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设计模式,以及简单的代码实现

1概念:

观察者设计模式:就用来解决两个不相关对象之间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通信模型。他是一种编程套路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模式。它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在观察者模式中,主体是通知的发布者,它发出通知时并不需要知道谁是它的观察者,可以有任意数目的观察者订阅并接收通知。观察者模式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软件界面元素之间的交互,在业务对象之间的交互、权限管理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完美的将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分离开。观察者模式在模块之间划定了清晰的界限,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

2..观察者设计模式是来解决什么问题?

观察者设计模式定义了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组合关系,以便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观察”的逻辑关联,当被观察者发生改变的时候,观察者就会观察到这样的变化,并且做出相应的响应。

3.观察者设计模式的简易编程套路是什么?

1.假定两个类,一个为观察者类,一个为被观察者类。

2.观察者类中,定义一个对某个事件感兴趣的处理函数,一般也叫槽函数。

3.被观察者类中,定义一个数据结构,用来保存观察者对哪一个事件id(信号)感兴趣,使用数据结构建立信号与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

4.被观察者类中,定义两个方法函数:

一个方法为:添加观察者与其感兴趣的事件id(信号)加入到容器之中。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4485321 查看本文章

另一个方法为:信号函数:通知事件函数执行逻辑:首先遍历容器之中,有没有感兴趣的事件ID,如果有,则代表一系列的观察者,对这个事件感兴趣,那么再次遍历观察者列表,让每一个观察者执行相应的槽函数。

4.简单的代码介绍: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include <map>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_Recv
{
public:
    virtual void show_info(int num)=0;
    virtual ~Base_Recv()=default;
};

class Recver:public Base_Recv
{
public:
   void show_info(int num) override
    {
        switch (num) {
            case 1:
                cout<<"1号信息"<<endl;
                break;
            case 2:
                cout<<"2号信息"<<endl;
                break;
            case 3:
                cout<<"3号信息"<<endl;
                break;
        }
    }
};


class Sender
{
public:
    map<int,Base_Recv*> mp;
    void add(int num,Base_Recv* p)
    {
        mp[num]=p;
    }

    void single(int num)
    {
        mp[num]->show_info(num);
    }


};
int main()
{
    Base_Recv* recv1=new Recver;
    Base_Recv* recv2=new Recver;
    Base_Recv* recv3=new Recver;

    Sender sender;

    sender.add(1,recv1);
    sender.add(2,recv2);
    sender.add(3,recv3);

    for(;;){
        int num1;
        cin>> num1;
        sender.single(num1);

    }
    return 0;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2998658795/article/details/12614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