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汇总(资料源自百度)

肉鸡

“肉鸡”指可以被攻击者控制的智能设备,通常被用作DDOS攻击。

登陆肉鸡的个参数:远程电脑的IP、用户名、密码。

远程控制软件例如灰鸽子、上兴等。

自救:断网、查杀病毒、恢复操作系统。

抓鸡

通常情况下跟互联网连接的设备都存在有弱口令,黑客通过工具批量扫描破解入侵把设备变成“肉鸡”,他们这样的方式也就称之为“抓鸡”。


跳板

网络跳板,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隐藏自己的地址,让别人无法查找到自己的位置,一般和肉鸡连用。通过跳板的使用,可以减少他人查找到你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被发现的难度。


僵尸网络

僵尸网络 Botnet 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传播手段,将大量主机感染bot程序(僵尸程序)病毒,从而在控制者和被感染主机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可一对多控制的网络。

攻击者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僵尸程序感染互联网上的大量主机,而被感染的主机将通过一个控制信道接收攻击者的指令,组成一个僵尸网络。

传播方式:主动漏洞攻击,邮件病毒。

应对方式:采用Web过滤服务、换浏览器、禁用浏览器脚本、调整DS(入侵检测系统)和IPS(入侵防御系统)。


木马

计算机木马病毒是指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是具备破坏和删除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和攻击Dos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

有很多黑客就是热衷使用木马程序来控制别人的电脑,比如灰鸽子、Gh0st、PcShare等等。

应对方式:删除可疑程序、防范端口、安装防火墙。

挂马

黑客通过各种手段,包括SQL注入,网站敏感文件扫描,服务器漏洞,网站程序0day,等各种方法获得网站管理员账号,然后登陆网站后台,通过数据库“备份/恢复”或者上传漏洞获得一个webshell。利用获得的webshell修改网站页面的内容,向页面中加入恶意转向代码。也可以直接通过弱口令获得服务器或者网站FTP,然后直接对网站页面直接进行修改。当你访问被加入恶意代码的页面时,你就会自动的访问被转向的地址或者下载木马病毒。

网马

网马就是在网页中植入木马,你打开网页就运行了木马程序,使你在不知不觉中中毒。 网页木马实际上是一个HTML网页,与其它网页不同的是该网页是黑客精心制作的,用户一旦访问了该网页就会中木马。

挖矿木马

一种将PC、移动设备甚至服务器变为矿机的木马,通常由挖矿团伙植入,用于挖掘比特币从而赚取利益,下载显卡驱动,利用显卡进行挖矿,从而大幅提升挖矿速度,并导致中毒机器CPU和显卡占用率过高,机器卡顿、显卡发热,严重影响用户正常工作。


Rootkit

Rootkit是攻击者用来隐藏自己的行踪和保留root(根权限,可以理解成WINDOWS下的system或者管理员权限)访问权限的工具。 通常,攻击者通过远程攻击的方式获得root访问权限,或者是先使用密码猜解(破解)的方式获得对系统的普通访问权限,进入系统后,再通过对方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获得系统的root或system权限。 然后,攻击者就会在对方的系统中安装Rootkit,以达到自己长久控制对方的目的,Rootkit功能上与木马和后门很类似,但远比它们要隐蔽。


蠕虫病毒

蠕虫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代码,并且通过网络传播,通常无需人为干预就能传播。蠕虫病毒入侵并完全控制一台计算机之后,就会把这台机器作为宿主,进而扫描并感染其他计算机。当这些新的被蠕虫入侵的计算机被控制之后,蠕虫会以这些计算机为宿主继续扫描并感染其他计算机,这种行为会一直延续下去。蠕虫使用这种递归的方法进行传播,按照指数增长的规律分布自己,进而及时控制越来越多的计算机。

震网

震网(Stuxnet),指一种蠕虫病毒。它的复杂程度远超一般电脑黑客的能力。这种震网(Stuxnet)病毒于2010年6月首次被检测出来,是第一个专门定向攻击真实世界中基础(能源)设施的“蠕虫”病毒,比如核电站,水坝,国家电网。

无需借助网络连接进行传播。这种病毒可以破坏世界各国的化工、发电和电力传输企业所使用的核心生产控制电脑软件,并且代替其对工厂其他电脑“发号施令”。

它是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编写的恶意病毒,能够利用Windows系统和西门子SIMATICWinCC系统的多个漏洞进行攻击。


勒索病毒

勒索病毒主要以邮件、程序木马、网页挂马的形式进行传播。该病毒性质恶劣、危害极大,一旦感染将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种病毒利用各种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被感染者一般无法解密,必须拿到解密的私钥才有可能破解。


攻击载荷

攻击载荷(Payload)是系统被攻陷后执行的多阶段恶意代码。

主要是用来建立目标机与攻击机稳定连接的,可返回shell,也可以进行程序注入等,payloads也被称为shellcode。一般在exploit中调用payload,也可以使用 generate 命令直接生成payload。

exploit是利用漏洞的一个过程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执行payload(攻击代码)。


嗅探器(Sniffer)

嗅探器是一种监视网络数据运行的软件设备,协议分析器既能用于合法网络管理也能用于窃取网络信息。网络运作和维护都可以采用协议分析器:如监视网络流量、分析数据包、监视网络资源利用、执行网络安全操作规则、鉴定分析网络数据以及诊断并修复网络问题等等。


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是任何软件故意设计造成损害到计算机、服务器、客户端或计算机网络(相比之下,软件导致无意的伤害由于一些缺陷通常被描述为一个软件错误)。各种各样的类型的恶意软件存在的,包括计算机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勒索、间谍软件、广告软件、流氓软件和恐吓软件。


间谍软件

“间谍软件”其实是一个灰色区域,它通常被泛泛的定义为从计算机上搜集信息,并在未得到该计算机用户许可时便将信息传递到第三方的软件,包括监视击键,搜集机密信息(密码、信用卡号、PIN码等),获取电子邮件地址,跟踪浏览习惯等。间谍软件还有一个副产品,在其影响下这些行为不可避免的影响网络性能,减慢系统速度,进而影响整个商业进程。虽然其原理也是基于C/S模式的网络连接,但是在连接时却将态度转了180度:这次的入侵,发出第一个连接请求的不再是远程控制者使用的客户端,而是受害者的木马服务器端。第一个使用此概念的木马名为“网络神偷”,被设计用来从局域网内往外盗取文件数据。


后门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特性是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

入侵者在利用某些方法成功的控制了目标主机后,可以在对方的系统中植入特定的程序,或者是修改某些设置,用于访问、查看或者控制这台主机。通常大多数木马程序都可以被入侵者用于创建后门(BackDoor)。


弱口令

口令(weak password) 没有严格和准确的定义,通常认为容易被别人猜测到或被破解工具破解的口令均为弱口令。弱口令指的是仅包含简单数字和字母的口令,例如“123”、“abc”等。


漏洞

漏洞是指一个系统存在的弱点或缺陷,系统对特定威胁攻击或危险事件的敏感性,或进行攻击的威胁作用的可能性。漏洞可能来自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设计时的缺陷或编码时产生的错误,也可能来自业务在交互处理过程中的设计缺陷或逻辑流程上的不合理之处。这些缺陷、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从而对一个组织的资产或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如信息系统被攻击或控制,重要资料被窃取,用户数据被篡改,系统被作为入侵其他主机系统的跳板。从目前发现的漏洞来看,应用软件中的漏洞远远多于操作系统中的漏洞,特别是WEB应用系统中的漏洞更是占信息系统漏洞中的绝大多数。

挖洞

指漏洞挖掘。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

用户通过浏览器提交执行命令,由于服务器端没有针对执行函数做过滤,导致在没有指定绝对路径的情况下就执行命令,可能会允许攻击者通过改变 $PATH 或程序执行环境的其他方面来执行一个恶意构造的代码。

0day漏洞

0day漏洞,是已经被发现(有可能未被公开),而官方还没有相关补丁的漏洞。

1day漏洞

1day漏洞指漏洞信息已公开但仍未发布补丁的漏洞。此类漏洞的危害仍然较高,但往往官方会公布部分缓解措施,如关闭部分端口或者服务等。

Nday漏洞

Nday漏洞指已经发布官方补丁的漏洞。通常情况下,此类漏洞的防护只需更新补丁即可,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往往存在大量设备漏洞补丁更新不及时,且漏洞利用方式已经在互联网公开,往往此类漏洞是黑客最常使用的漏洞。 例如在永恒之蓝事件中,微软事先已经发布补丁,但仍有大量用户中招。


加壳

加壳的全称应该是可执行程序资源压缩,压缩后的程序可以直接运行。

加壳的另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在二进制的程序中植入一段代码,在运行的时候优先取得程序的控制权,之后再把控制权交还给原始代码,这样做的目的是隐藏程序真正的OEP(入口点,防止被破解)。加壳可以绕过一些杀毒软件的扫描,从而实现它作为病毒的一些入侵或破坏的一些特性。

软件加壳

“壳”是一段专门负责保护软件不被非法修改或反编译的程序。它们附加在原程序上通过加载器载入内存后,先于原始程序执行,得到控制权,执行过程中对原始程序进行解密、还原,还原完成后再把控制权交还给原始程序,执行原来的代码部分。加上外壳后,原始程序代码在磁盘文件中一般是以加密后的形式存在的,只在执行时在内存中还原,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破解者对程序文件的非法修改,同时也可以防止程序被静态反编译。

软件脱壳

知道文件的加密方式,就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法进行脱壳。

免杀 

就是通过加壳、加密、修改特征码、加花指令等等技术来修改程序,使其逃过杀毒软件的查杀。由于免杀技术的涉猎面非常广,其中包含反汇编、逆向工程、系统漏洞等黑客技术,所以难度很高,一般人不会或没能力接触这技术的深层内容。其内容基本上都是修改病毒、木马的内容改变特征码,从而躲避了杀毒软件的查杀。

花指令

通过加入不影响程序功能的多余汇编指令,使杀毒软件不能正常识别病毒文件。花指令有可能利用各种指令: jmp, call, ret的一些堆栈技巧,位置运算,等等。


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针对程序设计缺陷,向程序输入缓冲区写入使之溢出的内容(通常是超过缓冲区能保存的最大数据量的数据),从而破坏程序运行、趁著中断之际并获取程序乃至系统的控制权。


注入

攻击者把一些包含攻击代码当做命令或者查询语句发送给解释器,这些恶意数据可以欺骗解释器,从而执行计划外的命令或者未授权访问数据。 注入漏洞是因为字符过滤不严谨所造成的,可以得到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等相关资料。注入漏洞通常能在SQL查询、LDAP查询、OS命令、程序参数等中出现。

SQL注入

SQL注入即是指web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没有判断或过滤不严,攻击者可以在web应用程序中事先定义好的查询语句的结尾上添加额外的SQL语句,在管理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非法操作,以此来实现欺骗数据库服务器执行非授权的任意查询,从而进一步得到相应的数据信息。

注入点

注入点就是可以实行注入的地方,通常是一个访问数据库的连接。根据注入点数据库的运行帐号的权限的不同,所得到的权限也不同。


暴力破解

在web攻击中,使用大量的认证信息在认证接口进行尝试登录,直到得到正确的结果。 为了提高效率,暴力破解一般会使用带有字典的工具来进行自动化操作。


端口扫描

端口扫描是指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发送一组端口扫描消息,试图以此侵入某台计算机,并了解其提供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类型(这些网络服务均与端口号相关)。端口扫描是计算机解密高手喜欢的一种方式。攻击者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从哪里可探寻到攻击弱点。实质上,端口扫描包括向每个端口发送消息,一次只发送一个消息。接收到的回应类型表示是否在使用该端口并且可由此探寻弱点。


反弹端口

反弹端口型软件的服务端(被控制端)主动连接客户端(控制端),它首先登录到FTP服务器,写主页空间上面的一个文件,并打开端口监听,等待服务端的连接,服务端定期用HTTP协议读取这个文件的内容,当发现是客户端让自己开始连接时,就主动连接,如此就可完成连接工作。


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 (Phishing)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 Web 站点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号、银行卡账户、身份证号等内容。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


社会工程学

凯文·米特尼克在《反欺骗的艺术》中曾提到,人为因素才是安全的软肋。黑客通过一个用户名、一串数字、一串英文代码,通过社工攻击手段,加以筛选、整理,就能把你的所有个人情况信息、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婚姻状况、你在网上留下的一切痕迹等个人信息全部掌握。


拿站

得到一个网站的最高权限得到后台和管理员名字和密码。


提权

拥有管理员的权限。


渗透

通过非法途径入侵网站系统,拿到网站的WebShell进行非法操作,也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横向移动的攻击模式

利用在某个点非法获取的网络访问权,收集系统其他部分的信息并实施攻击活动


黑页

一些计算机被入侵后,入侵者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对网站主页(在服务器开放WEB服务的情况下) 进行改写,从而公布入侵者留下的信息,这样的网页通常称为黑页。


暗链

其实“暗链”就是看不见的网站链接,“暗链”在网站中的链接做得非常隐蔽,短时间内不易被搜索引擎察觉。它和友情链接有相似之处,可以有效地提高PR值。但要注意一点PR值是对单独页面,而不是整个网站。

PR值

一个网站的外部链接数越多其PR值就越高;外部链接站点的级别越高(假如Macromedia的网站链到你的网站上),网站的PR值就越高。一个网站的外部链接数越多其PR值就越高;外部链接站点的级别越高(假如Macromedia的网站链到你的网站上),网站的PR值就越高。级别从0到10级,10级为满分。

PR分值的计算公式:PR(A)=(1-d)+d(PR(t1)/C(t1)+...+PR(tn)/C(tn))公式解释:其中PR(A)表示的是从一个外部链接站点tn上,依据Pagerank系统给你的网站所增加的PR分值;PR(t1)表示该外部链接网站本身的PR分值;C(t1)则表示该外部链接站点所拥有的外部链接数量。


拖库

拖库本来是数据库领域的术语,指从数据库中导出数据。到了黑客攻击泛滥的今天,它被用来指网站遭到入侵后,黑客窃取其数据库文件,拖库的主要防护手段是数据库加密。

拖库可以通过数据库安全防护技术解决,数据库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漏扫、数据库加密 、数据库防火墙、数据脱敏、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

撞库

撞库是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 很多用户在不同网站使用的是相同的帐号密码,因此黑客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在A网站的账户从而尝试登录B网址,这就可以理解为撞库攻击。

撞库可采用数据安全技术来防护,比如:用数据资产梳理发现敏感数据,使用数据库加密保护核心数据,使用数据库安全运维防运维人员撞库攻击等。

暴库

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或者程序漏洞得到数据库的地址,并将数据非法下载到本地。黑客在得到网站数据库后,就能得到网站管理账号,对网站进行破坏与管理,黑客也能通过数据库得到网站用户的隐私信息,甚至得到服务器的最高权限。

Webshell

webshell就是以asp、php、jsp或者cgi等网页文件形式存在的一种代码执行环境,主要用于网站管理、服务器管理、权限管理等操作。“web”的含义是显然需要服务器开放web服务,“shell”的含义是取得对服务器某种程度上操作命令。webshell主要用于网站和服务器管理,由于其便利性和功能强大,被特别修改后的webshell也被部分人当作网站后门工具使用。

asp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s,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可用来创建动态交互式网页并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当服务器收到对ASP文件的请求时,它会处理包含在用于构建发送给浏览器的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网页文件中的服务器端脚本代码。除服务器端脚本代码外,ASP文件也可以包含文本、HTML(包括相关的客户端脚本)和com组件调用。

JSP

JSP(全称Java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主导创建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部署于网络服务器上,可以响应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并根据请求内容动态地生成HTML、XML或其他格式文档的Web网页,然后返回给请求者。JSP技术以Java语言作为脚本语言,为用户的HTTP请求提供服务,并能与服务器上的其它Java程序共同处理复杂的业务需求。


IPS

入侵防御系统(IPS: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是电脑网络安全设施,是对防病毒软件(Antivirus Programs)和防火墙(Packet Filter, Application Gateway)的补充。 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prevention system)是一部能够监视网络或网络设备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能够及时的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是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


老三样

通常指IDS、防火墙和反病毒三样历史最悠久安全产品。

IDS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它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便在于,IDS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NIDS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NIDS),是指对收集漏洞信息、造成拒绝访问及获取超出合法范围的系统控制权等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进行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 

NIDS的目的是从网络上的TCP/IP消息流中识别出潜在的攻击行为。


NAC

英文全称:(NAC,Network Access Control),它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终端安全的技术(如防病毒,阻止主机入侵访问等)。


漏扫

漏洞扫描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渗透攻击)行为。

漏洞扫描器包括网络漏扫、主机漏扫、数据库漏扫等不同种类。


UTM

统一威胁管理(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 2004年9月,IDC首度提出“统一威胁管理”的概念,即将防病毒、入侵检测和防火墙安全设备划归统一威胁管理(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简称UTM)新类别。


网闸

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由于两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通过网闸进行隔离,使系统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及信息传输协议,不存在依据协议进行的信息交换,而只有以数据文件形式进行的无协议摆渡。因此,网闸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对内网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网络连接,使外部攻击者无法直接入侵、攻击或破坏内网,保障了内部主机的安全。


堡垒机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监控和记录运维人员对网络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数据库等设备的操作行为,以便集中报警、及时处理及审计定责。


数据库审计

以安全事件为中心,以全面审计和精确审计为基础,实时记录网络上的数据库活动,对数据库操作进行细粒度审计的合规性管理,对数据库遭受到的风险行为进行实时告警。它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库行为的记录、分析和汇报,来帮助用户事后生成合规报告、事故追根溯源,同时通过大数据搜索技术提供高效查询审计报告,定位事件原因,以便日后查询、分析、过滤,实现加强内外部数据库网络行为的监控与审计,提高数据资产安全。


数据防泄漏

数据防泄漏可以通过数据库加密实现核心数据加密存储,可以通过数据库防火墙实现批量数据泄漏的网络拦截,也可以通过数据脱敏实现外发敏感数据的匿名化,这些数据库安全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防泄漏问题。


VPN

虚拟专用网,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


SD-WAN

SD-WAN,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即软件定义广域网,是将SDN技术应用到广域网场景中所形成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

这种服务的典型特征是将网络控制能力通过软件方式‘云化’,支持应用可感知的网络能力开放,它旨在帮助用户降低广域网(WAN)的开支和提高网络连接灵活性。。


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IP协议。这样,路由器可以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网络传来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把非TCP/IP网络的地址转换成TCP/IP地址,或者反之;再根据选定的路由算法把各数据包按最佳路线传送到指定位置。所以路由器可以把非TCP/IP网络连接到因特网上。


网关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WAF

Web应用防护系统(也称为:网站应用级入侵防御系统。英文: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简称: WAF)。利用国际上公认的一种说法:Web应用防火墙是通过执行一系列针对HTTP/HTTPS的安全策略来专门为Web应用提供保护的一款产品。


SOC

安全运营中心业界通常称为SOC(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SOC采用集中管理方式,统一管理相关安全产品,搜集所有网内资产的安全信息,并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安全事件进行深层的分析、统计、和关联,及时反映被管理资产的安全情况,定位安全风险,对各类安全事件及时发现和定位,并及时提供处理方法和建议,协助管理员进行事件分析、风险分析、预警管理和应急响应处理。


LAS

日志审计系统是用于全面收集企业IT系统中常见的安全设备、网络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系统、主机等设备所产生的日志(包括运行、告警、操作、消息、状态等)并进行存储、监控、审计、分析、报警、响应和报告的系统。


NOC

网络操作中心又称网络运行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管理网络运行的机构。它负责网络的运行、操作、监视、故障处理和维护等,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有大型网络的企业和网络服务提供者,通常有一个网络操作中心,可以从工作站上看到网络状态的细节。网络操作中心是网络问题解决、软件分发和修改、路由、域名管理、性能监视的场所。


SIEM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产品及服务负责从大量企业安全控件、主机操作系统、企业应用和企业使用的其他软件收集安全日志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报告。有些SIEM还可以试图阻止它们检测到正在进行的攻击,这可能帮助阻止破坏或者限制成功攻击可能造成的损坏。


蜜罐

蜜罐技术(Honeypot Technology)本质上是一种对攻击方进行欺骗的技术,通过布置一些作为诱饵的主机、网络服务或者信息,诱使攻击方对它们实施攻击,从而可以对攻击行为进行捕获和分析,了解攻击方所使用的工具与方法,推测攻击意图和动机,能够让防御方清晰地了解他们所面对的安全威胁,并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增强实际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沙箱

Sandbox(又叫沙箱、沙盘)即是一个虚拟系统程序,允许你在沙盘环境中运行浏览器或其他程序,因此运行所产生的变化可以随后删除。它创造了一个类似沙盒的独立作业环境,在其内部运行的程序并不能对硬盘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在网络安全中,沙箱指在隔离环境中,用以测试不受信任的文件或应用程序等行为的工具。


网络靶场

网络靶场(Cyber Range)是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对真实网络空间中的网络架构、系统设备、业务流程的运行状态及运行环境进行模拟和复现的技术或产品,以更有效地实现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学习、研究、检验、竞赛、演习等行为,从而提高人员及机构的网络安全对抗水平。


ARP攻击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一个位于TCP/IP协议栈中的网络层,负责将某个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

ARP 病毒攻击是局域网最常见的一种攻击方式。由于TCP/IP协议存在的一些漏洞给ARP病毒有进行欺骗攻击的机会,ARP利用TCP/IP协议的漏洞进行欺骗攻击,现已严重影响到人们正常上网和通信安全。当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遭到ARP的攻击时,它就会持续地向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设备发送大量的APR欺骗数据包,如果不及时处理,便会造成网络通道阻塞、网络设备的承载过重、网络的通讯质量不佳等情况。


Shellcode

shellcode是一段用于利用软件漏洞而执行的代码,shellcode为16进制的机器码,因为经常让攻击者获得shell而得名。shellcode常常使用机器语言编写。 可在暂存器eip溢出后,塞入一段可让CPU执行的shellcode机器码,让电脑可以执行攻击者的任意指令。


黑产

网络黑色产业链,简称网络黑产,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网络攻击、窃取信息、勒索诈骗、盗窃钱财、推广黄赌毒等网络违法行为,以及为这些行为提供工具、资源、平台等准备和非法获利变现的渠道与环节。


暗网

暗网是利用加密传输、P2P对等网络、多点中继混淆等,为用户提供匿名的互联网信息访问的一类技术手段,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匿名性。


加密机

加密机是通过国家商用密码主管部门鉴定并批准使用的国内自主开发的主机加密设备,加密机和主机之间使用TCP/IP协议通信,所以加密机对主机的类型和主机操作系统无任何特殊的要求。


CA

CA是证书的签发机构,它是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的核心。CA是负责签发证书、认证证书、管理已颁发证书的机关。

CA 拥有一个证书(内含公钥和私钥)。网上的公众用户通过验证 CA 的签字从而信任 CA ,任何人都可以得到 CA 的证书(含公钥),用以验证它所签发的证书。

证书的内容包括:电子签证机关的信息、公钥用户信息、公钥、权威机构的签字和有效期等等。证书的格式和验证方法普遍遵循X.509 国际标准。


SSL证书

SSL证书是数字证书的一种,类似于驾驶证、护照和营业执照的电子副本。 因为配置在服务器上,也称为SSL服务器证书。

SSL证书就是遵守SSL协议,由受信任的数字证书颁发机构CA,在验证服务器身份后颁发,具有服务器身份验证和数据传输加密功能。


内网

局域网,网络种类,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之内,其具备的安装便捷、成本节约、扩展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各类办公室内运用广泛。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功能,在使用过程当中,通过维护局域网网络安全,能够有效地保护资料安全,保证局域网网络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


外网

广域网(英语:Wide Area Network,缩写为 WAN),又称外网、公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广域网并不等同于互联网。


防火墙

防火墙在内网中的设定位置是比较固定的,一般将其设置在服务器的入口处,通过对外部的访问者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保护内部网络的作用,而处于内部网络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明确权限规划,使用户可以访问规划内的路径。总的来说,内网中的防火墙主要起到以下两个作用:一是认证应用,内网中的多项行为具有远程的特点,只有在约束的情况下,通过相关认证才能进行;二是记录访问记录,避免自身的攻击,形成安全策略。

应用于外网中的防火墙,主要发挥其防范作用,外网在防火墙授权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内网。针对外网布设防火墙时,必须保障全面性,促使外网的所有网络活动均可在防火墙的监视下,如果外网出现非法入侵,防火墙则可主动拒绝为外网提供服务。基于防火墙的作用下,内网对于外网而言,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外网无法解析到内网的任何信息。防火墙成为外网进入内网的唯一途径,所以防火墙能够详细记录外网活动,汇总成日志,防火墙通过分析日常日志,判断外网行为是否具有攻击特性。


边界防御

“边界防御”是国内知名安全企业金山率先提出的防病毒技术理念,该技术在金山毒霸2012中第一次应用。与传统的防病毒技术理念最大的不同在于,“边界防御”强调“不中毒才是最佳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对外界程序进入电脑的监控,在病毒尚未被运行时即可被判定为安全或不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对本地计算机的安全防护。


南北向流量/东西向流量

在数据中心中,数据中心环境中有两种网络流量模式,一种是数据中心外部用户和内部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流量(南北向流量或者纵向流量NORTH-SOUTH traffic);另外一种就是数据中心内部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流量(东西向流量或者横向流量EAST-WEST traffic)。


规则库

由规则组成的知识库。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NTA

网络流量分析 网络流量分析器bitSaver (又称应用流量管理器,带宽管理器或QoS设备)早在2000年就已出现,最早是美国的Packteer公司研发。带宽管理器的基本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根据应用和用户进行带宽的分配与监控。

当然作为带宽管理器,还具有更多的应用方式。如以下的应用:

一、网络应用透明度问题,通过带宽管理器可以让以前未知的网络应用的状况能够详细查看。

二、防范突发的流量激增和未知应用的攻击,如DoS攻击等,保障网络安全。


XDR

Extend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缩写是XDR,意思是可拓展威胁检测与响应。是一个基于SaaS化模式,将多源安全遥测数据进行聚合,把原先分散的单点安全能力以原生化方式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提升威胁检测、调查、响应与狩猎能力的系统。用于检测和处置网络安全风险。


TTP

TTP(SAE AS6003)是当前所有基于时间触发的确定性网络通信技术中首个被SAE标准化的通信协议。正在进行基于MIL-1553(AS6003/1)物理层和基于RS485(AS6003/2)物理层的TTP协议实现的研究,这将有效提高恶劣环境复杂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效率。


态势感知

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整体地洞悉安全风险的能力,是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从全局视角提升对安全威胁的发现识别、理解分析、响应处置能力的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是安全能力的落地。


深度包检测

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是一种先进的包过滤方法,它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中起作用。

深度数据包检测(英语:Deep packet inspection,缩写为 DPI),又称完全数据包探测(complete packet inspection)或信息萃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IX),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包过滤技术,用来检查通过检测点之数据包的数据部分(亦可能包含其标头),以搜索不匹配规范之协议、病毒、垃圾邮件、入侵,或以预定之准则来决定数据包是否可通过或需被路由至其他不同目的地,亦或是为了收集统计数据之目的。


元数据

元数据(Metadata),又称中介数据、中继数据,为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property)的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


微隔离

微隔离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安全技术,具体含义是指把一个无结构无边界的网络分成好多逻辑上的微小网段,以确保每一个网段上只有一个计算资源,而所有需要进出这个微网段的流量都需要经过访问控制设备。


IAM

IAM(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的缩写),即“身份识别与访问管理”,具有单点登录、强大的认证管理、基于策略的集中式授权和审计、动态授权、企业可管理性等功能。


4A

4A是指: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Authorization、账号Account、审计Audit,中文名称为统一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即将身份认证、授权、记账和审计定义为网络安全的四大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身份认证在整个网络安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多因子认证

多因子认证是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条件对用户进行认证的方法。通常将口令和实物(如U盾、密码器、手机短消息、指纹等)结合起来,以有效提升安全性。常用于网上银行等应用领域中。


零信任

零信任代表了新一代的网络安全防护理念,它的关键在于打破默认的“信任”,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持续验证,永不信任”。默认不信任企业网络内外的任何人、设备和系统,基于身份认证和授权重新构建访问控制的信任基础,从而确保身份可信、设备可信、应用可信和链路可信。基于零信任原则,可以保障办公系统的三个“安全”:终端安全、链路安全和访问控制安全。


同态加密

同态加密是基于数学难题的计算复杂性理论的密码学技术。对经过同态加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个输出,将这一输出进行解密,其结果与用同一方法处理未加密的原始数据得到的输出结果是一样的。本质上,同态加密是指这样一种加密函数,对明文进行环上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再加密,与加密后对密文进行相应的运算,结果是等价的。


可信计算

可信计算/可信用计算(Trusted Computing,TC)是一项由可信计算组(可信计算集群,前称为TCPA)推动和开发的技术。可信计算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签注密钥是一个2048位的RSA公共和私有密钥对,它在芯片出厂时随机生成并且不能改变。这个私有密钥永远在芯片里,而公共密钥用来认证及加密发送到该芯片的敏感数据。


拟态防御

拟态防御(Mimic Defense,MD)是一种主动防御行为。由于其思想已被应用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因此常作为网络空间拟态防御(Cyber Mimic Defense,CMD)的简称。

CMD 是国内研究团队首创的主动防御理论,核心实现是一种基于网络空间内生安全(Cyberspace Endogenous Safety and Security,CESS)机理的动态异构冗余构造(Dynamic Heterogeneous Redundancy,DHR),为应对网络空间中基于未知漏洞、后门或病毒木马等的未知威胁,提供具有普适创新意义的防御理论和方法。


区块链

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数据难以篡改、二是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


风控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内生安全

内生安全,是我国科学家邬江兴院士针对网络空间安全现状的哲学性归纳与论述,是网络安全领域的新兴概念与技术发展方向,具体包含内生安全问题和内生安全体制机制两部分内涵。

2013年,邬院士针对网络空间安全的本源问题与现有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分析归纳了内生安全问题。 基于动态变结构软硬件协同计算理论(又称拟态计算),提出了网络空间拟态防御理论,创建了用于突破网络空间防御发展瓶颈的内生性安全体制机制。2016年,基于内生安全体制机制的拟态防御原理验证系统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测试评估,其正确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1] 

在2016 ISC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邬院士首次公开发表了内生安全的相关论述:“拟态防御架构的内生安全机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空间攻防成本不对称的现状,颠覆利用先发技术和卖方市场优势实现网络空间单向透明的战略的行动基础。”。


SASE

SASE是一种基于实体的身份、实时上下文、企业安全/合规策略,以及在整个会话中持续评估风险/信任的服务。


SDL

SDL(Simple DirectMedia Layer)是一套开放源代码的跨平台多媒体开发库,使用C语言写成。SDL提供了数种控制图像、声音、输出入的函数,让开发者只要用相同或是相似的代码就可以开发出跨多个平台(Linux、Windows、Mac OS X等)的应用软件。现SDL多用于开发游戏、模拟器、媒体播放器等多媒体应用领域。


代码审计

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源代码中的安全缺陷,检查程序源代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有编码不规范的地方,通过自动化工具或者人工审查的方式,对程序源代码逐条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这些源代码缺陷引发的安全漏洞,并提供代码修订措施和建议。


NTLM验证

NTLM是NT LAN Manager的缩写,这也说明了协议的来源。NTLM 是指 telnet 的一种验证身份方式,即问询/应答身份验证协议,是 Windows NT 早期版本的标准安全协议,Windows 2000 支持 NTLM 是为了保持向后兼容。Windows 2000内置三种基本安全协议之一。


MTTD

平均故障检测时间(Mean Timeto Detect)。

MTTR

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是描述产品由故障状态转为工作状态时修理时间的平均值。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平均值的长短,例如:硬盘错误的自动修复机制,又或整个机场的电脑系统发生故障。在工程学,“平均修复时间”是衡量产品维修性的值。因此,这个值在维护合约里很常见,并以之作为服务收费的准则。

MTBF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单位为“小时”。它反映了产品的时间质量,是体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一种能力。具体来说,是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也称为平均故障间隔。

MTBF= MTTF+ MTTR,平均发生一次故障事件循环周期。


CVE

CVE 的英文全称是“Common Vulnerabilities & Exposures”通用漏洞披露。CVE就好像是一个字典表,为广泛认同的信息安全漏洞或者已经暴露出来的弱点给出一个公共的名称。


CNVD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hina National Vulnerability Database,简称CNVD)是由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文简称国家互联应急中心,英文简称CNCERT)联合国内重要信息系统单位、基础电信运营商、网络安全厂商、软件厂商和互联网企业建立的信息安全漏洞信息共享知识库。。


数据脱敏

数据脱敏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在涉及客户安全数据或者一些商业性敏感数据的情况下,在不违反系统规则条件下,对真实数据进行改造并提供测试使用,如身份证号、手机号、卡号、客户号等个人信息都需要进行数据脱敏。


CISO

CISO是首席信息安全官,主要负责对机构内的信息安全进行评估、管理和实现。CISO也称为IT安全主管,安全行政官或类似的称呼。CISO通常直接向CIO汇报,但在较大的机构里,两者之间常常还有一个或多个管理层。


IPC管道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是指两个进程的数据之间产生交互。

在Linux C编程中有几种方法

(1) 半双工Unix管道

(2) FIFOs(命名管道)

(3) 消息队列

(4) 信号量

(5) 共享内存

(6) 网络Socket


SYN包

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是TCP/IP建立连接时使用的握手信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正常的TCP网络连接时,客户机首先发出一个SYN消息,服务器使用SYN+ACK应答表示接收到了这个消息,最后客户机再以ACK消息响应。这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才能建立起可靠的TCP连接,数据才可以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

TCP连接的第一个包,非常小的一种数据包。SYN 攻击包括大量此类的包,由于这些包看上去来自实际不存在的站点,因此无法有效进行处理。每个机器的欺骗包都要花几秒钟进行尝试方可放弃提供正常响应。


IPC$

IPC$(Internet Process Connection) 是共享 " 命名管道 " 的资源,它是为了让进程间通信而开放的命名管道,通过提供可信任的用户名和口令,连接双方可以建立安全的通道并以此通道进行加密数据的交换,从而实现对远程计算机的访问。


shell

在计算机科学中,Shell俗称壳(用来区别于核),是指“为使用者提供操作界面”的软件(command interpreter,命令解析器)。它类似于DOS下的COMMAND.COM和后来的cmd.exe。它接收用户命令,然后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


ARP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CC攻击

攻击者借助代理服务器生成指向受害主机的合法请求,实现DDOS和伪装就叫:CC(Challenge Collapsar)。

CC主要是用来攻击页面的。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访问论坛时,如果这个论坛比较大,访问的人比较多,打开页面的速度会比较慢,访问的人越多,论坛的页面越多,数据库压力就越大,被访问的频率也越高,占用的系统资源也就相当可观。


洪水攻击

是黑客比较常用的一种攻击技术,特点是实施简单,威力巨大,大多是无视防御的。 从定义上说,攻击者对网络资源发送过量数据时就发生了洪水攻击,这个网络资源可以是router,switch,host,application等。 洪水攻击将攻击流量比作成洪水,只要攻击流量足够大,就可以将防御手段打穿。 DDoS攻击便是洪水攻击的一种。


SYN攻击

SYN攻击是黑客攻击的手段。SYN洪泛攻击的基础是依靠TCP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的设计。第三个数据包验证连接发起人在第一次请求中使用的源IP地址上具有接受数据包的能力,即其返回是可达的。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可以使很多的计算机在同一时间遭受到攻击,使攻击的目标无法正常使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已经出现了很多次,导致很多的大型网站都出现了无法进行操作的情况,这样不仅仅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

DoS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利用漏洞或发送大量的请求导致攻击对象无法访问网络或者网站无法被访问。


鱼叉攻击

“鱼叉攻击”是计算机病毒术语,通常是指利用木马程序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到目标电脑上,诱导受害者去打开附件来感染木马。


鲸钓攻击

所谓 “鲸钓攻击” (Whaling Attack) 指的就是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欺诈和商业电子邮件骗局。BEC诈骗又称钓鲸欺诈,攻击者要么侵入公司电子邮件账户,要么冒充承包商或商务合作伙伴,发送网络钓鱼邮件提交虚假发票。只要发票被支付,资金便会汇入银行,然后被快速洗走


水坑攻击

顾名思义,是在受害者必经之路设置了一个“水坑(陷阱)”。 最常见的做法是,黑客分析攻击目标的上网活动规律,寻找攻击目标经常访问的网站的弱点,先将此网站“攻破”并植入攻击代码,一旦攻击目标访问该网站就会“中招”。


APT攻击

APT攻击,即高级可持续威胁攻击,也称为定向威胁攻击,指某组织对特定对象展开的持续有效的攻击活动。这种攻击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针对性,通常会运用受感染的各种介质、供应链和社会工程学等多种手段实施先进的、持久的且有效的威胁和攻击。


供应链攻击

供应链攻击是一种面向软件开发人员和供应商的新兴威胁。 目标是通过感染合法应用分发恶意软件来访问源代码、构建过程或更新机制。


跨站攻击

通常简称为XSS,是指攻击者利用网站程序对用户输入过滤不足,输入可以显示在页面上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的HTML代码,从而盗取用户资料、利用用户身份进行某种动作或者对访问者进行病毒侵害的一种攻击方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63852611/article/details/12638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