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理论(6)测试管理方法论

测试理论(1)软件生命周期(研发阶段)

测试理论(2)软件开发模型

测试理论(3)软件测试六大测试类型

测试理论(4)软件测试四大测试过程

测试理论(5)测试设计方法论

测试理论(6)测试管理方法论

测试理论(7)接口测试之restful接口状态码规范

1、缺陷

(1)缺陷的主要变现:

1)需求要求的功能没有实现
2)实现了需求没有要求的功能
3)软件中出现了明确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4)需求虽未明确说明,但是应该实现的功能没有实现
5)软件不易使用,难以理解,运行缓慢等,站在用户角度,一切觉得不好的地方

(2)缺陷的内容:

1)缺陷编号:一般由管理工具自动生成
2)缺陷标题(概要描述):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清除缺陷的表象
3)发现人:一般由管理工具自动填写
4)发现时间:一般由管理工具自动填写
5)修复时间:开发人员填写
6)所属版本:填写发现缺陷的应用版本
7)所属模块:缺陷属于哪个功能模块
8)重现步骤(详细描述):描述发现缺陷的步骤、测试步骤、测试环境(基本原则就是能根据描述重现缺陷)
9)缺陷状态:缺陷当前所属的状态,根据该状态可以知道缺陷当前的处理状态
常见的缺陷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状态转换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严重程度

  • 1)致命
  • 2)严重
  • 3)一般
  • 4)提示

11)优先级

  • 1)高
  • 2)中
  • 3)低

12)下一步处理人
13)附件

(3)缺陷的管理流程

1)测试人员:发现并提交缺陷、验证缺陷、关闭缺陷
2)测试负责人:审核测试人员提交的缺陷,分配缺陷给开发,评审存在争议的缺陷
3)开发负责人:审核缺陷、分配缺陷给开发人员、评审存在争议的缺陷
4)开发人员:修复缺陷
5)产品或业务人员:评审存在争议的缺陷
6)项目经理:评审存在争议的缺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测试报告

(1)测试报告一般由测试负责人撰写

3、软件测试级别

(1)需求测试(需求评审)

1)完整性
2)正确性
3)一致性
4)可行性
5)无二义性
6)健壮性
7)可测试性

(2)单元测试

1)测试对象:系统级别组成单元
2)实施人员:开发
3)测试依据:详细设计说明书
4)测试方法:白盒测试

(3)集成测试

1)测试对象:内部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
2)测试人员:开发
3)测试依据:概要设计说明书
4)测试方法:灰盒测试

(4)系统测试

1)测试对象:将软件部署到模拟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下,对软件、环境、数据的测试
2)实施人员:测试
3)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5)验收测试

1)测试对象:将软件部署到模拟用户实际使用环境下,对软件、环境、数据的测试
2)实施人员:产品
3)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4)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5)类型:

  • 1)α测试: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测试,即内测
  • 2)β测试:即给一部分用户在真实环境上进行测试,也叫公测

4、冒烟测试和回归测试

(1)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就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 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

(2)随机测试

随机测试是根据测试说明书执行用例测试的重要补充手段,是保证测试覆盖完整性的有效方式和过程。 随机测试主要是对被测软件的一些重要功能进行复测,也包括测试那些当前的测试用例(TestCase)没有覆盖到的部分

(3)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代码之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自动回归测试将大幅降低系统测试,维护审计等阶段的成本,回归测试的策略有完全回归和部分回归两种,其中部分回归测试策略:缺陷覆盖测试、周边影响法、指标达成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edrose2100/article/details/12131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