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谈】从安卓和ios来看做工和配置到底哪个重要?

 做工,是指一个软件产品的质量等。配置,是指一个软件产品的功能多少和配置版本等。

    这两点具体是什么不同,我举个例子:建国初期,那个时代的很多产品质量都相当好,比如二八大杠自行车,多少年都不坏,良心的做工和上等的材料。而现在的普通自行车虽然有各种先进功能,什么变速齿轮,什么可调车座,什么多种电子铃声,甚至还配备导航和灯光,虽然功能又多又先进,但是质量却没眼看,用不到几个月,不是这坏就是那松。当然,不止自行车,很多东西,比如电饭锅,冰箱,彩电甚至一个小小的手电筒,你都会明显的感觉现在的东西虽然功能花样先进,但是质量却远远不如从前。

    激发我写下今天文章的是一件让我比较震撼的事,我并不是要捧谁踩谁,而是一切都是事实而已。内容就是关于文章标题的安卓和ios。

    一些朋友知道我最近半年开始教我儿子练习钢琴,因为使用的是电子曲谱,也就是说是要一个手机或者平板,然后蓝牙连接钢琴,然后连网选择琴谱,然后跟着弹,你弹的是否正确,时间掌控等结果就会通过蓝牙传输给平板电脑,然后给你形成一个打分等反馈机制,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学钢琴是真的简单很多了。

        结果呢?就是这样简单的系统,为了练琴,我特意买了个3800多米的安卓大品牌平板,玩起各种大型游戏,全特效也丝滑顺畅。各种cpu 内存 主频 都是目前业内超高的。然后就开始了我们爷俩的练琴之路。

    但是一直有个问题,不知道是蓝牙还是什么原因,偶尔会有按下琴键,但app 卡顿延迟,或没反应甚至判断出错的情况。这导致很多时候,明明咱弹的很顺畅,但是结果下来分数却非常低,因为这个软件的判定要求很高,一个按键按下和抬起还有力度速度都有判定的,这么细微的要求,你可以想一下出现延迟会什么情况,一个键判断失误后,后面的怎么按都是算错。虽然在观众听来你弹的一点节奏等问题都木有。这让我不禁怀疑这个app的质量,于是我又开通了其他几个同类app的会员,结果毛病一样,几十个键下去就会出现短暂2-3个键的延迟或者判断错的情况。于是我选择躺平,就这样继续学下去了。

    最近几天,因为平板放在了我电脑旁边用来画画(之前的几篇漫画篇文章就是这个平板画的哦),于是就想着给这个钢琴专门配一个平板当电子琴谱吧。就这样,我把目光放在了大概9年前公司抽奖中的平板身上了:它就是 苹果ipad air 。

    众所周知,air是轻型的,这款ipad已经落灰几年了,因为玩现在的什么游戏都会很卡,毕竟配置已经严重落后几个时代了。我甚至都不确定还能不能开机。经过漫长的充电后,它奇迹般的苏醒了。虽然我认为它会很卡顿,但是就充当一个电子棋谱的功能,也无所谓了,就算是废物利用了吧。

    好不容易下载好这个电子棋谱app。然后蓝牙打开链接钢琴(甚至它的蓝牙都是远落后目前的蓝牙物理版本的,可见已经多落后了)然后这一弹起来,我吓傻了。目瞪口呆。因为这个九年前的东西,用着最落后的硬件版本,居然在这个电子棋谱上,丝毫不卡,那流畅丝滑的感觉,毫无延迟的精准。让我瞬间明白原来我弹的分数可以这么高?我又兴奋的试了很多曲子,发现就是一点都不卡.... 无论是双手同时六个键,还是快速频繁的切换。丝毫不差,我不知道是蓝牙的质量好还是这个系统本身的流畅度的影响,就是完全震撼到我了。

    一个九年前当时买也就是2000块的平板,竟然完虐了去年新出的3800的平板。虽然在很多明显超出老平板这个物理设备配置的游戏上运行不了,但是在简单的事情上却能做的更好!这时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了前东家老领导的一句话:

    你这次要做的测试工具,并不难,我想看到的是最终的效果,而不在乎你用了多少高大上的技术,用了多少最新最先进的组件。就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我要看到的是最好的质量。

    我突然发觉,一个人是否厉害应该看什么?是高还是深呢?

    很多时候大家只会迷恋那些高大上的,最新,最尖端,最火爆的技术。而会忽略那些最基础的技术的应用水准。

    就好像一个自动化脚本,你用了一大堆的设计模式,配置,组件,架构。结果到头来,还不如一个线性脚本稳定。不是说那些新的设计没用,而是如果你连基础地基都不牢固,盲目的追求那么高.... 效果可能更差。就好像一个测试平台,大家去学的时候只会盯着看这个平台是否用了xx技术,xx架构。认为用的多就是好,自己学到的就多。其实如果你想学的多那可以直接去看官网教程,不花钱。学习实战的测试平台,可不应该只为了那些免费的知识点的代码啊,而是要学习这个平台的深度,打磨的细度,开发者思想路线,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种巧妙的手段和那些真正有用的细节。可能这个平台做出来很丑,但是不妨碍它用起来更丝滑更靠谱。

     真正的高手,哪怕只有一个木棍,也能打败拿着宝剑的敌人。

     虽然,我们的大环境下,不太允许我们细细的打磨软件产品,更多的时候要追求速度。但是有没有可能,这只是你自己的一个借口呢?在你摸鱼的时间里,其实是有能力让产品质量再上一个台阶的吧。所以,大家不要去追求极端,只需要找准中间的平衡点才是王道。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2795513/article/details/129889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