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管理,你拿什么赢别人!商业奇才10句话,老板奉为管理圣经

2019-03-05 21:30:26

在中国,老板最崇拜谁?很多人会说是马云!马云堪称中国本土最懂管理的商业奇才,他是一个互联网的门外汉,却一手缔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他凭着出神入化的管理智慧,一路带领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等公司从优秀走向卓越。

马云为什么能够成功?他有哪些管理秘诀呢?这10个方面全面讲述了马云的管理精髓,值得一读。

不懂管理,你拿什么赢别人!商业奇才10句话,老板奉为管理圣经

一,“战略”—战略不是花拳绣腿

战略不需要花哨的理念,只要脚踏实地的结果。马云说:战略不能落实到结果和目标上,都是空话。一个正确的战略,首先要做正确的事情,再有就是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就可以事半功倍,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后边做得越正确,死得越快。战略有很多意义,小公司的战略简单一点,就是活着,能够赚钱,并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二,“决策”—既不要脑子发热,也不要脑子发冷

阿里巴巴发展初期,马云曾出现一次重大决策失误,公司险遭破产。在后来总结这一次失败的原因时,马云说道:“任何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业家既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犯急躁病,又要保持激情,不能犯胆小病。如果不顾实际,盲目扩张,最终会尾大不掉而被淘汰。

不懂管理,你拿什么赢别人!商业奇才10句话,老板奉为管理圣经

三,“竞争”—先生存再挑战,这样才有赢的机会

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他,而是去弥补他,做他所做不到或不想做的,去服务好他,先求生存,再求挑战,这是商家经营的基本规律。你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去向人家挑战肯定是不行的。你死我活的商战,是最愚蠢的。竞争的时候不要带仇恨,带仇恨一定失败。真正做企业是没有仇人的,心中无敌,则天下无敌。

四,“团队”—一手是收入,一手是理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什么样的团队才是一个好团队?所有的员工都有这样一个理念:“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该做什么。”为了打造这样的梦之队,阿里巴巴做了三件事:“一是延安整风运动,二是建立抗日军政大学,三是南泥湾开荒。”马云说,要让员工把事业和工作当作自己的孩子,就不能让雷锋穿打补丁的衣服上街。

不懂管理,你拿什么赢别人!商业奇才10句话,老板奉为管理圣经

五,“干部”— 领导要让下属成为劳模,而不是自己当劳模

当干部之前,你一定要让他学习怎样当干部。有很多干部是劳模干部,这类人很勤奋,如果你把他升为经理,他觉得领导喜欢他这样当经理,凡事带头干,但他不能培养激励下属。真正优秀的领导是能让下属成为劳模的人,而不是自己当劳模。在阿里巴巴,如果不能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是不能晋升的。

六,“模式”—不是打败所有对手,而是形成独特优势

创业者光有激情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商业盈利模式。赚钱模式越多越说明你没有模式,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造就一个优秀的企业,并不是要打败所有的对手,而是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优势,即建立自己的具有成长性的团队、机制、文化。

不懂管理,你拿什么赢别人!商业奇才10句话,老板奉为管理圣经

七,“文化”—道德是天条,绝不能触犯

马云曾说:“我们公司的平均年龄26岁,这是个容易犯错误的年龄,但我鼓励他们犯错误,我们应当在不断犯错误中不断成长。”人只有犯错误才能成长,允许犯错误,这就是马云的“凝聚力”。但是,有些错误是阿里巴巴的天条,绝对不能犯。那就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原则问题,什么都可以谈,只有价值观不能谈判。

八,“创新”—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价值,不是为了打败对手而创新,也不是为名利而创新,而是为了客户,为了明天。人人都喜欢谈创新,但其实创新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毅力,更是一种代价。创新者的第一能力是生存能力和抗击打力。要想有持续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需要对既得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是对今天成功者的挑战。

不懂管理,你拿什么赢别人!商业奇才10句话,老板奉为管理圣经

九,“自我”—不断反思才能不能不断进步

马云曾经说:“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马云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加聪明,而是因为马云懂得反思。马云总能够在自己犯了错误时,适时地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看一看,想一想,总结教训,然后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从头再来。

十,“学习”—不是学习别人的成功,而是总结别人的失败。

如果你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成功的,这是非常难的,因为成功有很多幸运的因素。但是如果你想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你就会受益很多。我总喜欢看那些探讨人如何失败的书。巴菲特也是如此。因为,当你仔细去分析的时候,任何失败的公司,他们失败的原因总是不尽相同,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137700/article/details/11409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