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连接与增大

                                                   网络发展
 网络:是将所有数据串连起来组成一个数据库,实现所有数据共享

1:连接

  需要有一部分硬件设备用物理的方法将所有的工作站连接再一起,然后实现数据共享。

在连接所有的硬件设备同时还需要有一些代码将把人类的语言一层一层地翻译成计算机语言。下面就分别介绍需要哪几层:

1:应用层:抽象语言—>编码(第七层)

2:表示层:编码—>二进制(第六层)

3:会话层:应用程序设备的会话区分,提供会话层地址,为应用程序设定规则(第五层)

4:传输层:分段受到(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简称MTU限制,提供端口号,TCP/UDP(第四层)

   MTU:最大传输单元 MTU 用来通知对方所能接受数据服务单元的最大尺寸,说明发送方能够接受的有效载荷大小,其最大值分别是1500字节
   端口号TCP:通讯服务,可靠性对于UDP来说不高,但是也能能够在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UDP: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5:网络层:Internet互联网协议,IP  路由器(第三层)

6:数据链路层:LLC逻辑链路控制+MAC介质访问控制层   MAC地址 校验 控制物理层(第二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电流转化为二进制,二进制转化为电流)

7:物理层:硬件设备(第一层)

    1——3为语言转换
    4——7为数据传送
    
2:网络扩大:网桥(硬件成本太高) ---交换机(实现了以下三点需求)  
    1、无限的传输距离
    2、完全没有冲突—所有节点可以同时收发数据
    3、单播  
    
    交换机:属于全双工
     全双工(如同电话,收发同时进行)、半双工(如同对讲机(一个说完另一个才能说,不然信号就撞在一起谁也听不到)) 
     
     当数据帧进入交换机时,交换机先查看数据中源MAC地址,然后将其与对应的接口  进行映射记录(MAC地址表);之后查看数据中的目标MAC,再查下本地的MAC地址表,找到对应的接口;  
    1、找到记录 – 仅向该接口转发(单播)  
    2、若没有记录将洪泛该流量
      洪泛:流量从本地的进入接口外,其他所有接口复制一份
     IPV4地址  --32位二进制构成  点分十进制标识  192.168.1.1
     IPV6地址  --
     ARP—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对端的一个地址来获取对端的另一种地址
     
     若连接的端口不在一个洪泛范围内,则由发明出来了路由器
     路由器为 网络层,它的诞生又发了 IP 地址,Internet互联网协议的出现,
     路由器它主要是将俩个或者多个洪泛范围连接起来,因此路由器是洪泛范围的边界,进一步又扩大了网络,交换机识别的是MAC地址,而路由器识别的则是 IP地址
     
     若俩台设备不在一个洪泛范围内,那么就要经过路由器来连接了,下来就又引入了一个新名词:子网掩码(判断是否在一个范围)
     
     由于network不能确定洪泛范围,所以要有一把标尺来衡量它(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
                           (网络位)          (主机位)
      255.255.0.0    1111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
                        (网络位)    (主机位)
      如不在一个范围,交换机直接把包发给路由器,路由器判断洪泛区域,在它连接的另一个洪泛范围内找到相对应接受的设备,最后完成包的发送  

      这时路由器每一个连接洪泛范围的口成为了它们的网关,又将网络扩大到了另一个新高度,从而实现了现在的互联网

 名词说明: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DNS 域名解析服务
 
 FTP文件传输协议
 
 TFTP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
 
 MTU:最大传输单元  默认1500
 
 端口号 --- 0-65535  其中1-1023为注明端口—静态端口
                1024—65535动态端口—高端口
                
 动态端口一般随机分配给终端设备上启动的应用程序;
 
 静态端口—固定分配给常使用各种服务
 
 HTTP服务器  --- 80
 
 端口号:用于区分终端设备的各个程序进程;区分服务器设备提供的各种服务;
 
 UDP:用户数据报文协议—仅完成传输基础工作的协议—分段、端口号
 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除完成传输层基础工作外,还需要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面向连接—进行3次握手来建立端到端的虚链路
 
 可靠传输---4种机制    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滑动窗口)
 
 封装 --- 数据从高层向低层加工的过程,过程中数据将不断变大,加头部
 
 解封装 – 数据从低层向高层的一个读取过程;数据将不断变小
 
 PDU – 协议数据单元   对各层数据的单位
 
 上三层=报文   传输层=段    网络位=包   数据链路层=帧 物理层=比特流
 
 DNS:域名解析服务  通过域名查找对应的ip地址
 
 ARP:地址解析协议
 
 正向ARP:已知对端的IP地址,通过广播查询对端的MAC地址
 
 反向ARP:已知本地或对端MAC地址,通过MAC查询ip地址
 
 无故ARP:在使用ip地址的过程中,向外进行正向ARP,但查询的目标ip地址为本地ip
 地址冲突检测;
 
 MTU:最大传输单元
 
 洪泛:交换机对广播进行的通讯行为,除流量入口外其他所有接口复制转出
 
 TCP: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UDP: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IPV4:互联网协议第4版本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式---7层模型  由ISO组织设定;
 
 TCP/IP协议栈道:实际网络真正使用的模型,7层模式仅作为参考模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wyyh/article/details/110407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