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第6讲--代理模式

一、什么是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英语:Proxy Pattern)是程序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模式。所谓的代理者是指一个类别可以作为其它东西的接口。代理者可以作任何东西的接口:网上连接、存储器中的大对象、文件或其它昂贵或无法复制的资源。例如:在有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能或者不想直接访问另一个对象,这时需要找一个中介帮忙完成某项任务,这个中介就是代理对象。例如,购买火车票不一定要去火车站买,可以通过 12306 网站或者去火车票代售点买。又如找女朋友、找保姆、找工作等都可以通过找中介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代理模式的特点

2.1 优点

  • 代理模式在客户端与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和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 代理对象可以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 代理模式能将客户端与目标对象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增加了程序的可扩展性

2.2 缺点

  • 代理模式会造成系统设计中类的数量增加
  • 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增加一个代理对象,会造成请求处理速度变慢;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提到的缺点呢?答案是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方式

三、代理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代理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定义一个继承抽象主题的代理来包含真实主题,从而实现对真实主题的访问,下面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3.1 模式的结构

代理模式的主要角色如下。

  • 抽象主题(Subject)类: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主题和代理对象实现的业务方法。
  • 真实主题(Real Subject)类: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具体业务,是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是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 代理(Proxy)类:提供了与真实主题相同的接口,其内部含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它可以访问、控制或扩展真实主题的功能。

其结构图如图 3-1 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3-1 代理模式的结构图
在代码中,一般代理会被理解为代码增强,实际上就是在原代码逻辑前后增加一些代码逻辑,而使调用者无感知。

根据代理的创建时期,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 静态:由程序员创建代理类或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再对其编译,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的 .class 文件就已经存在了。
  • 动态:在程序运行时,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而成

3.2 模式的实现

代理模式的实现代码如下:

package proxy;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xy proxy = new Proxy();
        proxy.Request();
    }
}
//抽象主题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真实主题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方法...");
    }
}
//代理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void Request() {
    
    
        if (realSubject == null) {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preRequest();
        realSubject.Request();
        postRequest();
    }
    public void pre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之前的预处理。");
    }
    public void post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之后的后续处理。");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250372/article/details/12557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