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终总结】战胜拖延症的4种实用方法

「时光不负,创作不停,本文正在参加2021年终总结征文大赛

前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每到这个时间点,都是大家总结盘点一年的收获并立下新的一年的Flag的时候~
但相信大家也有经验,年初定好的计划,往往不了了之,毕竟定下目标简单,而实现起来却有些困难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我2020年立下的Flag与2021年的实现情况,并分享一些实现目标,战胜拖延症的实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年立下的Flag与完成情况


Flag就立在这里,下面我们来看下完成情况

  • 掘金升级到LV4
  • 做一个100以上starGithub开源项目
  • 读几本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等基础领域的书
  • 掌握flutter的使用与相关原理
  • 掌握android性能监控与优化的原理与使用
  • 继续坚持ARTS打卡
  • 继续坚持每周的总结与下周规划

可以看出,有些计划如期完成了,有些则不然,我感觉对于一年的长期计划来说,完成得还算不错
其中Flutter的学习由于决定先学习Compose于是被搁置了。而性能监控与优化,今年主要学习总结了布局优化,启动优化,内存优化等. 但还有不少内容如稳定性优化,网络优化等没有涉及到,同时感觉还有深入的空间,所以不能算完成。

2021年的收获

说实话,其实在2020年立下的Flag到底能不能实现,其实当时心里也是没什么底的,但今年一步一步走来,积少成多,的确有了一些小收获~

  • 参加了掘金不少活动,集齐了衬衣,卫衣,搪瓷杯,抱枕等掘金周边(掘金yyds
  • 成功升级到掘金LV4(去年这个时候我还是个卑微的LV2
  • Github拿到了大概400个Star(超预期完成)
  • 学习并掌握了Compose的基本原理与使用,开源了多个Compose项目
  • 读完了《图解Http》,《HeadFirst设计模式》,《深入理解Kotlin协程》等书
  • 坚持了ARTS打卡与每周总结与下周规划

顺便打个广告,今年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开源项目,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欢迎Star:

战胜拖延症的实用方法

上面介绍了去年立的Flag与今年的完成情况,下面介绍一些战胜拖延症的实用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ARTS打卡

还是再介绍一下ARTS打卡,ARTS 源于极客时间《左耳听风》专栏组织的一个学习打卡活动,四个字母对应着四个行动准则:

  • Algorithm:每周至少做一个 leetcode 的算法题
  • Review: 阅读并点评一篇英文技术文章
  • Tip:学习至少一个技术技巧
  • Share:[撰写并]分享一篇有观点和思考的技术文章

相信大家都有经验,拖延往往是因为任务太大无从下手,或者不知道该做什么,不了了之
ARTS打卡相当于每周要完成的功课,拆解成一个一个任务,并设置了一个DeadLine,为了提高坚持下去的动力,可以组建一个打卡群,或者发给朋友之类的,提高坚持下去的概率。
我大概坚持了ARTS打卡1年左右,感觉还是挺实用的

敏捷开发思想的应用

我们在年初制定的计划,往往不了了之,难以实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可以如何改进呢?
我感觉我们可以借鉴下企业如何是保证项目交付的,企业的项目交付,和我们的新年计划,其实本质不都是一样的吗?即长期计划的执行问题

我们公司主要采用SCRUM敏捷开发的模式,这个模式难道不可以用于个人计划的管理吗?

PDCA循环
如上所示,SCRUM一般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Sprint(迭代),一个迭代完成一个PDCA循环,最终完成长期目标

一般一个Sprint(迭代)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拟定和评估待办事项清单,即确定需求列表
  2. 冲刺启动会,一般是将需求按照优先级排序,并将本周要完成的需求拆解成子任务
  3. 每日立会,即每天开一个简短的立会,目标是同步进度,及时更新任务状态
  4. 成果展示和评估,即开发完成后的成果展示
  5. 冲刺回顾和新冲刺规划,即回顾已完成的事项,看看哪些比较顺利,哪些有改进的空间,回顾完成后即开始下个Sprint的规划

这样看来,其实敏捷开发就是一套保证项目进度的方法论,这样好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公司项目的规划,也可以用于个人计划的规划与完成

目前敏捷开发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有了不少支撑敏捷开发的工具,比如Jira
Jira支持Backlog(需求列表)与敏捷看板,需求列表承载所有需求,敏捷看板则承载本次迭代进行中的需求
通常一个敏捷看板至少包含:ToDo(待办事项)、InProgress(处理中的事项)、Done(已完成事项)三个部分。

如上,每个任务的状态都可以实时跟踪,并且可以通过拖动更新,并且可以划分为子任务,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任务状态进行管理,我感觉比起TODO列表是有一定优势的,Jira目前个人用户也可以注册并且是免费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下

敏捷开发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把长期任务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子任务,并且通过一个又一个迭代来完成它,我相信这对于我们完成目标应该有所帮助。 毕竟任务拖延的原因,一般要么就是任务太大无从下手,要么就是计划的时间太长,没有机制保证结果。
将长期目标拆解成每周一个迭代,进而拆解成一个一个小任务,相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目标~

番茄工作法

手机是当代人集中注意力的大敌,相信大家闲下来时,可能都会过一会儿就忍不住去看下手机,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种思想非常朴素的时间管理疗法。
其基本思想就是,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进行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然后再开始下一个番茄。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当然番茄工作法看起来简单,但实现起来却有点困难,因为一般番茄钟APP是应用级别的,在你打开番茄钟后,很容易因为一条推送,或者因为松懈,就切换到其他APP
所以我一般使用手机系统自带的专注模式,专注模式开启后在30分钟或1个小时内,手机仅可使用紧急呼叫,并且不能中途退出,不给自己留退路。

同时根据惯性定律:改变物体状态时需要的力最大,当我们想要从拖延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时,这个切换过程是最困难的。
每当你感觉自己开始拖延的时候,想都不要想地放下当下手里所有的事,立刻开始做你最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那件事

因此我一般将开启专注模式,切断与手机的联系作为状态切换的开关,今年我总共使用专注模式大概300小时,如下所示:

费曼学习法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能教会别人才是真正的懂了,这句话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

当我们学习一个知识点时,并不是学过了就算学完了,一定要有一定的输出,这个输出可以是博客,视频,或者是在代码中使用
在输出过程中,我们肯定也会遇到新的问题,然后继续学习、分享,循环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更全面的掌握知识,最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通过输出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识点

同时输出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得到激励的过程,你的每一个赞,每一条评论,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激励,这样的激励反过来会鼓励我们输出,形成正向循环,从而帮助我们战胜拖延症.

2022的展望

接下来再立下2022年的Flag吧,看看明年能实现多少~

  • 持续输出,掘金升级到LV5
  • 坚持开源,GithubStar数突破1000
  • 维护一个技术公众号,并突破500粉丝
  • 计算机基础巩固,继续学习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等知识
  • 继续深入学习Compose原理并输出,继续开源Compose项目
  • 深入掌握一种跨平台技术,Flutter或者前端技术
  • 继续坚持ARTS打卡,坚持每周总结与下周规划
  • 最后,希望以上都能实现

最后

我们常常在年初时雄心壮志,信心满满,在年尾时又感叹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本文主要介绍了战胜拖延症的几种实用方法,如果你也有相同的困扰,希望会有所帮助。
希望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成为时间的朋友,随着时间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转载自juejin.im/post/703578057240425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