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设计思维模式


有了《 架构设计思维原则》,做架构设计就会有方向和准则,不至于跑偏和做得很糟糕,但是毕竟还是过于理论了。因此,我们需要搭通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架构设计思维模式。

架构设计思维模式分为四种:理解、探索、展示、评估。

  • 理解问题:了解所有与系统有关的人以及他们的需求。
  • 探索想法:为了找到最佳设计,需要研究大量的模式、技术、方案。
  • 展示想法:脑海中的设计理念转化为有形物品,例如:制作模型、画原型、写文档等。
  • 评估适用性:验证设计决策是否能解决问题,工作成果是否满足需求。

以上的四种思维模式都遵循了《架构设计思维原则》,下面以我个人的理解来解读架构设计的思维模式。

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以人为本”设计思维原则的体现,所谓“要想解决问题就得会提出问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都不明确的情况下,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因此要理解问题。

问题的原因产生大部分来自于人自身,因此我们要主动去沟通问题,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换位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把握架构设计的度,做出恰如其分的设计。例如,利益相关方的业务目标和质量属性(非功能属性),团队成员掌握的技术栈。深入去了解这些,就比较容易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探索想法

不要简单地认为探索想法就是头脑风暴,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相信熟悉设计思维原则的读者已经清楚这应该遵循“善于借鉴”的原则。因此探索想法应该是在做好了知识沉淀、不断改进想法的基础上去探索的,不然自己的想法可能也只是别人的一个“轮子”,又重蹈覆辙了。

探索想法意味着尝试各种解决方案,并做好知识沉淀,让想法不断修正方向,高效地达到目标。

展示想法

正如《架构设计思维原则》的“化虚为实”强调那样,如果无法让他人理解和接受你的设计意图和决策,那架构设计就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软件开发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下去。展示想法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人理解和接受,也是为了检验想法的合理性。

展示想法对于项目定义、协商制订计划是非常有用的,这样的分享有利于大家形成共识,以便更合理去开展工作。

评估适用性

评估适用性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循《架构设计思维原则》的“推迟决策”原则,因为我们可以根据项目情况评估决策的优先级和不做决策的风险等等。

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场景适用性评估,根据不同的场景来验证架构设计的质量属性和业务目标满足的情况,还可以通过风险进行评估等等。

总结

设计思维模式的运用,让我们做架构设计有了参考的范本,可以比较清晰地按照范本进行架构设计,但还需要一套灵活的流程来运用这些思维模式,下篇文章讲解思维模式实践流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0435615/article/details/11534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