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机器人:2021,交个朋友 | 人工智能行业

签约作者 | Joyce

近几年,人工智能概念风靡全球,但大家对机器人的认识,还普遍停留在影视剧阶段,比如热门的美剧《西部世界》、《黑镜》等。

剧中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探讨,早已摆脱了现实束缚,比起机器人的本体制造,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和命运,这些未来视角的刻画,往往成为了作品的核心内容。

这不禁让人好奇,和影视剧的大胆想象相比,现实世界中的机器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已具备完整人形,让人难辨真假了吗?或者智能水平,与人类不相上下?

【1】 一场疫情,带来了新朋友

显然,翻阅几篇新闻报导,就能大致有数,并且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智能阶段,仅仅开始像个“人”。

它能移动,但并不自由,可以识别,却难以感受。

这些落差难免让人失落,甚至觉得皆是噱头,我们和机器人之间,似乎并没有亲近一些。

但2020年的一场新冠疫情,意外成为了转机,我们和机器人的连接,越发真实地落地在生活里,它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以人类助手的可靠身份,陪伴着大家度过难关。

消毒机器人、巡检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在人与人必须隔离社交的时候,是他们充当了媒介,甚至代替了人类。

当工厂员工因隔离无法上岗,用工难大大影响了生产时,一批批工业机器人走上了生产线,持续不断地为人类供给物资。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一场突如其来、还未结束的战役,也让我们看到了机器人更多的可能,激发了更多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的结合,深化了彼此的信任关系。

机器人开始走进人类生活,发挥着各种功能、扮演着各类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和人类产生互动,一边跟随人类深度学习,一边面向人类执行任务。

与我们一起共享空间的它们,正在以庞大的数量、不同的模样,遍布在世界各地,快速成长。

【2】全球和中国的,机器人家族

# 如果扫地机也算机器人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定义,按照不同场景,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进一步细分,又有家庭服务和专业服务两种。

据全球最新统计,工业机器人方面,截至2019年,共累计生产270万台,该年新增37万台,部署数量最多的3个行业是汽车、电子电器、金属和制造。

而部署数量最多的3个用途是搬运、焊接、装配,总体来看,过去的10年里,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都维持在高速增长的水平。

另外,服务机器人方面,2019年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设备销量为2320万台,其中吸尘和扫地机器人数量达到1860万台,娱乐机器人数量则达到460万台。

同一年,专业服务机器人的设备销量为17万台,包括物流、公共服务、防卫、医疗等应用场景,虽然整体占比少,但也拥有强大的增长空间。

# 机器人“四大家族”进入中国

而生产这些机器人的厂商里,既有实力雄厚的老玩家,也有近年异军突起的初创公司,先后下场抢占产业链的优势地位。

工业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赫赫有名,分别是日本的发那科、安川电机,德国的库卡,以及瑞士的ABB。

这几家头部厂商,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生产、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各有所长,占据着行业的半壁江山。

虽然“四大家族”都来自国外,但是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消费市场,想分一杯羹的巨头们早就开始了战略布局,持续扩充自己的产能。

本月,日本发那科的“超级智能工厂”三期在上海开工,项目总投资近16亿,预计2023年建成,年产值可达100亿。

而作为第一个进驻中国的机器人跨国厂商瑞士ABB,去年也在上海投资10亿元建厂,项目命名为“机器人未来工厂”,预计2021年正式运营,年产能可达到10万台。

另外两个“家族”,也相继在中国大展拳脚,比如德国库卡被中国美的控股后,筹划在广东顺德合资建厂,预计2024年实现年产能10万台,而日本安川电机此前在江苏常州设立的第三工厂,也已投入运营,年产能增至18万台。

# 中国也在努力

的确,在核心零部件和先进制造上,发展较晚的中国仍处于薄弱水平。

但得益于政策利好、场景丰富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国产替代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并且涌现出了一批服务于增量市场的人工智能产品,比如零售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

这些产品的背后,既有BAT大厂的入局,也有中小厂的厮杀。

比较熟悉的有,百度的AI无人驾驶、阿里的AI新零售,以及视觉公司“四小龙”的AI智慧安防、智慧金融,还有语音公司科大讯飞、思必驰的AI交互技术等,各式集成方案在国内遍地开花。

而围绕集成方案的相关技术,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视觉技术、语音技术等,决定了机器人的应用价值和使用性能。

这意味着,技术越进步,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就越高,产品类型也将更丰富。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工业机器人领域,落地交付时常会遇到困难,而供应链的逐渐成熟,价格战不可避免。

同时,服务机器人领域,产品的新功能常常被质疑成伪需求,以及不高的定价限制了盈利水平等。

毫无疑问,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尤其是新出现的事物。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督促我们边思考边解决,各个击破后逐步完善,一步步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并日益强壮。

【3】 她,未知且无限

未来,机器人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有形或无形,皆可交给想象。

几年前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她》,就描述了一个男性人类和操作系统的亲密关系,“她”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通过语音沟通,高级智能的“她”,快速搭建了投其所好的对话体系,并成为了他的灵魂伴侣。

而结局是,比起停滞不前的人类,高速进化的“她”可同时和多人交往,并在意识到了和人类的本质矛盾之后,选择了离开。

作品里的“她”神通广大,远远超越智能,与现实差距很大,尽管如此,身边“她”的雏形却无处不在。

就在昨天,笔者拨打了一个餐厅预定电话,温柔的女声从那头传来。

您好呀,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呢?

请问是预定什么时间,有几个人呢?

不好意思,预定人数太多了,我可能需要同事帮忙,你稍等一会儿哦。

很快,同事接替了她,之前安静的通话背景,突然变得嘈杂,甚至有点听不清。

一瞬间,笔者突然反应过来,那个轻声细语的“她”,那个态度友好的“她”,原来,是语音机器人。

由此可预见,2021年,将会有更多机器人,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工作、生活。

当她对你说,咱们交个朋友吧,希望你也可以大方回应她,Robot,你好呀。


-End-


| 参考资料 |

1、《2019年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36Kr;2、《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报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3、《2020,一线基金入局机器人》,甲子光年;4、《拒绝噱头和伪需求!服务机器人该怎样为人服务?》,AI报道;5、《发那科上海机器人新工厂开建,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0亿》,界面

首发平台 | 一站式AI知识平台【AI酱油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3977063/article/details/11237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