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生态中的跨链桥是如何运行的?

在以太坊升级之前,它网络拥堵、手续费高昂等问题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市场中出现了许多以太坊之外的公链,其中甚至不乏有一些号称“以太坊杀手”项目。尽管以太坊很快反应过来了,并开始对其自身进行升级优化,但一个多链的生态已然形成。

在多链态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链与链之间的交互机制,也就是跨链桥。那么跨链桥是如何实现不同的链之间的数据交互的呢?

通常来说,跨链桥中的通信协议目的都是让一条链(A 链)的状态信息能够不被篡改且完整地传递到另一条链(B 链)之上。因此,在传递知识,需要满足三个基础条件:

源链端:需要保证传出信息的 A 链是一个有最终性的状态。

传输端:需要确保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丢失。

目的链端:B 链能够准确接收来自 A 链的信息。

要实现这三个前提,传统互联网中使用的 TCP/IP 等网络通信协议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块链网络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节点。如果在跨链时使用传统的 TCP/IP 协议,就需要让 A链中所有节点向B链的所有节点发送区块,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因此,开发者们也设计了全新的协议来完成区块链跨链。

跨链协议的核心在于信任,即使相互交互的两条链之间不会作恶,一个很基本的方式就是引入一个第三方的可信主体来进行验证和监督。那么,这个可信主体该如何构建,也就成立一个关键的问题。

目前市场中有超过90%的跨链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而它们采用的第三方信任主体也根据中心化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中心化机构:中心化可信机构是一种十分传统的方式,它的优点十分明显,成本低、延迟低。而相应的,用户也要对这个机构保持信任,同时,中心化的模式,也更容易出现作恶的情况,其中的风险也是用户来承担的。

外部委员会:这是一种相对“民主”的方案,外部委员会通常由数个或数十个成员组成,验证时也需要大部分成员都通过才行。这种方式也有着成本低、延迟低的优点;但由于它的“民主”也只是在小部分人中进行,因此,用户也需要同中心化机构一样是对委员会成员保持信任,另外,由于成员数量并不多,也一样比较容易发生作恶情况。

轻客户端方案:这是一种在 A、B 链中分别部署对方的智能合约从而实现信任验证的方式。优点在于有着很高的安全性,几乎无法作恶;但缺点就是其运作成本比较高。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filesystem/article/details/12705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