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37丨新一代ATR在超级趋势线中的作用

致力于量化策略开发,高质量社群,交易思路分享等相关内容

大家好,我是Le Chiffre。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超级趋势线系列之6,本期的进出场与以往不同,以往的超级趋势线由一条算法各异的均线与ATR波动率构造的区间组成。

经过观察和实盘总结发现如下几点缺点:

1、策略中ATR这一组件因为算法原因,导致在高位AV波动震荡中,波动率急剧放大,从而导致进场反转滞后,如一旦在高位开出多单,又因为波动率放大,导致初始止损位过大,从而造成损失与回撤。

2、以往算法各异的均线主体呈现同步与滞后的情形,例如:SF29的卡夫曼自适应、SF35的可变指数动态平均、SF36的可变移动平均等等,

为了修正以上两个瑕疵缺点,特思考研究了SF37——超级趋势线6,该策略底层主体均线由John Ehlers and Ric Way两位前辈不知道怎么研究得来,改均线算法命名是Zero Lag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也就是零滞后指数移动平均。该指标可视化如下图所示:

该指标相对前几个均线算法的特点就是,在事后看的一些行情拐点处,或者拐点时间段,随着行情演绎,该均线出现相较于其他均线算法最快的初速度。

第二,该策略所采用的并非是ATR为算法的波动区间,而是我在“异质化社群”中,为大家分享“异质化社群量化研究3”中提到的波动率刻画的算法。为什么这么搞呢?

首先,据我观察,ATR算法中纳入了最高价和最低价的数据,而最高价和最低价本身就属于情绪或者随机游走的极端值,参考意义不大,但是行情是客观的,期货市场不像别的市场可以随意抹去K线。因此,思索和比较再三,替换掉该算法,只获取K线实体的大小而进行波动率的刻画,但是该逻辑有一个遗漏的地方,说不上缺点,那就是忽略了跳空幅度在波动率结构中的占比。

其次,经过可视化定性分析来看,该新方法整体波动结构与ATR的波动相关系数在0.9左右,但是整体大小总体小于ATR,且小于幅度在0.3-0.7之间变动不一。可视化截图如下:

以上三幅图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的结构特征,所衍生的附图ATR和咱们社群分享研究的波动可视化图形。虽然整体波动是一样的,但是细节方面的确出现不同的结果。

核心本质:

1、摒弃掉高低开,以及最高最低价,波动刻画并不是说这个绝对数有多大,而是波动相对性。

2、在波动放大过程中,尤其是在暴涨行情中,高位的震荡、反转均会造成波动的放大,而这波动的放大,导致超级趋势线的反转滞后。

进场的结构特征说完了,说一下出场方面,在SF35自适应Krange基础上,本人加入了加速度出场,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刻画趋势流畅度中,(详情请见松鼠文章“CTA如何选择品种”)对跟踪止盈止损线进行加速度,确保出线AV行情导致利润的回吐。

下面我们看一下各个绩效,可视化图如下:

组合

J

EB

Ni

JD

文华-焦炭-long

文华-焦炭-short

Vnpy螺纹绩效,没有选择参数,大家私下自行测试选择参数

由于各平台差异,回测绩效以TBQ版本为准

本策略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实盘交易盈亏投资者个人负责。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56236921/article/details/12370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