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类加载机制详解

一.类的生命周期

                       

分析:

1)加载loading: 查找和导入class文件

       不一定非得要从一个Class文件获取,这里既可以从ZIP包中读取(比如从jar包和war包中读取),也可       以在运行时计算生成(动态代理),也可以由其它文件生成(比如将JSP文件转换成对应的Class类)。

2)验证verification: 检查class文件的数据的正确性

        为了确保Class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是否符合当前虚拟机的要求,并且不会危害虚拟机自身             的安全。

3)准备preparation: 给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存储空间,并设置初始值;

        这里所说的初始值概念,比如一个类变量定义为:    

public static int i = 9999;

       实际上变量v在准备阶段过后的初始值为0而不是9999,将v赋值为8080的putstatic指令是程序被编译后,存放于类构造器<client>方法之中,这里我们后面会解释。
        但是注意如果声明为: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 = 9999;

       在编译阶段会为v生成ConstantValue属性,在准备阶段虚拟机会根据ConstantValue属性将v赋值为9999。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27699 查看本文章

4)解析resolution: 指虚拟机将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           

5)初始化 initialization : 除了在加载阶段可以自定义类加载器以外,其它操作都由JVM主导。到了初始阶           段,才开始真正执行类中定义的Java程序代码。

JVM初始化步骤

1、假如这个类还没有被加载和连接,则程序先加载并连接该类

2、假如该类的直接父类还没有被初始化,则先初始化其直接父类

3、假如类中有初始化语句,则系统依次执行这些初始化语句

二.类加载器

1.类的装载

        将类的.class文件中的二进制数据读入到内存中,将其放在运行时数据区的方法区内,然后在堆区创建一个java.lang.Class对象,用来封装类在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类的加载的最终产品是位于堆区中的Class对象,Class对象封装了类在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并且向Java程序员提供了访问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的接口。 

        类加载器并不需要等到某个类被“首次主动使用”时再加载它,JVM规范允许类加载器在预料某个类将要被使用时就预先加载它,如果在预先加载的过程中遇到了.class文件缺失或存在错误,类加载器必须在程序首次主动使用该类时才报告错误(LinkageError错误)如果这个类一直没有被程序主动使用,那么类加载器就不会报告错误。

2.类加载器

      虚拟机设计团队把加载动作放到JVM外部实现,以便让应用程序决定如何获取所需的类,JVM提供了3种类加载器:

  •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负责加载 JAVA_HOME\lib 目录中的,或通过-Xbootclasspath参数指定路径中的,且被虚拟机认可(按文件名识别,如rt.jar)的类。
  • 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Loader):负责加载 JAVA_HOME\lib\ext 目录中的,或通过java.ext.dirs系统变量指定路径中的类库。
  •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负责加载用户路径(classpath)上的类库。                      

JVM通过双亲委派模型进行类的加载,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继承java.lang.ClassLoader实现自定义的类加载器。

两种加载class场景:

  1. 隐式加载:不通过在代码里调用ClassLoader来加载需要的类,而是通过JVM来自动加载需要的类到内存,例如:当类中继承或者引用某个类时,JVM在解析当前这个类不在内存中时,就会自动将这些类加载到内存中。
  2. 显示加载:在代码中通过ClassLoader类来加载一个类,例如调用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loadClass()或者Class.forName()。

加载.class文件的方式有:

1. 从本地系统中直接加载
2. 通过网络下载.class文件
3. 从zip,jar等归档文件中加载.class文件
4. 从专有数据库中提取.class文件
5. 将Java源文件动态编译为.class文件

                 

ClassLoader加载类的过程

  1. 找到.class文件并把这个文件加载到内存中
  2. 字节码验证,Class类数据结构分析,内存分配和符号表的链接
  3. 类中静态属性和初始化赋值以及静态代码块的执行

类初始化的触发条件:只有当对类的主动使用的时候才会导致类的初始化。

    (1)遇到new、getstatic、putstatic或invokestatic这4条字节码指令时,如果类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生成这4条指令的最常见的Java代码场景是:使用new关键字实例化对象的时候,读取或设置一个类的静态字段(被final修饰、已在编译期把结果放入常量池的静态字段除外)的时候,以及调用一个类的静态方法的时候。

   (2) 使用java.lang.reflect包的方法对类进行反射调用的时候,如果类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初始化。

    (3) 当初始化一个类的时候,如果发现其父类还没有进行过初始化,则需要先触发其父类的初始化。

    (4) 当虚拟机启动时,用户需要指定一个要执行的主类(包含main()方法的那个类),虚拟机会先初始化这个主类

当一个类加载器收到类加载任务,会先交给其父类加载器去完成,因此最终加载任务都会传递到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只有当父类加载器无法完成加载任务时,才会尝试执行加载任务。

采用双亲委派的一个好处是比如加载位于rt.jar包中的类java.lang.Object,不管是哪个加载器加载这个类,最终都是委托给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进行加载,这样就保证了使用不同的类加载器最终得到的都是同样一个Object对象。

jdk中的ClassLoader的源码实现:

protect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getClassLoadingLock(name)) {
        // First, check if the class has already been loaded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if (c == null) {
            long t0 = System.nanoTime();
            try {
                if (parent != null) {
                    c = parent.loadClass(name, false);
                } else {
                    c = findBootstrapClassOrNull(name);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thrown if class not found
                // from the non-null parent class loader
            }

            if (c == null) {
                // If still not found, then invoke findClass in order
                // to find the class.
                long t1 = System.nanoTime();
                c = findClass(name);

                // this is the defining class loader; record the stats
                sun.misc.PerfCounter.getParentDelegationTime().addTime(t1 - t0);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Time().addElapsedTimeFrom(t1);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es().increment();
            }
        }
        if (resolve) {
            resolveClass(c);
        }
        return c;
    }
}
  • 而上面的findClass()的实现如下,直接抛出一个异常,并且方法是protected,很明显这是留给我们开发者自己去实现的.
  • 首先通过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判断一个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过。
  • 如果没有被加载过执行if (c == null)中的程序,遵循双亲委派的模型,首先会通过递归从父加载器开始找,直到父类加载器是Bootstrap ClassLoader为止。
  • 最后根据resolve的值,判断这个class是否需要解析。
protected Class<?> findClass(String 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name);
}

双亲委派模型

双亲委派模型过程

某个特定的类加载器在接到加载类的请求时,首先将加载任务委托给父类加载器,依次递归,如果父类加载器可以完成类加载任务,就成功返回;只有父类加载器无法完成此加载任务时,才自己去加载。

使用双亲委派模型的好处在于Java类随着它的类加载器一起具备了一种带有优先级的层次关系。例如类java.lang.Object,它存在在rt.jar中,无论哪一个类加载器要加载这个类,最终都是委派给处于模型最顶端的Bootstrap ClassLoader进行加载,因此Object类在程序的各种类加载器环境中都是同一个类。相反,如果没有双亲委派模型而是由各个类加载器自行加载的话,如果用户编写了一个java.lang.Object的同名类并放在ClassPath中,那系统中将会出现多个不同的Object类,程序将混乱。因此,如果开发者尝试编写一个与rt.jar类库中重名的Java类,可以正常编译,但是永远无法被加载运行。

双亲委派模型的系统实现

在java.lang.ClassLoader的loadClass()方法中,先检查是否已经被加载过,若没有加载则调用父类加载器的loadClass()方法,若父加载器为空则默认使用启动类加载器作为父加载器。如果父加载失败,则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后,再调用自己的findClass()方法进行加载。

三.自定义类加载器

       1、为何要自定义类加载器?

  JVM提供的类加载器,只能加载指定目录的jar和class,如果我们想加载其他位置的类或jar时,例如加载网络上的一个class文件,默认的ClassLoader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所以需要定义自己的类加载器。

  2、如何实现自定义的类加载器?

  我们实现一个ClassLoader,并指定这个ClassLoader的加载路径。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继承ClassLoader,重写父类的findClass()方法,代码如下: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PathClassLoader extends ClassLoader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drive = "d:/";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fileType = ".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PathClassLoader loader = new PathClassLoader();
        Class<?> objClass = loader.loadClass("HelloWorld", true);
        Object obj = objClass.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objClas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objClass.getClassLoader());
        System.out.println(obj.getClass().toString());
    }

    public Class<?> findClass(String name)
    {
        byte[] data = loadClassData(name);
        return defineClass(name, data, 0, data.length);// 将一个 byte 数组转换为 Class// 类的实例
    }
    public byte[] loadClassData(String name)
    {
        FileInputStream fis = null;
        byte[] data = null;
        try
        {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drive + name + fileType));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int ch = 0;
            while ((ch = fis.read()) != -1)
            {
                baos.write(ch);
            }
            data = baos.toByteArray();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data;
    }
}

main方法中调用了父类的loadClass()方法,该方法使用指定的二进制名称来加载类,下面是loadClass方法的源代码:

protect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getClassLoadingLock(name))
        {
            // 第一步先检查这个类是否已经被加载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if (c == null)
            {
                long t0 = System.nanoTime();
                try
                {
                    //parent为父加载器
                    if (parent != null)
                    {
                        //将搜索类或资源的任务委托给其父类加载器
                        c = parent.loadClass(name, false);
                    } else
                    {
                        //检查该class是否被BootstrapClassLoader加载
                        c = findBootstrapClassOrNull(name);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thrown if class not found
                    // from the non-null parent class loader
                }
                if (c == null)
                {
                    //如果上述两步均没有找到加载的class,则调用findClass()方法
                    long t1 = System.nanoTime();
                    c = findClass(name);
                    // this is the defining class loader; record the stats
                    sun.misc.PerfCounter.getParentDelegationTime().addTime(t1 - t0);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Time().addElapsedTimeFrom(t1);
                    sun.misc.PerfCounter.getFindClasses().increment();
                }
            }
            if (resolve)
            {
                resolveClass(c);
            }
            return c;
        }
    }

       这个方法首先检查指定class是否已经被加载,如果已被加载过,则调用resolveClass()方法链接指定的类,如果还未加载,则先将搜索类或资源的任务委托给其父类加载器,检查该class是否被BootstrapClassLoader加载,如果上述两步均没有找到加载的class,则调用findClass()方法,在我们自定义的加载器中,我们重写了findClass方法,去我们指定的路径下加载class文件。

  另外,我们自定义的类加载器没有指定父加载器,在JVM规范中不指定父类加载器的情况下,默认采用系统类加载器即AppClassLoader作为其父加载器,所以在使用该自定义类加载器时,需要加载的类不能在类路径中,否则的话根据双亲委派模型的原则,待加载的类会由系统类加载器加载。如果一定想要把自定义加载器需要加载的类放在类路径中, 就要把自定义类加载器的父加载器设置为null。 

  方式二:继承URLClassLoader类,然后设置自定义路径的URL来加载URL下的类。

  我们将指定的目录转换为URL路径,然后重写findClass方法。

四.结束生命周期

在以下情况的时候,Java虚拟机会结束生命周期 
1. 执行了System.exit()方法 
2. 程序正常执行结束 
3. 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异常或错误而异常终止 
4. 由于操作系统出现错误而导致Java虚拟机进程终止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xujian2014/p/5551153.html

http://www.importnew.com/25295.html

https://blog.csdn.net/fgets/article/details/52934178

猜你喜欢

转载自my.oschina.net/u/3220575/blog/178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