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学习之Django视图

重点

  • HttpRequest

    • 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 查询字符串
    • 请求体:表单数据,JSON数据
    • 请求头
  • HttpResponse

    • HttpResponse

    • JsonResponse

    • redirect

  • 类视图

    • 类视图的定义和使用

    • 类视图装饰器(难点)

视图介绍和项目准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图介绍

  • 视图就是应用中views.py文件中的函数
  • 视图的第一个参数必须为HttpRequest对象,还可能包含下参数如
    • 通过正则表达式组获取的位置参数
    • 通过正则表达式组获得的关键字参数
  • 视图必须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或子对象作为响应
    • 子对象: JsonResponse HttpResponseRedirect
  • 视图负责接受Web请求HttpRequest,进行逻辑处理,返回Web响应HttpResponse给请求者
    • 响应内容可以是HTML内容,404错误,重定向,json数据…
  • 视图处理过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视图时需要进行两步操作,两步操作不分先后
  1. 配置URLconf
  2. 在应用/views.py中定义视图

项目准备

  • 创建项目+创建应用+安装应用+配置模板路径+本地化+mysql数据库+URLconf+视图

  • mysql数据库使用之前的book(mysql的配置理解什么内容,之后赋值粘贴就好)

DATABASES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HOST': '127.0.0.1', # 数据库主机
        'PORT': 3306, # 数据库端口
        'USER': 'root', # 数据库用户名
        'PASSWORD': 'mysql', # 数据库用户密码
        'NAME': 'book' # 数据库名字
    }
}

之后到项目的__init__.py 中写两行代码进行导入

  • URLconf

    • settings.py中:指定url配置
ROOT_URLCONF = 'bookmanager.urls'
  • 项目中urls.py:只要不是admin/就匹配成功,包含到应用中的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include
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

urlpatterns = [
     url(r'^admin/', include(admin.site.urls)),

     # 只要不是‘admin/’就匹配成功,包含到应用中的urls.py
     url(r'^', include('book.urls')),
 ]
  • 应用中urls.py:匹配testproject/成功就调用views中的testproject函数,测试项目逻辑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 匹配`testproject/`成功就调用`views`中的`testproject`函数
      url(r'^testproject/$', views.testproject),
  ]
  • 视图:测试项目逻辑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 测试项目逻辑
  def testproject(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测试项目逻辑')
  • 在models.py 文件中定义模型类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 Create your models here.
# 准备书籍列表信息的模型类
class BookInfo(models.Model):
    # 创建字段,字段类型...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0, verbose_name='名称')
    pub_date = models.DateField(verbose_name='发布日期',null=True)
    readcount = models.IntegerField(default=0, verbose_name='阅读量')
    commentcount = models.IntegerField(default=0, verbose_name='评论量')
    is_delete = models.BooleanField(default=False, verbose_name='逻辑删除')

    class Meta:
        db_table = 'bookinfo'  # 指明数据库表名
        verbose_name = '图书'  # 在admin站点中显示的名称

    def __str__(self):
        """定义每个数据对象的显示信息"""
        return self.name

# 准备人物列表信息的模型类
class PeopleInfo(models.Model):
    GENDER_CHOICES = (
        (0, 'male'),
        (1, 'female')
    )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0, verbose_name='名称')
    gender = models.SmallIntegerField(choices=GENDER_CHOICES, default=0, verbose_name='性别')
    description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00, null=True, verbose_name='描述信息')
    book = models.ForeignKey(BookInfo, on_delete=models.CASCADE, verbose_name='图书')  # 外键
    is_delete = models.BooleanField(default=False, verbose_name='逻辑删除')

    class Meta:
        db_table = 'peopleinfo'
        verbose_name = '人物信息'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1)生成迁移文件

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2)同步到数据库中

python manage.py migrate

3)添加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bookinfo(name, pub_date, readcount,commentcount, is_delete) values
('射雕英雄传', '1980-5-1', 12, 34, 0),
('天龙八部', '1986-7-24', 36, 40, 0),
('笑傲江湖', '1995-12-24', 20, 80, 0),
('雪山飞狐', '1987-11-11', 58, 24, 0);
insert into peopleinfo(name, gender, book_id, description, is_delete)  values
    ('郭靖', 1, 1, '降龙十八掌', 0),
    ('黄蓉', 0, 1, '打狗棍法', 0),
    ('黄药师', 1, 1, '弹指神通', 0),
    ('欧阳锋', 1, 1, '蛤蟆功', 0),
    ('梅超风', 0, 1, '九阴白骨爪', 0),
    ('乔峰', 1, 2, '降龙十八掌', 0),
    ('段誉', 1, 2, '六脉神剑', 0),
    ('虚竹', 1, 2, '天山六阳掌', 0),
    ('王语嫣', 0, 2, '神仙姐姐', 0),
    ('令狐冲', 1, 3, '独孤九剑', 0),
    ('任盈盈', 0, 3, '弹琴', 0),
    ('岳不群', 1, 3, '华山剑法', 0),
    ('东方不败', 0, 3, '葵花宝典', 0),
    ('胡斐', 1, 4, '胡家刀法', 0),
    ('苗若兰', 0, 4, '黄衣', 0),
    ('程灵素', 0, 4, '医术', 0),
    ('袁紫衣', 0, 4, '六合拳', 0);

URLconf

  • 浏览者通过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请求网站
  • 对于Django开发的网站,由哪一个视图进行处理请求,是由url匹配找到的

配置URLconf

  • 1.settings.py中

    • 指定url配置
ROOT_URLCONF = '项目.urls'
  • 2.项目中urls.py

    • 匹配成功后,包含到应用的urls.py
url(正则, include('应用.urls'))
  • 3.应用中urls.py

    • 匹配成功后,调用views.py对应的函数
url(正则, views.函数名)
  • 4.提示

    1. 正则部分推荐使用 r,表示字符串不转义,这样在正则
      表达式中使用 \ 只写一个就可以

    2. 不能在开始加反斜杠,推荐在结束加反斜杠
      正确:path/
      正确:path
      错误:/path
      错误:/path/

    3. 请求的url被看做是一个普通的python字符串,进行匹配时不包括域名、get或post参数
      3.1 如请求地址如下:
      http://127.0.0.1:8000/18/?a=10
      3.2 去掉域名和参数部分后,只剩下如下部分与正则匹配
      18/
      说明:

虽然路由结尾带/能带来上述好处,但是却违背了HTTP中URL表示资源位置路径的设计理念。

是否结尾带/以所属公司定义风格为准。

路由命名和reverse反解析

1 路由命名

在定义路由的时候,可以为路由命名,方便查找特定视图的具体路径信息。

  1. 在使用include函数定义路由时,可以使用namespace参数定义路由的命名空间,如
url(r'^',include('book.urls',namespace='book'))

命名空间表示,凡是book.urls中定义的路由,均属于namespace指明的book名下。

命名空间的作用:避免不同应用中的路由使用了相同的名字发生冲突,使用命名空间区别开。

  1. 在定义普通路由时,可以使用name参数指明路由的名字,如
    name是给url取了一个名字,可以通过name找到这个路由
urlpatterns = [
    url(r'^$',index),
    # 匹配书籍列表信息的URL,调用对应的bookList视图
    
    url(r'^booklist/$',bookList,name='index'),
    url(r'^testproject/$',views.testproject,name='test'),
]

2 reverse反解析(可以晚一点知道就好,后面项目会用)

使用reverse函数,可以根据路由名称,返回具体的路径,如:

from django.core.urlresolvers import reverse
#或者
from django.urls import reverse

def testproject(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OK")

# 定义视图:提供书籍列表信息
def bookList(request):

    url = reverse('book:test')
    print(url)
    return HttpResponse('index')
  • 对于未指明namespace的,reverse(路由name)
  • 对于指明namespace的,reverse(命名空间namespace:路由name)

使用PostMan对请求进行测试

PostMan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页调试与发送网页 HTTP 请求的 Chrome 插件,可以直接去对我们写出来的路由和视图函数进行调试,作为后端程序员是必须要知道的一个工具。
对于学习前后端分离,可以发送get,post,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请求

  • 安装方式1:去 Chrome 商店直接搜索 PostMan 扩展程序进行安装

  • 安装方式2:https://www.getpostman.com/官网下载桌面版

  • 安装方式3:将已下载好的 PostMan 插件文件夹拖入到浏览器

    • 打开 Chrome 的扩展程序页面,打开开发者模式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将插件文件夹拖入到浏览器(或者点击加载已解压的扩展程序选择文件夹)

      • 在 Mac 下生成桌面图标,可以点击启动
      • 在 ubuntu 旧版的 Chrome 浏览器中会显示以下效果,可以直接点击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使用 PostMan,打开之后,会弹出注册页面,选择下方的Skip this,go straight to the app进行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点固定到浏览器,负责关闭程序后,postman将还得从浏览器中启动

HTTPRequest对象(重点)

回想一下,利用HTTP协议向服务器传参有几种途径?
这四种方式在开发当中都有用到

  • 提取URL的特定部分,如/weather/beijing/2018,可以在服务器端的路由中用正则表达式截取;
  • 查询字符串(query string),形如key1=value1&key2=value2;
  • 请求体(body)中发送的数据,比如表单数据、json、xml;
  • 在http报文的头(header)中。

1 URL路径参数

  • 如果想从URL中获取值,需要在正则表达式中使用分组,
  • 获取值分为两种方式
    • 位置参数
      • 参数的位置不能错
      • 关键字参数
        • 参数的位置可以变,跟关键字保持一致即可
  • 注意:两种参数的方式不要混合使用,在一个正则表达式中只能使用一种参数方式
  • 分别使用以上两种获取URL值的方式提取出18 188
    • http://127.0.0.1:8000/18/188/

位置参数

  • 应用中urls.py
url(r'^(\d+)/(\d+)/$', views.index),

分组的数据将会传递给函数,在函数中需要定义足够的形参来接收这些参数,第一个分组数据将传递给第二个参数,第二个分组数据将传递给第三个参数……

  • 视图中函数: 参数的位置不能错
def index(request, value1, value2):
      # 构造上下文
      context = {
    
    'v1':value1, 'v2':value2}
      return render(request, 'Book/index.html', context)

关键字参数

  • 应用中urls.py

    • 其中?P部分表示为这个参数定义的名称为value1
    • 可以是其它名称,起名要做到见名知意
url(r'^(?P<value1>\d+)/(?P<value2>\d+)/$', views.index),
  • 视图中函数: 参数的位置可以变,跟关键字保持一致即可
def index(request, value2, value1):
      # 构造上下文
      context = {
    
    'v1':value1, 'v2':value2}
      return render(request, 'Book/index.html', contex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后期使用这种查询方式的模块,都将使用关键字参数分离数据并传递数据

2 Django中的QueryDict对象

网址中问号前边表示路由,问号后面表示查询字符串
HttpRequest对象的属性GET、POST都是QueryDict类型的对象

与python字典不同,QueryDict类型的对象用来处理同一个键带有多个值的情况

  • 方法get():根据键获取值

如果一个键同时拥有多个值将获取最后一个值

如果键不存在则返回None值,可以设置默认值进行后续处理

get('键',默认值)
  • 方法getlist():根据键获取值,值以列表返回,可以获取指定键的所有值

如果键不存在则返回空列表[],可以设置默认值进行后续处理

getlist('键',默认值)

3. 查询字符串Query String

获取请求路径中的查询字符串参数(形如?k1=v1&k2=v2),可以通过request.GET属性获取,返回QueryDict对象。

# /get/?a=1&b=2&a=3

def get(request):
	#两种获取数据的方式
    a = request.GET.get('a')
    b = request.GET['b']
    #对于一个键有多个值的情况,不能使用get方法(因为只能得到最后的那一个值)
    alist = request.GET.getlist('a')
    print(a)  # 3
    print(b)  # 2
    print(alist)  # ['1', '3']
    return HttpResponse('OK')

重要:查询字符串不区分请求方式,即假使客户端进行POST方式的请求,依然可以通过request.GET获取请求中的查询字符串数据。

4 请求体

请求体数据格式不固定,可以是表单类型字符串,可以是JSON字符串,可以是XML字符串,应区别对待。

可以发送请求体数据的请求方式有POST、PUT、PATCH、DELETE。

Django默认开启了CSRF防护,会对上述请求方式进行CSRF防护验证,在测试时可以关闭CSRF防护机制,方法为在settings.py文件中注释掉CSRF中间件,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1 表单类型 Form Data

前端发送的表单类型的请求体数据,可以通过request.POST属性获取,返回QueryDict对象。

def post(request):
    a = request.POST.get('a')
    b = request.POST.get('b')
    alist = request.POST.getlist('a')
    print(a)
    print(b)
    print(alist)
    return HttpResponse('OK')

4.2 非表单类型 Non-Form Data

非表单类型的请求体数据,Django无法自动解析,可以通过request.body属性获取最原始的请求体数据,自己按照请求体格式(JSON、XML等)进行解析。request.body返回bytes类型。
json模块是系统自带的
例如要获取请求体中的如下JSON数据

{
    
    "a": 1, "b": 2}

json模块的内置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进行如下方法操作:

import json

def post_json(request):
	#非表单数据通过body属性获取数据
    json_str = request.body
    json_str = json_str.decode()  # python3.6 无需执行此步
    req_data = json.loads(json_str)
    print(req_data['a'])
    print(req_data['b'])
    return HttpResponse('OK')

5.请求头

可以通过request.META属性获取请求头headers中的数据,request.META为字典类型。

常见的请求头如:

  • CONTENT_LENGTH– The length of the request body (as a string).
  • CONTENT_TYPE– The MIME type of the request body.
  • HTTP_ACCEPT– Acceptable content types for the response.
  • HTTP_ACCEPT_ENCODING– Acceptable encodings for the response.
  • HTTP_ACCEPT_LANGUAGE– Acceptable languages for the response.
  • HTTP_HOST– The HTTP Host header sent by the client.
  • HTTP_REFERER– The referring page, if any.
  • HTTP_USER_AGENT– The client’s user-agent string.
    QUERY_STRING– The query string, as a single (unparsed) string.
  • REMOTE_ADDR– The IP address of the client.
  • REMOTE_HOST– The hostname of the client.
  • REMOTE_USER– The user authenticated by the Web server, if any.
  • REQUEST_METHOD– A string such as"GET"or"POST".
  • SERVER_NAME– The hostname of the server.
  • SERVER_PORT– The port of the server (as a string).

具体使用如:

def get_headers(request):
    print(request.META['CONTENT_TYPE'])
    return HttpResponse('OK')

在postman中加上自己想要发送 的请求头信息,会自动在所发送信息的键的前面加上http_

6 其他常用HttpRequest对象属性

  • `method: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使用的HTTP方法,常用值包括:‘GET’、‘POST’。

  • user:请求的用户对象。

  • path: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的页面的完整路径,不包含域名和参数部分。

  • encoding:一个字符串,表示提交的数据的编码方式。

    • 如果为None则表示使用浏览器的默认设置,一般为utf-8。
    • 这个属性是可写的,可以通过修改它来修改访问表单数据使用的编码,接下来对属性的任何访问将使用新的encoding值。
  • FILES: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所有的上传文件。

HTTPResponse对象

视图在接收请求并处理后,必须返回HttpResponse对象或子对象。HttpRequest对象由Django创建,HttpResponse对象由开发人员创建。

1 HttpResponse(掌握)

可以使用django.http.HttpResponse来构造响应对象。

HttpResponse(content=响应体, content_type=响应体数据类型, status=状态码)

content 传递字符串,不要传递其他对象
响应状态码必须是100到599的整数
content_type 是一个MIME类型
MIME是用来说明传递数据的类型,语法是:大类:小类

也可通过HttpResponse对象属性来设置响应体、响应体数据类型、状态码:

  • content:表示返回的内容。
  • status_code:返回的HTTP响应状态码。
    响应头可以直接将HttpResponse对象当做字典进行响应头键值对的设置:
response = HttpResponse()
response['itcast'] = 'Python'  # 自定义响应头Itcast, 值为Python

示例: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def response(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itcast python', status=400)
    或者
    response = HttpResponse('itcast python')
    response.status_code = 400
    response['itcast'] = 'Python'
    return response

2 HttpResponse子类(了解)

Django提供了一系列HttpResponse的子类,可以快速设置状态码

  • HttpResponseRedirect 301
  • HttpResponsePermanentRedirect 302
  • HttpResponseNotModified 304
  • HttpResponseBadRequest 400
  • HttpResponseNotFound 404
  • HttpResponseForbidden 403
  • HttpResponseNotAllowed 405
  • HttpResponseGone 410
  • HttpResponseServerError 500

3 JsonResponse(掌握)

若要返回json数据,可以使用JsonResponse来构造响应对象,作用:

  • 帮助我们将数据转换为json字符串
  • 设置响应头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json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def response(request):
    return JsonResponse({
    
    'city': 'beijing', 'subject': 'python'})

4 redirect重定向(掌握)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direct

def response(request):
    return redirect('/get_header')

定位到本服务器上的页面不需要在前面加ip,port等内容,应该是会自动拼接上这些内容
redirect应该是再进行一次请求

状态保持(非常重要,只要做这个就会涉及到,重点加难点)

  • 浏览器请求服务器是无状态的。
  • 无状态:指一次用户请求时,浏览器、服务器无法知道之前这个用户做过什么,每次请求都是一次新的请求。
  • 无状态原因:浏览器与服务器是使用Socket套接字进行通信的,服务器将请求结果返回给浏览器之后,会关闭当前的Socket连接,而且服务器也会在处理页面完毕之后销毁页面对象。
  • 有时需要保持下来用户浏览的状态,比如用户是否登录过,浏览过哪些商品等
  • 实现状态保持主要有两种方式:
    • 在客户端存储信息使用Cookie
    • 在服务器端存储信息使用Session

Cookie

Cookie,有时也用其复数形式Cookies,指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Cookie最早是网景公司的前雇员Lou Montulli在1993年3月的发明。Cookie是由服务器端生成,发送给User-Agent(一般是浏览器),浏览器会将Cookie的key/value保存到某个目录下的文本文件内,下次请求同一网站时就发送该Cookie给服务器(前提是浏览器设置为启用cookie)。Cookie名称和值可以由服务器端开发自己定义,这样服务器可以知道该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以及是否需要重新登录等。服务器可以利用Cookies包含信息的任意性来筛选并经常性维护这些信息,以判断在HTTP传输中的状态。Cookies最典型记住用户名。

Cookie是存储在浏览器中的一段纯文本信息,建议不要存储敏感信息如密码,因为电脑上的浏览器可能被其它人使用。

查看cookie:设置->高级设置->->隐私设置->内容设置->所有cookie和网站数据
浏览器保存cookie的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okie流程详解:
第一次请求过程
1.浏览器第一次访问服务器的时候不会携带任何cookie信息
2.服务器收到请求之后,发现请求中没有任何cookie信息(服务器在响应中设置了cookie,我们在响应头中发现了set_cookie这个信息)
3.服务器设置一个cookie,并封装在响应报文中
4.浏览器接收到报文,发现这个报文中有cookie,将其保存下来
第二次请求过程
5.浏览器第二次及之后的请求都会携带cookie
6.当收到请求之后,会发现请求中携带的cookie信息

cookie数据在请求体当中

Cookie的特点

  • Cookie以键值对的格式进行信息的存储。
  • Cookie基于域名安全,不同域名的Cookie是不能互相访问的,如访问itcast.cn时向浏览器中写了Cookie信息,使用同一浏览器访问baidu.com时,无法访问到itcast.cn写的Cookie信息。
  • 当浏览器请求某网站时,会将浏览器存储的跟网站相关的所有Cookie信息提交给网站服务器。

1 设置Cookie

可以通过HttpResponse对象中的set_cookie方法来设置cookie。

HttpResponse.set_cookie(cookie名, value=cookie值, max_age=cookie有效期)
  • max_age单位为秒,默认为None 。如果是临时cookie,可将max_age设置为None。
    示例:
    服务器所做的几步:
    1.判断有无cookie
    2.获取请求数据
    3.设置cookie
def cookie(request):
    response = HttpResponse('ok')
    #set_cookie 的第一个参数为key,第二个参数为value
    #首先查询是否存在当前数据对应的session_id,如果有就是修改操作,如果没有就算新增操作
   response.set_cookie('itcast1', 'python1')  # 临时cookie
   #max_age 默认为None,即关闭浏览器后cookie过期
    response.set_cookie('itcast2', 'python2', max_age=3600)  # 有效期一小时
    return response

2 读取Cookie

可以通过HttpResponse对象的COOKIES属性来读取本次请求携带的cookie值。request.COOKIES为字典类型。

def cookie(request):
    cookie1 = request.COOKIES.get('itcast1')
    print(cookie1)
    return HttpResponse('OK')

3 删除Cookie

可以通过HttpResponse对象中的delete_cookie方法来删除。

response.delete_cookie('itcast2')
response.set_cookie(key,value,max_age=0)

Session

session需要依赖于cookie,如果浏览器禁用了cookie,则session不能实现
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的数据

可以通过浏览器设置禁用cookie,如果禁用了,需要cookie的业务逻辑将不能实现
session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流程:
第一次请求:
1.我们第一次请求时可以携带一些信息(用户名/密码),cookie中没有任何信息
2.当服务器接收到这个请求之后,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验证没有问题可以设置session_id 信息
3.在设置session信息的同时,服务器会在响应头中设置一个session_id
4.客户端收到响应报文时,会将cookie信息保存起来
第二次请求:
5.第二次及其之后的请求都会携带这个session_id 信息
6.当服务器接收到这个请求之后,会获取到sessionid信息,然后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则可以获取session信息。
从http角度分析:
第一次请求:
1.第一次请求时没有任何cookie信息
2.设置session时做了两件事,①保存session于数据库中②相应报文中添加set-cookie信息
第二次及其之后的信息:
3.都会携带cookie信息,特别是session_id
当取数据的时候会使用session_id 进行验证

用户可以对网站的cookie进行操作,相对数据不是那么安全,用的比session少一点

1 启用Session

Django项目默认启用Session。
并且在数据库中也有
可以在settings.py文件中查看,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需禁用session,将上图中的session中间件注释掉即可。

2 存储方式

在settings.py文件中,可以设置session数据的存储方式,可以保存在数据库、本地缓存等。

2.1 数据库

默认是存储在数据库中
存储在数据库中,如下设置可以写,也可以不写,这是默认存储方式。

SESSION_ENGINE='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db'

如果存储在数据库中,需要在项INSTALLED_APPS中安装Session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库中的表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表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表结构可知,操作Session包括三个数据:键,值,过期时间。

2.2 本地缓存

存储在本机内存中,如果丢失则不能找回,比数据库的方式读写更快。

SESSION_ENGINE='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cache'

2.3 混合存储

优先从本机内存中存取,如果没有则从数据库中存取。

SESSION_ENGINE='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cached_db'

2.4 Redis

在redis中保存session,需要引入第三方扩展,我们可以使用django-redis来解决。
网络连接
看用户指南
1) 安装扩展

pip install django-redis

2)配置

在settings.py文件中做如下设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_redis.cache.RedisCache',
        'LOCATION': 'redis://127.0.0.1:6379/1',	#redis的一号库
        'OPTIONS': {
    
    
            'CLIENT_CLASS': 'django_redis.client.DefaultClient',
        }
    }
}
SESSION_ENGINE = 'django.contrib.sessions.backends.cache'
SESSION_CACHE_ALIAS = 'default'

注意
如果redis的ip地址不是本地回环127.0.0.1,而是其他地址,访问Django时,可能出现Redis连接错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法:

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添加特定ip地址。

打开redis的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redis/redis.conf

在如下配置项进行修改(如要添加10.211.55.5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新启动redis服务

sudo service redis-server restart

3 Session操作

通过HttpRequest对象的session属性进行会话的读写操作。
可以认为request.session 是一个字典
存储session后,会返回一个cookie,当再次对此session信息进行操作的时候会通过此cookie进行验证
1) 以键值对的格式写session。
设置session时,会将session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并在响应中加上设置cookie:session_id的信息

#当session_id 对上的时候进行修改,没对上进行新增
request.session['键']=值

2)根据键读取值。

request.session['键']		#当键不存在会报错,推荐使用下面的方式
request.session.get('键',默认值)

3)清除所有session,在存储中删除值部分。

request.session.clear()
# 删除键值对应的数据,但不会删除键

4)清除session数据,在存储中删除session的整条数据。

request.session.flush()
# 键和值都进行删除

5)删除session中的指定键及值,在存储中只删除某个键及对应的值。

del request.session['键']

6)设置session的有效期
登录的状态可以记录在session,设置过期可以提高安全性

#默认的过期时间是两周,session_id和session数据的过期时间一样
request.session.set_expiry(value)
  • 如果value是一个整数,session将在value秒没有活动后过期。
  • 如果value为0,那么用户session的Cookie将在用户的浏览器关闭时过期。
  • 如果value为None,那么session有效期将采用系统默认值, 默认为两周,可以通过在settings.py中设置SESSION_COOKIE_AGE来设置全局默认值。

类视图和中间件

类视图(后面会用)

思考:一个视图,是否可以处理两种逻辑?比如get和post请求逻辑。

如何在一个视图中处理get和post请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册视图处理get和post请求

以函数的方式定义的视图称为函数视图,函数视图便于理解。但是遇到一个视图对应的路径提供了多种不同HTTP请求方式的支持时,便需要在一个函数中编写不同的业务逻辑,代码可读性与复用性都不佳。

def register(request):
    """处理注册"""

    # 获取请求方法,判断是GET/POST请求
    if request.method == 'GET':
        # 处理GET请求,返回注册页面
        return render(request, 'register.html')
    else:
        # 处理POST请求,实现注册逻辑
        return HttpResponse('这里实现注册逻辑')

类视图的使用

在Django中也可以使用类来定义一个视图,称为类视图。

使用类视图可以将视图对应的不同请求方式以类中的不同方法来区别定义。如下所示

from django.views.generic import View

class RegisterView(View):
    """类视图:处理注册"""

    def get(self, request):
        """处理GET请求,返回注册页面"""
        return render(request, 'register.html')

    def post(self, request):
        """处理POST请求,实现注册逻辑"""
        return HttpResponse('这里实现注册逻辑')

类视图的好处:

  • 代码可读性好
  • 类视图相对于函数视图有更高的复用性 , 如果其他地方需要用到某个类视图的某个特定逻辑,直接继承该类视图即可
    定义类视图需要继承自Django提供的父类View,可使用from django.views.generic import View或者from django.views.generic.base import View导入,定义方式如上所示。

配置路由时,使用类视图的as_view()方法来添加。

urlpatterns = [
    # 视图函数:注册
    # url(r'^register/$', views.register, name='register'),
    # 类视图:注册
    #django框架在此添加了功能,as_view()返回结果之后会在此进行一次函数调用
    url(r'^register/$', views.RegisterView.as_view(), name='register'),
]

类视图的原理

@classonlymethod
def as_view(cls, **initkwargs):
“”"
Main entry point for a request-response process.
“”"
…省略代码…

    def view(request, *args, **kwargs):
        self = cls(**initkwargs)
        if hasattr(self, 'get') and not hasattr(self, 'head'):
            self.head = self.get
        self.request = request
        self.args = args
        self.kwargs = kwargs
        # 调用dispatch方法,按照不同请求方式调用不同请求方法
        return self.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省略代码...

    # 返回真正的函数视图
    return view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 Try to dispatch to the right method; if a method doesn't exist,
    # defer to the error handler. Also defer to the error handler if the
    # request method isn't on the approved list.
    if request.method.lower() in self.http_method_names:
        handler = getattr(self, request.method.lower(),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else:
        handler =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return handler(request, *args, **kwargs)

类视图的多继承重写

class CenterView(View):

    def get(self,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OK")

    def post(self,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OK")

使用面向对象多继承的特性。

class CenterView(LoginRequireMixin,View):

    def get(self,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OK")

    def post(self,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OK")

加这个功能主要是为了,当用户未登录的时候,跳转到一个系统自动生成的表示未登录的页面
多继承复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寻找执行函数的时候,搜索的顺序遵循mro的顺序

中间件(了解,项目没有用到,概念,如何定义)

Django中的中间件是一个轻量级、底层的插件系统,可以介入Django的请求和响应处理过程,修改Django的输入或输出。中间件的设计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无侵入式的开发方式,增强了Django框架的健壮性。

我们可以使用中间件,在Django处理视图的不同阶段对输入或输出进行干预。
中间件文档

1 中间件的定义方法

定义一个中间件工厂函数,然后返回一个可以被调用的中间件。

中间件工厂函数需要接收一个可以调用的get_response对象。

返回的中间件也是一个可以被调用的对象,并且像视图一样需要接收一个request对象参数,返回一个response对象。

def simple_middleware(get_response):
    # 此处编写的代码仅在Django第一次配置和初始化的时候执行一次。

    def middleware(request):
        # 此处编写的代码会在每个请求处理视图前被调用。

        response = get_response(request)

        # 此处编写的代码会在每个请求处理视图之后被调用。

        return response

    return middleware

例如,在book应用中新建一个middleware.py文件,

def my_middleware(get_response):
    print('init 被调用')
    def middleware(request):
        print('before request 被调用')
        response = get_response(request)
        print('after response 被调用')
        return response
    return middleware

定义好中间件后,需要在settings.py 文件中添加注册中间件

MIDDLEWARE = [
    'django.middleware.security.SecurityMiddleware',
    'django.contrib.sessions.middleware.SessionMiddleware',
    'django.middleware.common.CommonMiddleware',
    # 'django.middleware.csrf.CsrfViewMiddleware',
    'django.contrib.auth.middleware.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django.contrib.messages.middleware.MessageMiddleware',
    'django.middleware.clickjacking.XFrameOptionsMiddleware',
    'book.middleware.my_middleware',  # 添加中间件,指向最终的函数
]

添加中间件的时候注意使用复制的方式,防止出错

定义一个视图进行测试

def middleware(request):
    print('view 视图被调用')
    return HttpResponse('OK')

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注意:Django运行在调试模式下,中间件init部分有可能被调用两次。

注意:Django运行在调试模式下,中间件init部分有可能被调用两次。

2 多个中间件的执行顺序

  • 在请求视图被处理,中间件由上至下依次执行
  • 在请求视图被处理,中间件由下至上依次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定义两个中间件

def my_middleware(get_response):
    print('init 被调用')
    def middleware(request):
        print('before request 被调用')
        response = get_response(request)
        print('after response 被调用')
        return response
    return middleware
def my_middleware2(get_response):
    print('init2 被调用')
    def middleware(request):
        print('before request 2 被调用')
        response = get_response(request)
        print('after response 2 被调用')
        return response
    return middleware

注册添加两个中间件

MIDDLEWARE = [
    'django.middleware.security.SecurityMiddleware',
    'django.contrib.sessions.middleware.SessionMiddleware',
    'django.middleware.common.CommonMiddleware',
    # 'django.middleware.csrf.CsrfViewMiddleware',
    'django.contrib.auth.middleware.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django.contrib.messages.middleware.MessageMiddleware',
    'django.middleware.clickjacking.XFrameOptionsMiddleware',
    'users.middleware.my_middleware',  # 添加
    'users.middleware.my_middleware2',  # 添加
]

执行结果

init2 被调用
init 被调用
before request 被调用
before request 2 被调用
view 视图被调用
after response 2 被调用
after response 被调用

对于init的几点解释:

  1. 当开启debug模式后,会执行两次init
  2. 不用去管init的执行顺序,因为文档里面没有写

笔记

  1. tree 显示当前文件夹下内容的结构
  2. python manage.py ip:port 可以指定开启服务的进程位置
    如果不指定的话可以通过127.0.0.1去访问,如果指定的话需要在settings中配置allowed_hosts 配置允许的主机名,默认的127.0.0.1也需要自己去配置,这种allowed_hosts是一种安全机制。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0:8000

通过127 方式 或者是服务器真实ip 都可以进行访问
3.postman post方式使用:
选择post方式,选择request body,填写要发送的数据,发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post传递json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ntent-type 表明发送数据的类型
5.json复习
json字符串使用双引号
不要加多余的逗号,比如在最后一行数据后不要加逗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request.GET POST META 都是大写的
7.常见的响应状态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乌班图有时候桌面上显示联网了,但实际上是没联网,这时候重联一下就行了
9.cookie对于什么样的网址会保存在一起,后序讨论
10.cookie面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浏览器会话结束,是指关闭浏览器
12.第二种查看cookie的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 查看变量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firefox 无法查看站点保存的cookie
12.类方法回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类视图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django 关闭浏览器,怎么清除 cookies 和 session?
cookie 是有过期时间的,如果不指定,默认关闭浏览器之后 cookie 就会过期。 如果 SESSION_EXPIRE_AT_BROWSER_CLOSE 设置为 False ,cookie 可以在用户 浏览器中保持有效达 SESSION_COOKIE_AGE 秒(存活时间)。 如果不想用户每次打开浏览器都必须重新登陆的话,可以用这个参数。

如果 SESSION_EXPIRE_AT_BROWSER_CLOSE 设置为 True ,当浏览器关闭时, Django 会使 cookie 失效
Django 中操作 session:

session 也是有过期时间,如果不指定,默认两周就会过期。 request.session.set_expiry(0);那么当浏览器关闭时,session 失效 删除 session:del request[key]
15.留下一个问题
16.redis删除数据复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eys * 查看键值
type 查看类型
1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tl查看数据过期时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297727/article/details/113925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