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每日一问:回调函数和观察者模式的区别?

知识点

观察者模式

网上很容易查到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Android中大量的使用了观察者模式。你可能已经用过ListView的adapter.notifyDataSetChanged来触发ListView的列表界面进行更新。notifyDataSetChanged的内部实现就是基于观察者模式。

image.png

跟进这段代码你会发现:BaseAdapter中的DataSetObserver(观察者)实现Observer接口,DataSetObservable(被观察者)继承Observable类。

标准的观察者模式的写法应该照下面的UML图:

image.png

有几个概念(抽象主题(Subject)、具体主题(ConcreteSubject)、抽象观察者(Observer)和具体观察者(ConcreteObserver)),好在Java帮我实现了相关的代码,可以通过Observable类和Observer接口实现了观察者模式。Observer对象是观察者,Observable对象是被观察者。

还有EventBus, RxJava等常见的开源库也是居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只是它们实现的方式各有不同。

回调函数
那回调函数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看看这段再熟悉不过的代码片段: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do something
            }
        });

View的Listener监听会通过setOnClickListener给View传递一个Listener对象,当相关的事件发生时是触发onClick(回调onClick)。这其实也是一种观察者模式,OnClickListener是观察者,View是被观察者,当View收到Click事件是会通知观察者执行onClick()。

参考回答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观察者模式完美的将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分离开,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
回调函数其实也算是一种观察者模式的实现方式,回调函数实现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往往是一对一的依赖关系。
所以最明显的区别是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设计思路,而回调函数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另一明显区别是一对多还是多对多的依赖关系方面。

更多面试题

面试题:Android的单列模式如何保证一定单列的情况?

分析:如下代码,我们一般写单列模式是这样的: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return instance;
    }
}

如果不同的线程同时执行“if (instance==null)”,因为instance还未赋值,是会存在多个instance实例的。所以保险的一点的写法: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null) {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但这种两次判断的方式还是有可能出问题。因为“instance=new Singleton();”这段代码并不是一条唯一的指令,实际上这段代码会编译成多条指令,大致上做了3件事:
(1)给Singleton实例分配内存
(2)调用Singleton()构造函数,初始化成员字段
(3)将instance对象指向分配的内存

而且上面的(2)和(3)的顺序无法得到保证的,虚拟机可能先初始化实例字段再把instance指向具体的内存实例,也可能先把instance指向内存实例再对实例进行初始化成员字段。

当然这请情况很少见,不过我还是听一个同事讲过,他有遇到了用这种两次判断的方法还是有多个实例。

参考回答:我们可以在两次判断的基础上,使用“volatile”关键字来修饰instance,保证instance实例的唯一。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null) {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面试题: Android较常用到的设计模式?

参考回答:

  • 适配器模式:GridView、ListView的Adapter;
  • 建造者模式:AlertDialog.Builder;
  • 观察者模式:ListView的adapter.notifyDataSetChanged;
  • 责任链模式:View的事件分发;

你的朋友是不是也在准备面试呢?你可以把今天的题目分享给好友,或许你可以帮到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uoduo_11011/article/details/12825273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