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APP上线7.0新版本,从工具到社区的进化之路

本文转载自作者 张信宇

1月25日,在微信大更新几天之后,中国互联网的另一个社交社区产品豆瓣APP也更新到了7.0版本,主打Slogan为“有趣多元的文化生活社区”。

体验后发现,7.0版本的豆瓣APP最重要的产品变化是在首页增加了左侧侧边栏,将此前旧版深入在“我的”里的部分用户账户管理功能提前到首页左侧侧边栏,包括“我的收藏”、“我的关注”、“浏览历史”以及其他系统功能。此外,左侧侧边栏底部也增加了交易向的功能“订单”、“购物车”、“钱包”,同时也将旗下“豆瓣时间”、“豆瓣阅读书架”、“豆瓣FM”三大产品集合在了左侧侧边栏。

首页、书影音、小组、市集和我五大页面都可以直接左滑进入左侧边栏,方便用户随时能管查看自己的收藏、没看完的文章或者打开豆瓣FM听歌。

旧版VS新版界面比较,图源:豆瓣

无独有偶,几天前的微信8.0改版,也首次在顶部下拉栏之外增加了左侧边栏。不过,微信目前的左侧边栏只是对此前浮窗的替代,主要用来放置和缓存用户未读完的文章,暂时没有开发其他功能。

对一个APP要满足多种用户需求的情况来说,用户不完全是沉浸其中的,普遍有打断或暂停某种使用场景的时刻,但过多的点击和跳转,或者无法找回此前的使用进度则会使用户对整个APP失望。产品经理就是要解决这种冲突。

这种产品上的巧合或许说明,开发和挖掘左侧侧边栏将越来越成为所有苦恼于有限空间的产品经理的潜在选项。此前,快手、QQ等都已经普遍采用利用左侧侧边栏来收纳用户管理功能的方案。

但新版豆瓣的左侧边栏也有豆瓣的特性。

左侧边栏的豆瓣FM打开后,简洁的界面式样很像一个小程序,而即便退出豆瓣FM,音乐仍然能在后台播放。当用户在豆瓣使用其他版块的同时,比如浏览书影音评论、在豆瓣小组里灌水或者在豆瓣市集里挑选购物时,也能通过随时调取左侧边栏来进入/退出/控制豆瓣FM,一键听歌。

可以通过左侧边栏一键控制豆瓣FM

不过,豆瓣APP里的豆瓣FM,并没有提供搜索功能,用户需要自己来调教豆瓣FM的算法以找到自己想听的歌曲。

对非视频类社区产品来说,豆瓣提供的集成豆瓣FM进主APP的方案,是一次对用户友好的尝试。这也得益于此前独立融资的豆瓣FM又回归到了豆瓣母公司。

而新版的第五栏“我”,现在是更加纯粹的个人主页,包括书影音、动态、小组集合和相册等用户在豆瓣的内容集合。人即内容,新版个人主页“我”不再藏于注重账户管理功能的“我的”里,而是直接展示用户自己在豆瓣上留下的所有内容。

除了上述功能改版之外,豆瓣7.0还优化了书影音、小组,另外也增加了一个新的版本功能是“个人TOP10”。

个人书影音TOP 10

个人TOP10可以视为一个综合的个人维度兴趣排行榜,每一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组织自己的TOP10并给它命名。TOP10是完全DIY的,而不是基于什么大数据由系统算出来的。

包括个人TOP10这样的功能丰富了“我”的页面,每个用户都可以用自己的头像、签名、书影音记录、动态等内容来丰富“我”,使之成为自己的个人主页。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张小龙在今年微信之夜对微信8.0版本的解释,他同样也想通过微信8.0的“状态”和视频号等内容来为用户提供在微信上的个人主页。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整体上微信仍然是个熟人社交产品,用户关系非常真实,而豆瓣更加注重“在一个没有熟人凝视的地方记录自己,交流真实的生活和感受”。

此外,豆瓣7.0也在社交、搜索、内容发布等方面做了许多优化。新版本的豆瓣APP,在经过6.0版本书影音记录工具的沉淀之后,视线从功能重新回归到组成社区最根本的“人”身上,向一个真正的社区产品做了比较大的转向。

值得一提的是,当几乎所有内容、交易、社区产品都在视频化转型的时代,新版的豆瓣仍然没有给视频这种用户消费门槛低、有助于增加消费时长的内容形式专门留出空间。不管是专门的视频栏目,或者在内容信息流中推荐视频内容,豆瓣都没有做。当然,用户想在豆瓣上传视频化的生活记录,目前也是不可能的。

图文内容仍然是豆瓣的倔强。

按照豆瓣方面给出的解释,如果说2018年发布6.0版本的书影音世界,是社区规划的探索性起点,那么7.0版本的豆瓣APP则可以说是围绕”社区“进行了更具体深入的环境改造和设施升级的中间阶段。

商业化方面,7.0版本豆瓣在商业模式上并没有大的变化。豆瓣方面称,截止目前豆瓣仍然是以广告营销流量带来的收入为主,在7.X版本大家有机会看到豆瓣更为积极的探索方式。

豆瓣最有价值的就是它的高质量用户。在7.0时代,豆瓣早已抛弃了十年前要做豆瓣全家桶的移动化工具思路,而是选择在豆瓣APP里不断迭代更新,在此次的改版中突出了对以人和内容为中心的“社区化”的雄心。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46163918/article/details/11310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