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回顾与感悟

《黑客与画家》

       过年前就想看的一本书,等到了年后,结果,打乱了这一年整个的计划。不过还好,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很对:方向错误时,止步不前就是最大的进步。我总是喜欢给自己制定很多的计划,或许在那么一段时间,它们显得很有道理,但是过不了多久,重复的东西开始让人觉得厌烦,新的东西让人更有兴趣,于是,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但真正深入的东西却一直都没有几个。

       《黑客与画家》让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一开始的对 java 手机游戏感兴趣而踏入了 IT 行业,到刚开始工作后对 linux 感兴趣进而对嵌入式系统感兴趣,又到现在打算以云计算确定为自己的方向,变来变去,到最后,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最深处的原因驱动着它们,那就是数学。也就是说,我的瘾是数学,因为它们都或多或少的与数学有关,所以我才总会好像是在无意之间看到了它们,接触到了它们,然后开始了对它们的了解、学习、痴迷,实际上,对它们的关注是一种必然,只是接触到它们的方式和时机不同罢了。

       就好像我也是在无意之中就看到了这本书,从里面看到了 lisp 语言了,然后,把所有的兴趣都转移到了它的上面,没错,就像书的后面所说的那样,我的确因为这本书开始了我的 lisp 之旅,而且我感觉,这才是我想学习的语言,因为兴趣,因为瘾,因为数学。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与解释》

       如果说《黑客与画家》让我偶然知道了还有 lisp 这样一门语言,那么开始看《 SICP 》就是一种必然。虽然我看书不多,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就是我的 NO.1 !在它面前我才了解到,自己的那点编程知识是多么的可怜,线性递归、线性迭代、二分法、费马定理、π的近似值,我实在想象不出竟然有这样一门语言可以这么轻松的,这么优雅的,这么让人匪夷所思的实现这些东西,我浅薄的知识在它面前实在是有点可怜,我不得不又买了微积分的几本书来看看,然后更加发现了自己的无知,虽然这些课程在上大学的时候我都有学过。

       抽象思维的锻炼本来应该是学习数学应该考虑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讲,如果他只知道堆砌代码,那么编程的意义何在呢?如果只是为了拿到工资而编程,那么三十岁危机是否真的应该为我们所顾虑呢?在一个人的工作当中,总是应该有一种超越了物质利益的东西在左右着他的抉择,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两边的护栏,总会有一种东西制约着他不会左偏的太多也不会右偏的太多。计算机是数学抽象的一种极致,对于它的研究,如果上升到数学的范畴,那么我想这个时候还能有兴趣继续下去的,应该是他们超越了物质层面的索求,他们需要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那种解决了一道数学问题而欣喜若狂的感受,不是给谁都能讲明白的。

 

《暗时间》

       看的书越来越多,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感兴趣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而且哪一个都恨不得立刻就开始好好研究一番。但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上的任务以及兴趣上的任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或好或坏,或长或短,为什么自己知道好坏却一直都没有调整到最佳呢?我想这里是因为有着一个态度的问题,给自己找到了借口,自然就很难让不好的习惯得到改正,同时,如果还没有一个正确且强大的理由支撑自己,那么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保持战斗力的东西,可能最终的结果只能是 随缘。

       但我必须要感谢还有这样一本让人拍案叫绝的书,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令人叹为观止。为什么我就想不到呢?为什么人家的博客集锦就能出版成书呢?写东西的人不在少数,但我想真正能像作者这样思考的人肯定是在少数。如此的高度和深度,恕我才疏学浅,我真的是第一次见到,科普类的书看了不少,能像作者讲这么明白的,也是头一次见到。

       同样忘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了解到了这本书,但是当我看到后面的函数不动点的章节时,我就知道了,它和《 SICP 》一样,是一种必然。

      

升本、考研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有升本的,有忙着找工作的,我在当时基本上属于对升本从来没有考虑的那种人,总是认为虽然上的是专科,但是我们的教材是本科的,我们学的也还不错,并不比本科的差多少,为什么还要在步入社会之后,可以用工作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时候,还浪费时间在提高学历上呢?

但是现在我有了不同的想法,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为什么会有这些学历级别,为什么人们一开始就都知道学历高比较好却很少有人能说出来这几个学历的意义何在。如果说只是意气用事而不去了解它们,是否以后自己的孩子上个什么样的学校自己也无所谓呢?是否到时候会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来教育孩子:唉,当年你老爸就差多少多少分,不然就怎样怎样了。是真不想,还是懒得想,还是不好意思想?首先,我了解它们的意义吗?

如果说专科偏重实践而本科偏重理论,那么现在当自己工作了五年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学习需要,是否应该回过头来理性的考虑一下自己到底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呢?

虽然不敢说现在的大学里本科教育真的比专科教育更能让人放弃对网游的爱好,但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你并不能说别人的爱好影响了你,导致你没有接受到完整的大学教育,如果说在刚刚结束监狱一般的高中生活,踏入自由的让人不敢想象的大学校园后让人难免心猿意马、意乱情迷,那么现在步入社会五年后,实在是没有任何理由在你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却还偏要走向歧途。

所以,我要考研,我要继续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或许,这也是一个必然。

 

创业、互联网

如果说在最一开始,工作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那么在不久之后,你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继续从事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短暂,解决温饱应该只能是一个短期目标,当短期目标达成之后,长期目标应该是什么?是什么支撑自己继续把接下来的几十年活下去而不是去跳轨自杀?

有很多人,有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挤压在他们的大脑之中让他们感觉非常难受,以至于让他们迫不及待的要辞掉工作以便于有大量的时间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天才的创意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是被认为是愚蠢的,但是很幸运,历史证明了谁才是真正的蠢蛋。永远不要辜负自己仅有的那么几次灵光一闪,如果你不去尝试,那么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伟大。但是,如果是太不着边际,那么我想还是尽量保持冷静的好。

怎么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每一次的想法是否太不着边际呢?

你是否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你是否有足够的经验积累,能够让你在想法的一开始就能凭借直觉猜测出它的可行性。

但是,总是有一些人,拒绝所有人的劝告,追随内心的感受,努力尝试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他们取得了成功。因为在一开始,他们只是因为爱好,功利被放在了第二位,他们只是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就好像小时候拿泥巴捏小汽车一样,那种黑土要跳到肮脏的土坑里,里面可能有那种长脚的花蚊子,叮在腿上的包要痒上好几天,但是这些不能阻止小孩子对捏泥巴的爱好,就好像不能预期的盈利并不能阻碍有些人创业一样。

如同 Paul Graham 所说,互联网软件是微软诞生后最大的创业机会。

 

 

三位一体

       工作是生活的保障。我们没有金山银山,而且就算是有,迟早也会坐吃山空,在实现任何理想之前,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总是需要首先保证你还有力气去想。

学习是工作的基础。没有持续不断的学习,你就不能胜任工作,为了不至于被末位淘汰,保住养家糊口的饭碗,你需要不断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生活是学习的动力。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想在我小的时候,我和弟弟嗷嗷待哺的时候,妈妈能够走上四十里路到衣服厂上班,一定有着家庭生活方面的压力。而我们现在,更愿意把压力说成是动力,为了父母的健康,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这种动力。

感谢上帝,它们三个还是良性循环。

 

 

租房、结婚

       毕业五年,从人大东门到人大西门,第一次面临租房找房的难题。房租涨的太快,一居室十分的难找,眼看期限渐至,合适的房子还遥遥无期,北京还来场大雨,自考的培训课上了一天,九点多还没有到家,打着伞和没打伞一样,裤子衣服全湿透。这样的一种情形下,走在路上,反而心态变得很平和。

       刚来北京时没有经历找房,有老师,有同学,直接投奔就是。之后搬家也是同学搞定,跟着就是。现在,换到自己拉家带口了,才第一次体验到了找房是怎样一种痛苦。远点的不想去嫌挤车堵车,近点的不想住嫌楼破房烂。要求这么高,自己买套新房住不就得了?又买不起,那怎么办,地球不是为你一人转的,不是说你感觉到难受了这房价就会为你降下来,这是你早就应该有过的经历,等到现在才体验你应该感谢老天终于给了你这样一个机会。不然怎样?直接走到马路中央等着有辆堵车堵了半天终于可以踩下油门爽一把了但挡风玻璃那雨刷子又很不给力的车砰一声把你撞飞?从此一了百了?

       有些东西必须要经历,就好像现在父母催促赶紧要孩子然后趁他们还能看孩子好给你减轻一些负担。但是如果没有给孩子换过尿布,没有半夜被孩子的哭声吵醒,没有半夜爬起来给孩子喂奶,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们怎么重新认识父母这两个角色呢?

 

偶然中的必然

       冥冥之中,或有天意,导致了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但是仔细回想起来,看似偶然的事情,却最终导致了现在的一个必然结果。所以,真的有人会算命吗,真的有预言家吗?我想,如果真的有,那么他们一定是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不可思议的经历,所以才会造就他们对一个人深邃的洞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就能了解你的性格,你的内心,你的精神世界,进而,他们就能预测出你在多年之后会有的一个必然结果。

       我会成功吗?我会成为千万富翁吗?我会实现愿望,到一个山区给孩子们上一堂数学课吗?物质层面的追求与精神层面的渴望,它们总是有着必然的先后顺序吗?

       只要你想做,你就能成功。

 

猜你喜欢

转载自savagegarden.iteye.com/blog/16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