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eDP协议学习--协议简介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项目接触到该协议,该协议不像HDMI,USB资料那么多,虽然应用还是很广泛的,但是生态不是很好。自己看了一段时间的协议,想着记录下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1综述

eDP(Embedded DisplayPort)是数字显示技术领域的标准协议,其创始者为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创始成员包括戴尔、惠普、三星、飞利浦以及英伟达等。eDP协议是针对DP(Display Port)应用在嵌入式方向架构和协议的拓展,所以eDP协议完全兼容DP协议。相对于DVI/HDMI来说,eDP具有高带宽、整合性好、相关产品设计简单,该接口已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其它集成显示面板和图像处理器的领域。eDP接口降低设备复杂性,支持关键跨行业应用程序的必要功能,并提供性能可伸缩性,以支持具有更高颜色深度、刷新率和显示分辨率的下一代显示器。
eDP是被设计来取代比较旧的数字影音传送界面如LVDS,尤其在全高清PHD(1920x1080或1920x1200)或超过FHD解析度的面板上。
eDP具有三大基本架构包含影音传输的主要通道(Main Link)、附属通道(AUX)、与热插拔(HPD)。
Main Link:用来传输各种类型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Main Link由1~4对差分线构成,这些数据线是单向的,从source指向sink。每对差分线采用交流耦合技术,发送端与接收端可以具有不同的共模电压,因此可以把接口做的更小。数据采用ANXI 8B/10B编码方式,eDP1.4中每条lane的速率最大为5.4Gbps,最小为1.62Gbps。没有专门的时钟线,时钟从数据中恢复。对于一款液晶屏而言,Main Link具体需要几对数据线,取决于屏幕的分辨率和颜色位数。
AUX:是一条独立双向半双工的传输通道,它也是一对差分信号线。其数据传输速率最大1Mbps,用来传输配置参数与指令。该通道提供Link Services和Device Services。具体来说它与EDID及DPCD存储器相连,并通过总线方式读写。其中EDID为显示标识数据,用于存储显示器的相关参数。DPCD为eDP接口配置数据,与链路管理层相连,用于链路层面的配置。
HPD:该项功能在eDP中是可选的。与DP一样,eDP支持与此信号相关的所有功能,包括中断以及链路故障通知。如果不使用HPD功能,source端可以通过轮询的sink方式来检查链路的完整性,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source的功耗,所以还是推荐使用HPD的方式。
支持2~8声道音频传输,支持非压缩和压缩格式,非压缩格式LPCM最大支持192KHz采样率(bit rate<=6.144Mbps),压缩格式(IEC61937)支持384KHz与768KHz两种采样率。
下图给出了eDP系统的基本框图。
eDP系统的基本框图

2 各版本特性比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由于eDP时嵌入式的应用场景。所以一般不使用HDCP,而且嵌入式的屏幕也没有支持HDCP。对于eDP只需要使用ASSR(加扰)就行。
DP个版本性能

3 性能计算方法

3.1. Lane与rate的需求计算
以1920x1080@60Hz计算,其像素时钟为148.5MHz,如果传输像素单元为24bpp,则其传输带宽为:
148.5MHz24bpp=3.564Gbps
eDP 1.4支持最大单lane 5.4Gbps,其传输有效数据带宽为:
5.4Gbps
0.8=4.32Gbps
结论:单lane 5.4Gbps 即可满足传输需求;
3.2. 基本传输单元(TU)插入空闲字符的个数
为了避免link 带宽过载,数据的打包速率只能等于或者小于link symbol的速率,如果是小于的情况,则需要传输空闲字符,空闲字符放在FS与FE之间。一个基本传输单元具有32~64个link symbol,而且在传输过程中不能改变。
假如显示规格为1920x1080@ 60Hz,24bpp,strm_clk=148.5MHz,采用2.7Gbps,4lane传输,TU的大小固定为64
Packt data rate=148.5*24/8/4=111.375MHz;
平均每个TU中有效数据的个数=(111.375M/270M)*64=26.4;
所以单lane中TU的大小为64,active symbol为27个。

!!!下篇我会写DP特殊字符的插入规则与时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iuyuetingyue/article/details/12402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