因为觉得绿色具有让人平心静气、提高注意力的效果,所以会在书房中使用很多让人能联想到大自然的绿色。另外,我也会在学习的间隙去公园或河边散散步,做一个小小的“绿色森林浴”。

3 组块化  29

但请大家先试着记住下面这9个数字。853972641,请在30秒后检查下自己还能否记起这串数字。如果不借助谐音记忆等方法,想要记住类似于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还是挺难的吧?

如果像电话号码一样在数字中间加入连字符,那么这组数字就会变成如下形式。
853-972-641
这样记起来就容易多了。将所得信息划分为多个小组以便于记忆,这样的方法就叫作“组块化”,它也是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背诵英语词组时,如果零零散散地记忆,效率是很低的。不如试着将词组分类整理,比如将get at、 get out、 get over、 get up这样都带有“get" 的词组分成组, 或者是将get at、 arive at、look at. stay at这样都带有“at”" 的词组分成组来背诵会比较有效。

4 莫扎特效应  55

有一个词叫作“莫扎特效应”,指的是听了莫扎特的音乐后,能让人变聪明的现象。这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所听的音乐只限于莫扎特的曲子

也曾听说过这样的传闻。提说东京大学的学生在小时候学过乐器的人数比例要比其他大学高。

大家在学习累了、需要休息时,不妨也去听一听莫扎特

5 乙酰胆碱  60

乙酰胆碱是产生θ波的根源,具有激活海马体以保持意识清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能抑制人脑中乙酰胆碱(ACH)发挥作用的药物。比如几乎每个人都吃过的感置药、止泻药或晕车药等

如果我们明明在考试前没有感冒,却“以防万一”提前服用了感冒药,那么面临的结果可能会很悲惨。

6 情绪唤醒  77

7 快速眼动睡眠  87

8 恢复精神和注意力  92

如果一直以同一种姿势聚精会神地学习,精神很快就开始涣散了,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时该怎么办呢?

我想向大家介绍种自己使用的, 能提高注意力的方法。我将命名为“鸡蛋法”。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可能衢要花费3分钟,习惯后只要30秒左右就能完成了。

首先, 请大家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正头戴一顶尖尖的三角帽、手里拿着个水煮蛋。接着,将水煮蛋轻轻抛起,用另一只手接住,然后再次抛起,用最开始抛水煮蛋的手接住。就像这样,把水煮蛋在两手间来回抛接数次后,请再尝试着用自己的惯用手将水煮蛋轻而稳地放在帽尖上。成功后,一边将注意力集中在水煮蛋 上,一边缓缓睁开双眼,此时注意力应该就能集中在眼前的书桌上了。一旦我们习惯了使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省略反复抛接的环节,直接将水煮蛋立于帽尖即可集中注意力。

另外,如果在视野中出现了“加油”“非常棒”等积极向上的鼓励语,即使本人没怎么意识到,也能实际地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

9 生物节律  96

10 外在动机  106

11 偏好效应  111

在正式考试时,要想实实在在地拿到志在必得的分数,就得先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开始着手。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建立自信,干劲会自然而然地增加、注意力也会提高

12 行动兴奋  126

13 葡萄糖  132

神经元只能吸收“葡萄糖”,也就是糖分和碳水化合物。补充葡萄糖能让脑活跃起来

咖啡的确是种能使脑兴奋的神奇的嗜好品, 不过如果在喝咖啡的时送加一点砂糖,效果可能会更好。

14 “开头努力”与“结尾努力”  136

15 BGM  141

BGM的确可以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感,同时还能消减无聊感,特别是在进行重复性的工作时,BGM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但是当我们正在攻克难题、需要做出高难度的判断时,BGM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

大家最好先试一试,在进行比较单调的学习活动比如背诵时播放一些BGM,看看会对自己起到怎样的效果。

如果播放BGM后记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那么就可以在下次学习相同内容的时候播放相同的曲子。像这样,在形成条件反射之后,这首曲子就有可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回忆起相应的知识点。大家不妨试试这样利用BGM来辅助学习。

16 恋爱期的脑  153

17 小矮人  172

经验谈

1 选择高一时学过的科目对高考不利?   22

2 高效率的英语单词记忆法  34

我会技照每天背诵两页的计划,在书页左上角的空白处写上应该背诵这一页的日期。如果完成了计划就在该日期上画圈。

一天之中我会背3次单词,每次间隔8小时,只有在睡前才背诵新单词。在上学和放学时,我会在通勤车上复习前天晚上临睡前背诵的新单词

我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学习,到暑假时正好把单词书背完遍”。在暑假中我还用随书附赠的CD进行了总复习。

达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会适当地刺激人脑中名为A10的神经,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情绪。合理设定目标能使我们在长时间内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热情。

在这位同学所谈的经验中,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利用了上学和放学时的空闲时间来复习。“复习"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其实只要像这位同学一样, 稍微花点心思、下点功夫,总是能挤出时间复习的。请大家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重视起复习来。

我认为,预习、学习、复习的比例在1/4 : 1 : 4左右比较妥当

3 我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   39

4 记忆天才的秘密  6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杏仁核和伏隔核等部位产生的快乐、舒畅等情绪,都能使大脑高度觉醒,从而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此外,快乐的情绪还能能刺激人脑中的隔区,促使海马体产生θ波,进而提升人的记忆力,总之,这种积极的情绪好处多多。

5 考试恐惧症  71

有研究表明,如果把考试前的不安心情写出来,紧张的情绪就能得到缓解”。在相关实验中,当参与者在考试前10分钟内,具体地写出让自己感到不安的考试内容、描述出自己不安的状态后,他们紧张的情绪就得到了缓解,最后的考试成绩甚至还提高了10%。当然,如果写下的是与考试无关的事是不会有什么效果

6 生物节律与高考  83

因为不喜欢那种被时间追着跑的感觉,所以我以前总在节奏比较慢又很安静的深夜里学习。不过,由于高考是在白天,而且要从一大早就开始,所以我下定决心要转变成早起学习的类型。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犯困,只好先用冷水洗脸再喝下一大杯水后才开始学习。

科学证明生物节律的确存在。

根据周期的长短,生物节律可以分为很多种:有以秒为周期的节律,比如眨眼、心脏跳动、呼吸的节律等:有白天活动晚上睡觉,即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节律;有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周期的月节律,例如女性的生理周期:

如果一个人所有节律的高潮期都重叠在一起,那么在这个高潮期内,这个人往往做什么都能超水平发挥

对于“学习”这一行为而言,最重要的节律肯定就是昼夜节律。

调整自己的昼夜节律,比如像经验谈中的这位同学一样变成早起学习,在刚开始时肯定会因原来的节律被打乱而感到不习惯。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用凉水洗脸、待在有阳光照射或使用日光灯的环境中等方法,帮助自己调整节律。

7 感到“有趣”的瞬间  118

8 参考书的难易程度  124

9 利用糖果和口香糖取胜  130

10 各门科目的学习顺序  145

11 大人们基本都忘了在学校学过的知识  161

12 选择参考书的要点  167

有些人会将“图多”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一般来说, 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书中的内容,还能让这些内容在脑中固定下来。

要想让图产生更大的效果,重点在于要把图放在视野的左侧。人更容易记住位于视野左侧的内容,这大概是右脑在发挥作用。相反,读到或者听到的那些和“语言”相关的内容,则似乎是从右耳进入人脑并由左脑来记忆的。

13 独家阅读法  179

14 通过分析词源背英语单词  183

死记硬背是一种不利于知识应用的记忆方法,因为通过这种方法积累下来的知识并没有在神经网络中形成有机的关联,可以说这是一种“地广人稀”式的记忆。而且,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的知识很容易变得模糊不清,这会导致我们在考试时因疏忽大意而出错。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背下来的知识忘得也非常快。

从广义上来说,“词源”也是一种原理。如果知道单词的由来,那么即使是第一次见到的单词,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它们的意思。这就相当于我们具备了能掌握大量单词的能力,今后只要努力地应用这种能力就可以了。要努力将脑中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纵横相连,并不断丰富它们的内容。如果在记住词源的基础上再掌握语法,应该就可以把英语变成自己擅长的科目了

15 竟然不能去师资优秀的补习学校?!  189

16 竟然有人很喜欢考试?   198

17 应届生的成绩会在临近考试前提升  206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huayong/article/details/11887621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