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_会计2_1】会计要素

第一节 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

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财务状况: (时间点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

经营成果: (时间段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项。

2、资产

2.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注意: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即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2:资产的确认条件  :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3、资产的分类: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存货(材料、商品)2年、短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应收款、预付款)1年;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厂房、设备)、无形资产(专利)、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待摊费用+商誉。(长期与债券等)

流动资产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2)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生产循环相关的产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是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作为流动资产。

  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3、负债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购货合同(于3个月后购入一台10万元设备)不属于负债。

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不是潜在义务)

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分类: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意外的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流动负债

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4、所有者权益

4.1、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老板权益)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4.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4.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具体表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计入了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反映。

5、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非日常活动→利得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总流入:1万购进,1.5万出售?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投资人投入的称为资本而不属于收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1) 收入按主次不同,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2)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6、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非日常活动→损失(如地震、罚款支出)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分配股利不属于费用)

6.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6.3、费用的分类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7、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

  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

7.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利润=日常活动 + 非日常活动 = 营业利润 + 非营业利润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7.3、利润的分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接受捐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资本溢价)

8、会计要素的计量(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过去的流出

  重置成本 ——现在的流出

  可变现净值——现在的流入

  现值 ——将来的流入

  公允价值 ——现在的流入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例:设备价款300万元,运杂费2万元,安装调试费用13万;固定资产成本=315万元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常用于:盘盈固定资产

(三)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四)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

(五)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其实质就是该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净现金流入或流出(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ebimeng/article/details/10241504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