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非洲男人骗婚了!来,诈骗者资料卖给你!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大家还记得前一阵子微博热议的“中国女孩在马来西亚帮非洲男友运毒被处死刑”的消息吗?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这些非洲毒贩先以爱情名义骗了中国女孩们,然后要求女孩们帮忙在东南亚运毒。这些女孩里面,既有是在中国结识非洲男友受爱情蛊惑而携毒的,也有通过网络结识南非“高富帅”的单亲妈妈最后被男友要求携毒的。


如今,等待这些姑娘的,却是死刑。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21584 查看本文章


或许,这些受害女性和更多用婚恋社交APP的女生们并不知道的是,你通过网络认识的可能是非洲“高富帅”,但跟你谈恋爱的却是一个团伙。


我以为是爱情,直到我被骗走200万


不要以为只有国人被骗,美国、欧洲、东南亚泰国等地,“婚恋诈骗”的新闻频发,背后的团伙指向了一个地区:非洲。


一名德州女性安妮(化名)向美国联邦调查局举报,被一个叫“查理”的非洲男子骗了。


在婚姻遭遇破裂的2014年,安妮认识了在建筑领域工作的查理。查理告诉安妮,自己被派驻到海外工作了。两人开始在社交网站上频繁联系,“每一个PO文我们都会互相留言,我们会互相发照片,发邮件。”


安妮在遭到查理求婚后,还兴奋地po在了网上,她相信这就是爱情。


当查理第一次提出需要一些钱来完成某个工程时。安妮想了很久。在查理答应24到48小时内会打回钱给她时,她答应了。


3万美元打了过去。一天过去了,然后又一天,她没有拿回她的钱。 “我仍然认为一切都很好,”她说,“或许只是他当时运气不好。”然后,查理又需要3万美元。


安妮坚信查理,又一次打了过去。


两年内,安妮一共打了超过200万美金。直到联邦调查局抓到了两名帮助“查理”取款的人,他们只不过是假扮以南非外交事务来美的尼日利亚人,安妮梦碎了。因为她内心的一部分还相信,查理是真实的,他们的关系是真实的。


然而,这两个被抓的人里面,并没有查理。查理还在网络的那一端。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FBI官网)


或许,查理到底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让他(们)不再骗人呢?其实,这也是小探最近采访的一家创业公司 Lemo 正在解决的痛点。


Lemo 的创始人 Andrew Ma 是做海外约会社交类产品起家的,没想到旗下的海外用户却频频投诉遭到产业化诈骗。


原来,一些非洲国家比如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等正通过约会软件进行大规模诈骗。这些诈骗团伙会通过伪造用户账号,每天甜言蜜语,先骗取女性欢心,再通过盗刷信用卡、获取银行卡账户、哄骗女生进行虚拟投资计划等方式获利。


除了轰动的女生运毒之外,马来西亚媒体此前也曾报道,仅2013年全国警方就接获967宗涉非爱情诈骗案情,涉及的金额超过4000万令吉(约6000多万人民币),2014年上半年被骗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令吉(约8000万人民币)。


为什么诈骗者一再得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诈骗者的数据并没有办法在各种社交约会APP上共享和流通。


这恰恰是大数据时代的一大问题:数据流通“无门”。


就算数据能够买卖、共享,谁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呢?谁知道声称美国人的查理到底是不是非洲小哥呢?


如果放到区块链上交易可不可以呢?区块链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天然的,可受信任的第三方。


没错,Lemo 已经这么做了。


如今,Lemo 帮助应用方将自己的诈骗者(SCAMMER)数据库,比如Email、IP地址、设备识别码等进行确权上链,应用方共享后可获取代币。应用方再通过支付代币来调用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与新注册用户数据进行比对,这样在诈骗用户进入产品之前就能够将其筛选出来了。


通过这样,社交应用方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诈骗者数据库,通过区块链实现了数据的共享、确认和流通。


既然大公司数据难给,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又如何说服客户通过 Lemo 来流通数据呢?


Lemo 的CEO Andrew Ma 告诉小探,因为只要参与到 Lemo 的生态里,参与者可以通过贡献自己有价值的数据、流量、社区参与度等,获得新的场景应用参与通证(Token),再去进行新的数据购买的。


也就是说,通过 Lemo,中小商家贡献了自己的数据,可以获得新的现金流(Token),还可以不借助中间商去获得其它公司的数据,让中小商家更廉价地获取数据,也实现数据的流通、共享和变现。像小探之前采访过的美国著名电商 5miles 也已经加入 Lemo 生态了。


主抓约会和培训两大领域数据


除了约会社交领域,Lemo 现在主攻的另一个领域是教育培训。


人民网曾经开展过一项调查,看中国的孩子们一年报多少培训班,家长一年给孩子报班得花多少钱。


结果发现,从北京到广州,从济南到重庆,十余个城市里,这些有4—12岁孩子的家长们,无一例外都给孩子报了课外班,少则2、3门,最多的有7门。


从奥数到英语,从钢琴到书法、美术,这些父母少则1万,多则有花了四五万。可以说报名的时候父母钱包苦,上课的时候孩子苦。


为什么培训费这么贵?Andrew 告诉小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培训机构获客成本太高。无论是地推,还是电话营销,平均下来一个获客成本可能高达500-1000块钱,而且学生数量还取决于淡旺季。


但如果一个上美术培训班的孩子,透露出想上钢琴的想法,为什么不可以在机构之间互通有无呢?同样的道理,机构之间缺乏合作,数据根本无法流通起来。


Andrew 告诉小探,现在Lemo 主攻的教育培训行业已经获取了两大客户,一个是“校精灵”,另一个是中国教育培训联盟,预计涉及几百万的终端和客户数据。要做的是什么呢?很简单,一旦学英语的孩子透露出学奥数或艺术的想法,就会把这个数据流转到相应的培训机构。


为什么能说服培训机构拿出数据呢?Andrew 说,方法很简单,告诉机构可以帮助招生,不仅做到50块钱招一个,一天还可以招到50个学生。这样是不是培训机构们就会心动了呢?


更通俗点说,不是直接告诉这些中小型公司区块链是什么,而是告诉他们参与进来后,就能花更少钱招更多学生,还能另外挣提交数据的钱。Lemo 就这样攻克了一个个传统行业。Andrew 笑称,这些都是一些“野路子”办法。


这样是否会涉及泄漏学生数据呢?Andrew 再三跟小探确认,这些数据都是清洗过的数据。也就是说,培训机构只获取那些有学本机构课程意愿的学生,对方培训机构只提供最简单的联系方式,连学生全名都没有,不涉及任何学生的隐私资料。


做中小商家的数据流通平台


或许一个培训机构的生源只有1—2千,但其实越是中小商家,就越需要数据。因为,要么获取数据无门,要么借助第三方买的话,数据太贵。


除了约会社交和培训之外,教育、招聘、地产、游戏等不同行业的数据,都是广大中小商户所渴求的。


现在,Lemo 共签约了7个客户,触及的终端用户达到了 5000—6000万。有了这七个大客户后,Andrew 表示团队会聚焦技术研发,希望先帮助好现有客户实现数据的流转。


借助区块链技术,Lemo 希望从婚恋和教育培训领域先行先试,逐步打造一个开源商业数据流通平台。帮助中小商户解决商业最大的痛点,那就是“新时代的石油”——数据的流通、验证、交易、变现问题。


现在,Lemo 在硅谷、英国、成都、北京都有团队,LemoChain公链开发已接近尾声,预计6月底进行全球公测。


640?wx_fmt=jpeg

(Lemo 团队合照,右四为 Andrew Ma)


与此同时,团队的 DApp 开发者还为 Lemo 生态开发了一款小程序“柠檬名片” (就是你曾经在某些群里看到过的小名片...),搭建起基于 Lemo 区块链技术的商务信用体系。团队希望,通过技术底层搭建好的 API 和 SDK,帮助国内更多中小商户搭上区块链快车。


640?wx_fmt=png


未来,Lemo希望数据不仅在同行业之间流转,还能够在不同行业间进行流转。设想一下,一家做英语教育培训的机构,通过 Lemo 系统,和国外地产公司合作,做起学生跨国房产中介生意。“如果打通行业的话,数据复杂度更高。Lemo 有愿景做这个事情,但绝不会吹牛说现在做到了。”


你觉得数据时代的难题是什么呢?是大公司可能的隐私泄漏问题,还是小公司获取数据难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不想讨论也没关系,反正要放假了,五一快乐哈..


640?wx_fmt=jpeg




推荐阅读

640?wx_fmt=jpeg

区块链报告 | 脑机接口报告 

硅谷人工智能 | 斯坦福校长

卫哲 | 姚劲波 | 胡海泉 

垂直种植 | 无人车

王者荣耀 | 返老还童 



640?wx_fmt=jpe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xyona63ag9zqtxx0/article/details/80141435