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

【总结】
1.单选:什么是迁移。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辨析:如果说“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消极影响。”
说法错误。迁移有好有坏。
(二)迁移的分类(P181)单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迁移的分类(单选题备考,掌握名称-例子):
1.迁移性质与结果: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你学会骑
自行车,后来自然而然的学会了电动车,学习自行车促进了学习电动车,这就是
正迁移。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比如你学会骑
自行车,后来怎么也学不会骑三轮车,学习自行车阻碍了学习三轮车,这就是负
迁移。
(3)例子:有人学完汉语拼音“a”后,有助于学习英文“a”,是正迁移;
有人学完汉语拼音“a”后,遇到英文“a”就读成“啊”,是负迁移。
2.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
19
(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同一抽象概括水平。比如先学习香蕉,在学习
苹果,然后学习橘子、桃子,这是水平迁移。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不同抽象概括水平(有总分或分总关系)。比
如先学习水果,然后再学习香蕉、苹果、橘子,这是垂直迁移。
(3)昨天学了学习的三种分类:
①下位学习:从上往下,是垂直迁移。
②上位学习:从下往上,是垂直迁移。
③并列组合学习:水平迁移。
(二)迁移的分类(P181)单选、辨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迁移发生的方向:
(1)顺向迁移:前对后的影响。比如先学科目一综合素质,对后来的科目
二产生影响。
(2)逆向迁移:后对前的影响。比如后面学习的科目二,对之前学习的科
目一产生影响。
(3)分析:
①前摄抑制:前摄前对后产生影响,是顺向迁移。抑制是消极的,是负迁移。
所以前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
②倒摄抑制:倒摄是后对前产生影响,是逆向迁移。抑制是消极的,是负迁
移。所以倒摄抑制是逆向负迁移。
2.迁移的内容:
20
(1)一般迁移: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原
理的实际应用。
①原理:比如今天学习了浮力原理,回家自己造了一艘船漂在水上;再如今
天在学校学习了电路,回家自己能修灯。
②方法:比如学习语文的方法用在学习英语上。
(2)具体迁移: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比如“日”
和“月”迁移到“明”。
(二)迁移的分类(P182)单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重组性迁移:要素的重新组合。比如把学过的“on”重新组合,学习“n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小结
【解析】
21
1.性质和结构:
(1)正迁移:好的迁移。
(2)负迁移:消极的、不好的迁移。
2.迁移方向:
(1)顺向迁移:前对后的影响。
(2)逆向迁移:后对前的影响。
3.抽象水平:
(1)垂直迁移:有分总或总分关系。
(2)水平迁移:同一概括水平(分分)。
4.迁移内容:
(1)一般迁移:原理、方法的应用。比如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在学习语文中。
(2)具体迁移: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比如具体
的“日”和“月”迁移到“明”。注意区分具体迁移和重组迁移。
小试牛刀
1.【2018 上】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公
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
A.零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解析】1.比较顺利,说明是好的,对应正迁移。【选 D】
2.【2017 上】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
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22
【解析】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是负迁移。B 项是同一
概括水平,是分分关系,当选。A 项是垂直迁移,是总分关系。C 项顺应迁移稍
后讲。顺向迁移是前对后影响,题目中没有先学哪个后学哪个。D 项如从“no”
迁移到“on”。【选 B】
【答案汇总】1-2:DB
(三)学习的迁移理论(P183)单选、辨析、材料
形式训练说(最早):
沃尔夫
注重对于能力的训练
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有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解析】
学习的迁移理论(单选、辨析、材料备考):
1.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
(1)代表人物:沃尔夫。
(2)观点:注重对于能力的训练。形式就是行或不行,即能力,之前讲的
形式教育也是培养能力。形式训练说就是智商、能力得到提高,学什么都迁移得
很快。
2.共同要素说:
(1)代表人物:桑代克。
(2)观点:只有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3)实验:桑代克找了一万三千多大学生,找他们做实验。第一阶段让他
23
们估算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面积;第二个阶段让他们去估算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第三个阶段让他们回来继续估算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面积。实验结果是,
大学生估算长方形的面积结果最佳,因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相似。由此得出结
果,只有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4)例子:比如你现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在大一到大四时学过,来到
粉笔听课,又一次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这与之前的学习有相同要素,你就学得
快。
【总结】
1.形式训练说:
(1)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
(2)观点:注重对于能力的训练。
2.共同要素说:
(1)代表人物:桑代克。
(2)观点:只有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三)学习的迁移理论(P183)单选、辨析
经验类化说:
贾德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水下击靶实验
关系转化说:
苛勒
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小鸡啄米实验
【解析】
1.经验类化说:
(1)代表人物:贾德。
(2)观点: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
24
同原理。
(3)水下击靶实验:贾德把学生分为 A 组和 B 租,带两组学生去击靶,出
发前,教给 A 组折射原理,不教给 B 组。第一次击靶时,A 组击靶的效率更快一
点,当两组击靶结果差不多时,再把靶子放得更深一点,发现学过光的折射原理
的 A 组击靶结果更好。
2.关系转化说:
(1)代表人物:苛勒。
(2)观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3)小鸡啄米实验:苛勒找了两张纸,第一张是浅灰色,第二张是深灰色,
他在浅灰色的纸上放米,小鸡就会去浅灰色的纸上去吃米。调换两张纸的位置后,
发现小鸡一直去浅灰色的纸上吃米。后来换了一张浅灰色的纸和更浅灰色的纸,
两张纸上都不放米,结果是大约有 70%的小鸡去更浅灰色的纸上去啄米。说明小
鸡研究了两张纸的关系,不是研究颜色,而是研究两张纸哪张颜色更浅。
【总结】
1.经验类化说:
(1)代表人物:贾德。
(2)观点:概括出共同的原理有助于迁移。
2.关系转化说:
(1)代表人物:苛勒。
(2)观点:对各种关系达到充分的理解有助于迁移。
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
【解析】
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强调对能力的训练。
2.共同要素说:强调共同要素。
3.经验类化说:概括出共同的原理有助于迁移。
4.关系转化说: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
(四)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简答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五)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简答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内测教程
【解析】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二级简答题备考):
(1)相似性:对应共同要素。
(2)原有认知结构:有基础。
(3)学习心向与定势:想学习。
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一级简答题备考):
(1)精选教材(前)。比如你是老师,想要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首先要选
择好的学习材料。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中)。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中):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编排先学谁、后学谁,
让知识之间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后)。
26
(5)口诀“内测教程”。
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学习迁移的分类:
(1)性质和结果:
①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好的影响。
②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2)迁移方向:
①顺向迁移:前对后产生影响。
②逆向迁移:后对前产生影响。
(3)抽象水平:
①一般迁移:分分关系。
②垂直迁移:总分/分总关系。
27
(4)迁移内容:
①一般迁移:原理、方法的实际应用。
②具体迁移:比如“日”和“月”迁移到“明”;“foot”和“ball”迁移到
“football”。
2.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强调训练能力。
(2)共同要素说:知识之间有共同成分更有助于迁移。
(3)经验类化说:概括出共同的原理有助于迁移。
(4)关系转化说:理解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03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三)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解析】
1.学习策略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分类:重点掌握。
3.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
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单选
认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解析】
概念:规则、方法、技巧放在一起统称为学习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8
【解析】
掌握单选题,每一种名称和例子的对应,给出一种例子要能选出属于哪一种
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这里的认知可以狭
隘的理解为学习记忆的过程,就是学习时记忆的策略。
(1)复述策略:学习记忆的时候需要复述,就是重复。
(2)精加工策略:精细的加工,比如记忆术、做笔记。
(3)组织策略:归类、图表。
2.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学习的,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1)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材料产生待回答问题。
(2)监控策略:跟踪注意自我提问、时间速度。
(3)调节策略:补救措施。
3.资源管理策略: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等。
4.重点掌握认知策略,后 2 个都不太常考。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P186)单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9
【解析】
1.复述策略:复述就是重复。
(1)比如多种感官参与,听课的时候耳朵听,用手记笔记,嘴上在复述,
公屏在进行打字复述,一共重复了 4 遍,这种就是复述策略。
(2)画线和圈点标注:每画一个知识点其实在心里也重复了一遍。
2.精加工策略:对材料进行精细的加工。
(1)记忆术:如编口诀,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等。比如学英语单词
pregnant 谐音成“扑来一个男的”于是就是怀孕的意思。又如 ambulance 谐音成
“我不能死”于是就是救护车的意思。又比如记马克思 1818 年 5 月 5 日记成“一
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的哭”。
(2)做笔记。
(3)理论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归类、图表。比如列提纲、思维导图。
【总结】
1.反复的重复知识叫做复述策略。
2.用的是记忆术、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3.图表、表格属于组织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P186)单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0
【解析】
元认知策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对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1.计划策略:学习之前设置学习目标。比如大家设置明年考试 95 分及格就
行了。
2.监控策略: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让时间能够跟上。
3.调节策略:出现问题了能够去补救。比如大家哪部分知识没听懂,可以答
疑一下。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P186)单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2404614 查看本文章

【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就是管理一些资源。
1.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调节自然条件。比如调节室内的温度。
31
3.努力管理:管理是否努力的学习。
4.资源利用:比如我对大家就是一种人力资源,有问题可以问老师。有问题
可以查阅学习工具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认知策略:最重要的。
(1)复述策略:就是重复。
(2)精细加工策略:对材料进行精细的加工,比如记忆术、笔记。
(3)组织策略:归类、图表。
2.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计划目标。
(2)监控策略:监控时间和速度。
(3)调节策略:出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
3.资源管理策略:对时间、环境等的管理。
1.【2019 上】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
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32
【解析】1.记笔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属于精细加工策略。【选 D】
2.【2017 下】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
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解析】2.【选 B】
【答案汇总】1-2:DB
【注意】
学习策略的原则不论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是教师招聘的考试中都不是一个
考点,大家看一下了解一下就行了。
梳理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解析】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最终要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要将
成败归因于努力。
2.学习迁移。
3.学习策略:
(1)重复属于认知策略。
(2)记笔记属于精加工策略。
(3)归类、图表属于组织策略。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中学生情绪与意志发展
第三节:中学生人格发展
第四节:中学生能力发展
第五节:中学生的异性交往
【解析】
1.中学生发展心理这一章每一节都在 4-6 分之间,总的平均下来就是 20 分
左右。
2.重点掌握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维果斯基的理论与教育
3.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解析】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重点)。
2.维果斯基(前苏联教育家)的理论与教育。
3.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34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P195)单选
(一)发展的实质
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二)发展的结构
图式: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同化:不改变原有图式
顺应:改变原有图式
平衡: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
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单选题备考。
1.发展的实质:动作。小朋友刚出生的时候,把手给他,小朋友会握住我们
的手,都是靠动作去适应客观的环境。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2.发展的结构:重点掌握同化和顺应。
(1)同化指的是不改变。
(2)顺应指的是改变。
(3)图式:自己的认知结构,就是思维的结构。
(4)比如问你鸟是什么?一般人都觉得是有翅膀,有羽毛会飞的动物。有
一天我看到了一只燕子,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我已有的认知结构不需要改变,
这一过程就叫做同化。然后有一个人告诉我鸵鸟也是鸟,但是我发现鸵鸟不会飞,
此时如果我要认为鸵鸟是鸟,我脑中对鸟的认知结构就需要改变,这一过程就叫
做顺应。
(5)通过不断的改变就能和客观环境相适应了,即平衡。
【总结】
1.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靠的是动作。
2.认知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是同化,发生改变的是顺应。
3.图式就是认知结构、思维结构。简单了解。
4.平衡就是和客观世界达到平衡了。简单了解。
35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阶段(P196)单选、简答
0-2 感知运动
2-7 前运算
7-11 具体运算
11-16 形式运算
【解析】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阶段:单选题、二级简答题备考。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2.前运算阶段:2-7 岁,运算就是思维的意思。没有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有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思维更加发展了。
5.口诀:“爱奇艺敢签巨星”。
6.初中学生能够认识到物体所受的浮力和它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系,初中是12-15 岁,所以直接能确定是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靠感觉和动作去适应外部环境,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整天吃手、吃脚等。
2.9-12 个月的时候获得客体永恒性,就是不在眼前仍存在。皮亚杰找了一
个小朋友,在前边放了一个小象,然后在小朋友和小象之间放了一张纸,如果是
36
9 个月之前的孩子就认为小象消失了。如果是 9-12 个月的孩子就会认为小象还
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总结】
1.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节。
2.9-12 个月的时候获得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 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以前的综艺节目特别喜欢找 2-7 岁的孩子,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很有特点,
有意思。
1.万物有灵论:认为一切都是有灵魂的,比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有孩子摔倒了就说,“这个地真坏,把我家小孩儿都摔坏了。”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以别人为中心。比如问一个 2-7 岁的孩子他妈妈
是更喜欢 1000 块钱还是一个玩具,这个孩子会觉得他妈妈更喜欢玩具,因为他
觉得他喜欢玩具,他妈妈就喜欢玩具。
3.思维不可逆:比如有一个小孩子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哥哥,然后反过来问他
你哥哥有弟弟吗,他就不知道了,因为他的思维不可逆。
4.思维刻板性:认为具有一个特征的人都是这一类人。比如 2-7 岁的孩子认
37
为留胡子的人都是老爷爷,比如王诗龄见到她爸留胡子的时候就认不出来,叫她
爸爸老爷爷。
5.没有守恒概念:找了 2 个一样的水杯装了一样的水,然后把 2 个水杯的水
倒进一个细长的容器里,孩子会觉得细长的容器里的水多。
6.集中化思维:判断的时候只能用一个标准或维度。比如用 2 张 5 块钱去换
100 块钱,小孩子会认为张数多所以钱多,所以愿意去交换。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1)思维守恒。
(2)能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但需要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比如这一阶
段的孩子算术的时候需要掰手指、摆木棒等。
(3)思维具有可逆性了,发现不太迷路了。
(4)去集中化:能多维度思考了,此时 2 张 5 块钱就不能换 1 张 100 元了。
2.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一切行为接近成人。
(1)能推理、归纳、演绎。
(2)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3)钟摆实验:用一根绳子拉着钟摆去左右旋转,影响旋转速度的因素有
很多,比如长度、重量、甩开的力度等。最后会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钟摆的长
度,这种实验只有 11-16 岁的孩子才能理解,所以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成人了。
理一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8
【解析】
口诀:“爱奇艺敢签巨星”。
1.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恒性就是不在眼前仍存在。
2.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相反。
(1)前运算阶段思维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可逆。
(2)前运算阶段思维不守恒,具体运算阶段守恒。
3.形式运算阶段:特点就是接近成人。
【2015 下】1.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
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晓波
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1.通过“中学生”就可以直接选出是 D 项。钟摆实验是在形式运算
阶段的实验,思维已经接近成人了。【选 D】
(四)影响发展的因素(P196)
39
(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P196)
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解析】
1.影响发展的因素:简单了解。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简单了解。
(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儿童阶段要有
阶段性的特点。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基础。
40
2.发展的结构:
(1)认知结构不发生改变叫做同化。
(2)认知结构发生了改变叫做顺应。
3.“爱奇艺敢签巨星”。
(1)感知运算阶段:0-2 岁的时候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不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相反。
(4)形式运算阶段:接近成人。
二、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1.文化历史理论
2.心理发展观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2)抽象—概括机能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的变化,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重要标志)
3.内化学说
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解析】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家,但是英年早逝,活了 38 岁就去世了,但是留下
了很多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前 3 个简单了解。
1.文化历史理论:强调人的发展是沿着一定的文化、历史发展的,从低到高
的一个过程。之前把种系发展拿出来考过单选题了。
(1)微观发展层面。
(2)个体层面。
(3)种系发展。
41
(4)社会的发展。
2.心理发展观: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很低频的考点,课后简单了解。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2)抽象—概括机能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的变化,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重要标志)。
3.内化学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很低频的考点,课后简单了解。
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强调人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是他现有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他即将到达的水平,中间的区域就被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①比如大家现有的发展水平是每晚学 2 个小时,即将到达的水平是每晚学 6
个小时,最近发展区就是中间的每晚学 4 个小时。
②又比如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他的水平是能记住 500 个单词,即将到达的水
平是记 1000 个单词。作为老师你肯定想要求他记 1000 个单词,这是老师的教学
水平。所以我们要求老师的教学要在学生的发展水平之前。
(2)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可以理解为之前的“关键期”。比如 2-3 岁是口头语
言的关键期,这就是口头语言学习的最佳期限。
【总结】
1.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他即将到达水平的差距叫做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2019 上】1.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
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
( )。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42
D.自我差异性
【解析】1.【选 B】
梳理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前半节课学习了学习迁移、学习策略。后半节课学习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
2.皮亚杰:“爱奇艺敢签巨星”,0-2 岁。2-7 岁。7-11 岁,11-16 岁 4 个阶
段。二级简答题备考。
(1)感知运动阶段: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特点是相反的。
(3)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是接近成人。
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做单选题、一级简答题备考。
(1)人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即将到达的水平,它们
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522477/article/details/11309824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