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你拍一,我拍一”,共创沙雕小气息

最近,微信群冒出很多“拍了拍”的提示,到底是拍啥呢?

打开一看,哈哈哈哈,多少沙雕事,都在笑谈中。

“拍一拍”的沙雕知多少。

一个“拍一拍”引发了多少人下岗,有人贴出了疑似恶搞的微信群聊图,在工作汇报群聊中,王总让“大家汇报一下今天的工作进展”,你“拍了拍”王总,紧接着“你被王总移出群聊”,从此走向失业大军。

还有的小伙伴用昵称玩起了文字游戏,“富婆用一沓钱”拍了拍“你脆弱的尊严”这种段子。

如果说,这些还是熟人群聊里欢乐的自寻烦恼,但是对于一些刚上手“拍一拍”,还有些搞不清状况的小伙伴来说,“手误”带来的尴尬,简直想让他们原地消失。

有人吐槽,在几百人的正经工作大群里,本来只想点开一个陌生人的头像看看他是谁,结果手抖显示成你拍了拍对方。

还有人看到工作群聊里老板发来的通知,突然想起已经屏蔽老板朋友圈许久,应该去给他打鸡血的日常自夸排队点赞,结果“手残”拍了拍领导,顿时一身冷汗、不知所措。

“拍一拍”功能为嘛火?

据说,“拍一拍”是微信悄然新增的功能,并未在更新公告中列出,约等于隐藏的彩蛋。但“拍一拍”这个彩蛋,已被小伙伴们“玩坏”。

其实,从使用体验而言,拍一拍的娱乐性远大于功能性,因为这一提醒方式并不明显,与QQ的窗口震动和微信群聊的@功能均有所不同。群聊中的用户,虽然都能在对话框看到文字提醒,但包括被拍对象在内的其他人,不论是否打开微信,都不会接收到“拍一拍”产生的震动反馈。

日活越来越多,但还在微信真正活跃的人们,尤其是职场中年人却似乎逐渐失去了分享生活的欲望。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深受微信工作群所扰,一听信息提示音,一看到群聊信息刷屏,就心生烦躁,甚至陷入职场焦虑。

这次,微信推出“拍一拍”,大概旨在增强用户间的日常互动,让微小的信息,给用户带来更多欢乐,而不仅仅是被工作催促的逼仄。

释放压力,享受交流,可能是“拍一拍”受人欢迎的原因。

“拍一拍”设计从哪来?

是否记得QQ“戳一戳”,大拇指的点动,为的是引起你的注意。

是否用过微软的前办公软件MSN的“抖动”功能,窗口的抖动弱而温和的提醒着你。

Facebook的“Poke”功能也是“戳一戳”,Poke是你和朋友互动的一种方式,Facebook觉得提供这么一个没什么意义的功能很有趣,并且鼓励你给Poke这项功能赋予自己的理解。

“戳”这个动作相比传统的评论转发更为轻松,解释也更加多元,它既可以被视为友人间的招呼,也可以被当成一种暧昧的搭讪。

但是,这些方式,依然让人在社交上充满了压力,一看到这样的消息提示,就把人们拉回到工作状态中,为了增加社交层面上的模糊性,“拍一拍”破茧而出。

无提示!

随心拍!

皆可拍!

多内涵!

你可以随心所欲的与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拍一拍”,既维持了朋友间的线上关系,又满足了用户的“自我表达欲”。

“拍一拍”诉求为哪般?

事实上,微信被人长期诟病的缺点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提醒功能。

圈子越开放,受众越模糊,微信群内的@、个人的私信聊天,只有“提醒”和“静默”两种分级。这导致不少人碍于工作或个人情面,不得不打开提醒功能,但无处不在的推送又助长了无用信息的泛滥,这和人际交往的需求显然不符。

这次“拍一拍”的推出,则标志着微信的消息分级战略更近一步。虽然被“拍”的小伙伴和群内好友都可以看到文本框提醒,但手机则不会进行消息推送,甚至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发出震动反馈,私人和公屏的无意义社交被拍一拍分流,成为了情绪调解剂。

“拍一拍”最终想让你交流无压力!无压力!无压力!

“拍一拍”内涵作何解?

产品经理的意思是:

经理的意思是:

小张的意思是

小张的意思是:

小张的意思是:

作为资深的微信用户,对于微信的这次改版,非常的认同,我仍想被多年不见的好友惦记,偶尔“拍一拍”,就算手误也可以。而面对老板发来的60s语音支配的恐惧,还是想“静一静”。

我们会每天更新内容,咱们下期再见,期待您的再次光临。有什么建议,比如想了解的知识、内容中的问题、想要的资料、下次分享的内容、学习遇到的问题等,请在下方留言。如果喜欢请关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0433634/article/details/1087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