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数据源 数据连接池原理 Druid数据源介绍

1.何为数据源

数据源(Data Source)顾名思义,数据的来源,是提供某种所需要数据的器件或原始媒体。在数据源中存储了所有建立数据库连接的信息。就像通过指定文件名称可以在文件系统中找到文件一样,通过提供正确的数据源名称,你可以找到相应的数据库连接。所以简明扼要地说:数据源即提供了 对数据库的连接, 当多个线程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连接时,为实现对数据源的有效管理 也就形成了 数据库连接池.

1.1 数据源常见属性:

  1. databaseName String数据库名称,即数据库的SID。
  2. dataSourceName String数据源接口实现类的名称。
  3. description String 对数据源的描述。
  4. networkProtocol String 和服务器通讯使用的网络协议名。
  5. password String 用户登录密码。
  6. portNumber数据库服务器使用的端口。
  7. serverName String数据库服务器名称。
  8. user String 用户登录名。

其中databaseName 、password、 portNumber、serverName、user,都比较常见;

2. 数据库连接池原理

连接池用于创建和管理数据库连接的缓冲池技术,缓冲池中的连接可以被任何需要他们的线程使用。当一个线程需要用JDBC对一个数据库操作时,将从池中请求一个连接。当这个连接使用完毕后,将返回到连接池中,等待为其他的线程服务。

连接池的主要优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减少连接创建时间。连接池中的连接是已准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获取后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因此减少了连接创建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简化的编程模式。当使用连接池时,每一个单独的线程能够像创建一个自己的JDBC连接一样操作,允许用户直接使用JDBC编程技术。

第三、控制资源的使用。如果不使用连接池,每次访问数据库都需要创建一个连接,这样系统的稳定性受系统连接需求影响很大,很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和高负载异常。连接池能够使性能最大化,将资源利用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连接池能控制池中的连接数量,增强了系统在大量用户应用时的稳定性。

2.1 下面,简单的阐述下连接池的工作原理:

连接池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连接复用,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分配和管理策略,使得该连接池中的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

连接池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连接池的建立、连接池中连接使用管理、连接池的关闭

第一、连接池的建立。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连接池会根据系统配置建立,并在池中创建了几个连接对象,以便使用时能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池中的连接不能随意创建和关闭,这样避免了连接随意建立和关闭造成的系统开销。Java中提供了很多容器类可以方便的构建连接池,例如Vector、Stack等。

第二、连接池的管理。连接池管理策略是连接池机制的核心,连接池内连接的分配和释放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管理策略是:

  1. 当客户请求数据库连接时,首先查看连接池中是否有空闲连接,如果存在空闲连接,则将连接分配给客户使用;

  2. 如果没有空闲连接,则查看当前所开的连接数是否已经达到最大连接数,如果没达到就重新创建一个连接给请求的客户;

  3. 如果达到就按设定的最大等待时间进行等待,如果超出最大等待时间,则抛出异常给客户。

  4. 当客户释放数据库连接时,先判断该连接的引用次数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如果超过就从连接池中删除该连接,否则保留为其他客户服务。该策略保证了数据库连接的有效复用,避免频繁的建立、释放连接所带来的系统资源开销。

第三、连接池的关闭。当应用程序退出时,关闭连接池中所有的连接,释放连接池相关的资源,该过程正好与创建相反。

3. Druid数据库连接池介绍

有时间再整理:先参看一下大佬的真知灼见

https://blog.csdn.net/cangyuemis/article/details/8478882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627672/article/details/11387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