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vs方舟子 观战小感(二)

韩寒的败笔一:

悬赏2000万求举证能否定自己的人。

更糟糕的是,有好事美女附合2000万加注于他。这招不是给自己添乱吗,此外基本看不出4000万对证实本人有多大作用。

 

悬赏求举证能否定自己的人------此招数全无章法,置自已于死地,却无后生之可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许诺的这个钱,洒出去的效果,等同于自找麻烦、自讨没趣、自我招罪、自我找抽、自取其辱、自掘坟墓。。。此举空门大开,却没有后招补杀,是死招。还不如发誓“如有说谎天打雷劈”效果还好些。

 

理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写文章同打架不一样。你怀疑我的功夫?你说多年前击杀某某那一战不是我亲身出战?来来来,摆起擂台,谁不信邪的上来试试,单挑也行,群殴也罢。上一个,灭一个;上一群,灭一堆。看信是不信!

武功有内家有外家,有内功心法有外家横练,武林高手能够从其独有特征中鉴定这个是某某门派、某某人的独门武功。

 

写文章不一样。并没有独特的鉴别方法。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393360 查看本文章

说文风。同一个作者文风是有进化的,文风也是有变化的。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写作时期、心情好坏、情绪高低等等都会对之有影响。

说谴词用句。没规定哪个词是原创、你能用了别人就不能用的。可能某个词是你第一次创造性使用了,一瞬间人人都用开了,这个现象有木有?“有木有”哈?

说文章质量。同一个作者写出的文章,未必后来的比前面的好,未必成年之作比少年时代作品好,也未必写多了就能出上佳之作。看各个作家的代表作出现时间与其寿命长短一比照就能明白这点。

说签字。写文章又不象画作,可以在真品上签上自己大名。文章是越多人看越有价值,发行量越大越宝,作者的签字嘛,印刷量产就行,根本不能做为鉴别依据。

……

 

总之一句话,对文章而言,想证实、或者证否是不是某个人所写,从绝对的逻辑意义与技术鉴定角度上来说,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即难于证实,又难以证否。也许这也是韩寒敢于出手2000万的底气之一。

但是也正因为即难于证实,又难以证否,那么也等同于很容易被质疑了、等同于人人皆可以找出疑点。

就算有人仅仅是以寻宝游戏心态参与其中,也都可以理解了-----单单为了这4000万的注,玩一场也是很热闹很好玩很刺激的游戏,为什么不玩?(http://sunnyfaint.iteye.com原创)

 

韩寒的败笔二:

人身攻击招。

双方主战场之外的网络阵营对比,韩方爆粗口和人身攻击的招数明显多。当主将韩寒面对访谈,本身也说出:“祝他早日康复吧”,这种明显带点人身攻击意味的话时,气度竟现疲弱之态。令我这个曾经的粉丝不是不痛苦的。

双方主战场之外的网络阵营对比,方方阵营爆粗口和人身攻击的招数明显少,更显成熟理性,招招实打,例无虚发。你就算认为他无赖,那也是一个“逻辑造谣”的无赖。人家就算是“还没有康复”,人家那也是病得有风度、赖得有气度、有 依据事实、合理推断、慎得结论,踩着自由质疑的边界” 让你恨得牙痒痒终于爆人身攻击的力度。

从围观的角度看,的确韩寒虽然三十而立了,虽然当爸爸了,但是整个看还是沉不住气啊,其应变并不如其某些文章中所见的刻薄犀利。

 

 

韩寒的败笔三:

诉诸法庭。

如果没有先前的悬赏求举证那一招也罢了,诉诸法庭那是可行的。

可是现在,既然你都悬赏在先,那么别人果真提出质疑的证据了,你自当对他提出的证据做出反驳,为什么却要诉诸法庭呢?

这好比两个孩子骂架,甲儿说:“你打我咯,你打我咯,打我给你钱!”乙儿果真下手打了,结果甲儿大哭:“我去告我爸爸!”。。。

----还不如直接打还手呢。

 

 

既是悬赏在先,然后又嫌别人找茬在后,要闹到御座之前求评理、求保护,难道先前所说的“悬赏”只是在设套子让人钻?这个就不太厚道了吧?

就算是陷入“大家来找茬的狂欢”,那也是你韩寒本人招致的。当初2000万一许下,狂欢其实已经开始,而不是韩今天才说的“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大家来找茬的狂欢”。

可以说,狂欢的序幕是麦田拉开的,狂欢的舞台却是韩寒搭建的,方舟子只不过是应约出演而已,并且因演出非常敬业和投入,竟意外成了主角。

 

对于事件,但凡号称绝对正确的事物,我都保持谨慎面对的态度。从事件看,不论过程如何,韩寒已经输了,疑点已经种下。从炒作看,两人都将双赢。

对于韩寒,我相信早期那几篇,也许仅仅是他爸爸给他修改润色过几笔而已。但改动的幅度现在成了他受质疑的难以辩驳的论据。

对于方舟子,那真是一个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手。不说别的,单就这一份淡定从容,就不是江湖里白混的。旁观明知他说的不尽靠谱,但你还真挑不出他出招有什么漏洞。很有说服力,高手啊!就连其他老江湖,对他也只能发出“逻辑造谣”的慨叹!

更高妙的是,他所说的就真的貌似就是他所想的,他是那么真诚地发出质疑之声,我基本不怀疑他的真诚。

 

我只能承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只不过每个人心里那杆称的尺度还都不一样。这导致某个事件之中,可能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已问心无愧,但总有某些人、甚至是每个人都感觉到受了伤害……多么有意思的心理!你说要是你,你能怎么判?!    

有些事,你还真不能辨,你只能选择信、或不信。

有些事,不能问逻辑,只能问信仰。

对于讲究证据的法庭来说,韩寒真要起诉了,胜算还两说。

 

对于个人,我从中得到的最大教育就是:任何情况下,任何情绪下,都千万要记得,千万别让人给自己找不自在!尤其是千万别花钱让别人给自个儿找不自在!

 

 

纯围观。

仅看招。

http://sunnyfaint.iteye.com原创)

猜你喜欢

转载自sunnyfaint.iteye.com/blog/138930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