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说/谈/话/语/言/说话/讲话/谈话/语言/言语的区别

说,谈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例如:讲说
说,用言语表达。例如:讲学、讲故事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求。~团结。
商量,商议:~价儿。~条件
评议;论说。例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
协商、谈判。例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
注意、 注重。例如:讲卫生;讲质量
就某方面说;论:~技术他不如你;~干劲儿他比你足。

“讲”是古今异义字。古义的本义是指和解、讲和。如《史记·穰侯列传》:“今王背楚赵而讲秦。”讲和需要事先进行分析、研究,所以后来引申为谋划。如《左传·襄公五年》:“讲事不令,集人来定。” [5-6]
“讲”的今义的本义是“说”的意思。“讲”由“说”还引申有谈论的意思。三国魏时的嵇康家有棵大柳树,嵇康经常在树下与客人清谈讲论,人们就把这棵树叫作“讲树”。讲和需要用语言沟通,讲明其中的道理,所以后来引申为讲解、解释。如《梁书·阮孝绪传》:“后于钟山听讲。”讲述和评论称“讲评”;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叫“讲学”;古代把解释经书叫“讲经”。
现在只用一个讲”字,是讲话的意思,在上古汉语中无此意义。

讲和说的区别

讲通常具有单向性,一般指一方向另一方说。用讲的地方可以用说,用说的地方不一定能讲。

从情境上看,“说”更口语、话题更轻松,“讲”更正式、说得时间和内容更多更细致一些,有讲解之意

侧重点上,“说”更强调内容,“讲”更强调对象。例如:“讲学”暗含对象(学生),“说话”是“说+话(内容)”

文体的一种。韩愈的《师说》。

用话来表达意思

解释:一说就明白。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
学说;观点;言论

责备;批评:爸爸说了他几句。

指说合;介绍:说婆家。

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

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例如:说话、讲话
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例如:会话、情话、话题
说,谈论:话别
告诉
语言、言语

说话或讨论
对话
所说的话,听说的话。例如:笑~。无稽之~。传为美~。
谈,可作名词,意为言论;作动词,谈论,讨论

讲话

正式场合,比较严肃的场合,上级对下级,面对多人发表言论、观点,公开演讲
讲话就是一个人讲,其他人不说话.其他人听
指正式的演说
说话、谈话。
指说话;发言;谈话,或者指演说和普及性的著作体裁。

说话

说话就是朋友与朋友之间,同龄人之间的叫做说话,非正式
用语言表达意思;发表见解。
一般指“用语言表述事实或表达态度”,也有指责、非议;闲谈;说理;交涉等意思。
发言、讲话
闲谈

谈话

说话
彼此的对谈
谈话偏向于描述私底下两个人或多人的聊天,通常应用于工作等比较正式严肃的场合
谈话是一对一
谈话是私密的
谈话这次多用在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老板对员工,上级对下级
两个人或许多人在一起说话。

言语

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一个词
说话
发言。
言语是指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二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使用的语言。例如:言语不通,沟通就有困难
禀告。例如:等我过去言语一句,你再进来

语言

指书面语;诗文的句子。
说话;交谈;谈吐。

该汉语词典《语言是什么意思|语言的解释是什么》来源于好工具,网址: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e858943ac9e8589/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词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人类用嘴说出来的话,由语音、语汇和语法所组成,是表达情意、传递思想的重要工具。

语言是由一组彼此有关联的声音或符号,依循着规则而组成的沟通和达意的媒介。语言之所以能成为沟通工具,部分原因在于其中之声音或符号具有意义,而其意义是约定俗成的结果。语言所遵循的规则即是文法(grammar)。
  语言是人类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工具。语言不仅能用来传达意见,表示感情,而且能作为适应环境及解决问题时帮助思考的工具。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语言的定义有下述各说:
  1. 沙皮尔(E. Sapir, 1921)认为语言是人类表达及沟通意念、感情及慾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本身的形式是一个符号系统,而这些符号是人由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听觉的讯号。
  2. 川格和史密斯(A. Tranger & A.L. Smith, 1942)认为语言是一群人互相合作而使用的一种任意的声音符号系统。
  3. 索绪尔(F. De Saussure, 1959)认为语言是人类说话功能的社会产品,同时也是促使人类使用语言功能的约定俗成的规则。
  4. 寇克(A. Cook, 1969)认为语言是任意的声音符号及语法讯号的系统,是一种语言社群中的成员跟其他成员沟通讯息、相处及传播文化所使用的方法。
  5. 英国人类学家泰罗(M. Tylor, 1969)认为语言是用「有音节的音」作为意义的表现。
  归纳以上各家说法,语言是用声音符号来表达人类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其范围包括啼哭、手势、脸部表情、态度、感叹、有音节的说话、书写和绘画等。由以上的定义可知语言的共同因素包括:是有系统的结构;大都以声音为传讯的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是人类自主而有意识的行为;是与文化有关的社会行为。
  哲学家很早就重视语言,因为语言是哲学家用来论辩的工具;而为了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沟通时不致造成混淆,对字或词所蕴含的意义加以澄清,如在柏拉图(Plato)〔对话录〕中,就有许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义」等概念澄清的讨论,在道家〔庄子〕的篇章中,也记载许多对重要概念(如「圣人」)讨论的叙述。中国儒家传统也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如「不学诗,无以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都显示儒家将语言的掌握视为道德与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事项。
  哲学家对语言的兴趣是全面性的;在形上学的领域中许多哲学家认为可以透过语言的分析来揭露客观世界的真相,因为语言与外在客观世界有某种对应的关系,有这种想法的哲学家如古代的柏拉图(Plato, 427-347 B.C.)、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和近代的罗素(B. Russell, 1872~1970)。但中国的老子〔道德经〕却指语言的本身有限制,想用语言来描述真相,都会失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为此意。
  在逻辑学的讨论中,由于推理的主要媒介是语言,故逻辑学家对语言的各种表达形式及其推理之有效与否均有研究。在知识论中,许多哲学家认为语言可以用来传达真理,但也有的哲学家,如柏格森(H. Bergson, 1859~1941)认为真理的掌握不适合透过语言。至于知识的种类,传统的主张认为只有由语言文字所形成的真命题才是知识,即所谓命题式的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但另外一些哲学家认为某些知识无法透过语言文字来传达,它们的产生是人在实际活动中不断参与揣摩而形成,即是所谓的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在哲学心理学的讨论中,有些哲学家试图以语言学得的过程及语言的使用来探讨人类心灵建构及运作的过程;有些哲学家则对语言、思考及行动之间的关联有所研究。
  在哲学领域中,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所形成的专门领域是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在这个领域中,主要的议题有:语言如何表达意义,在什么情况下两项不同的语言陈述具有相同意义,意义的种类,语言的结构及能被语言说明的事物或活动的结构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语言表达(如诗歌、宗教语言)的特点等。

语言(英文名:Language)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英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世界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根据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特征的共同之处与起源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系。每个语系包括有数量不等的语种,这些语系与语种在地域上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很多文化特征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际工具,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和发展。

讲,说
说的话
议论,谈论
话语

告诉


说话、谈论、议论
用口头表达的话
传达思想或讯息的动作或信号。例如:手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aowenxiong/article/details/12524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